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型煤炼焦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型煤炼焦的优点,包括提高了非主流炼焦煤种的利用量;在降低入炉煤水分的同时,缩短了炼焦周期,降低了焦粉产率。但型煤炼焦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炉型小且适应性差,炼焦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严重,产出的炼焦产品质量不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常规焦炉上的完全型煤炼焦技术。介绍了该工艺的流程,重点分析了其经济意义与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完全型煤炼焦可以提高不粘煤的配入比例,从而直接提高焦炭产量。在降低入炉煤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焦炭品质。  相似文献   

2.
狄红旗  解京选  刘彦强 《广州化工》2011,39(21):167-168,177
配型煤炼焦是解决我国优质环保炼焦煤紧缺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配型煤炼焦技术的生产工艺及原理,给出了适合焦化厂技术改造的工艺流程。结合试验研究,考虑到焦炉的寿命和焦炭的质量,确定型煤配比的合理选择范围为15%~30%,并阐述了单种煤配型煤炼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源头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采用炼焦过程协同处置废塑料是重要途径。文章探究了聚乙烯废塑料(PE)分别与炼焦煤、配合煤(PHM)、密实化的配型煤(PXM)协同炼焦的焦炭性能,并分析PE与炼焦煤共炭化过程的化学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PHM中添加质量分数4%的PE得到聚乙烯塑料配合煤(PHM-PE4),PHM-PE4炼焦所得焦炭质量整体看低于PHM单独炼焦。将一定比例的PHM用PE和PXM替代,制得聚乙烯塑料配型煤(PXM30-PE4),PXM30-PE4炼焦所得焦炭质量优于PHM单独炼焦,此种方法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炼焦配煤成本。PXM30-PE4炼焦所得焦炭相对于PHM炼焦所得焦炭的结构强度提高了2.84%,显微强度提高了1.43%,粒焦反应性降低了2.67%,反应强度增加了9.41%,平均孔壁厚度增加9μm。  相似文献   

4.
张建  骆春嘉 《煤化工》2019,(2):50-53
为实现焦化危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分析了焦油渣、生化污泥两种焦化危废物的特性,采用焦油渣和生化污泥制型煤、并利用该型煤进行了20 kg小焦炉配煤炼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合煤中添加10%的焦油渣型煤炼焦,可提高装炉煤的堆密度和改善焦炭质量。结合焦油渣和生化污泥产量,实际生产中焦油渣制型煤按照4%的比例配煤炼焦,对炼焦生产工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张旭 《水泥》2023,(3):25-27
介绍了SMP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工艺系统,其中半固态危废投加位置由分解炉中部经过技改后,采用阶梯预热炉的原理利用公司现有的三次风管入口新增阶梯状结构,通过每个阶梯增加空气炉的空间,增加了半固态危废投入分解炉前的预燃时间。技改后,在保证窑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半固态危废投加量由1.0 t/h提高到3.0 t/h,窑尾用煤量降低了1.5 t/h以上,在协同处置危废的同时降低了窑系统耗煤量,年节约标煤5 970 t。  相似文献   

6.
高丽 《广西化工》2013,(12):35-36,10
配型煤炼焦技术可以改善煤料的粘结性,增强焦炭强度,节约优质煤资源。文章分析了配型煤炼焦对炼焦煤料性能的影响机理,介绍了新日铁配型煤和住友金属配型煤炼焦工艺,以及各焦化厂通过焦炉实验和生产实践总结的配型煤炼焦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田辉  崔长青  耿哲荣  姚润生 《煤化工》2022,(6):49-52+64
介绍了高密度低水分智能码垛炼焦优化配煤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通过工业化单孔、群孔试验研究,验证智能码垛炼焦能够提高煤饼堆密度至1.20 t/m3(干基),相比捣固炼焦,可增加不黏煤、弱黏煤配入量20~30个百分点,降低配煤成本;且在不影响煤饼稳定性的前提下,可降低入炉煤水分3个百分点,具有模块化、智能化、清洁化、节能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煤化工》2017,(1):64-66
结合焦化厂除尘灰工艺性质及现状,在单炉组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除尘灰回配炼焦工艺方案。用1.0%的除尘灰替代气肥煤回配到炼焦煤中参与炼焦,所得焦炭质量保持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焦炭冷态强度,使除尘灰在焦化系统中闭路循环,在实现除尘灰高价值利用、节约煤源等方面产生了显著效益,年可产生经济效益766.5万元。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型煤的制备及成型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小麦秸秆经"水浸-碱煮"处理制备生物质型煤黏结剂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显微观测系统研究了生物质型煤的成型原理.结果表明,生物质型煤的最佳生产工艺为:碱液浓度2%,加热时间2 h,型煤成型压力20 MPa.采用该工艺生产的型煤,其性能指标和煤质指标满足储存运输和工业锅炉燃烧的要求.改性生物质纤维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是型煤的骨架,黏结剂在型煤内部起黏结作用.型煤成型是其各组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单锋  王俊峰 《水泥》2019,(2):11
列举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特点和现状,阐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过程中,危废对水泥窑烧成系统运行状况、熟料质量和烟气排放等的影响,并做了直接、深入的分析,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是近几年水泥企业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新兴的危废处置方式。水泥生产结合危废处置,如何做到既能控制好水泥熟料的产量和品质,又能最大化实现危废处理,是对现有水泥生产运行人员提出的新要求。MES作为面向生产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具备的数据管理、排产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功能,可以有效地为水泥企业解决跨行业的痛点和难点,协助水泥企业实现水泥熟料生产和危废处置安全、可靠的协同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为工程实例,数据分析协同处置危废对熟料台产、标煤耗、吨熟料发电量、游离钙、初凝时间、终凝时间、3 d和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对其三年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可知危废处置量与标煤耗、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呈负相关性,危废处置量与熟料台产、熟料发电量、游离钙、3d和28d抗压强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张彦 《水泥工程》2021,34(4):38-39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危险废物的产量、多样性及其复杂性也逐年增加。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经过不断摸索和改进优化,以其处置范围广,处置量大,处置能力强,资源利用充分,环境效益好以及投资少,运营成本低等特点被誉为处理过程最安全、处理结果最彻底的危险废物处置方式,近年来日渐成为危险废物处置的主流[1]。但危险废物中含有大量的硫、氯、碱金属以及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硫和氯元素在系统内部富集,造成回转窑及分解炉内积料、结圈等因素,造成系统用风不足,熟料煅烧不佳,引起质量下降[2]。本文探索危险废物投加对水泥熟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捣固炼焦配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的配煤比以及不同质量配合煤对捣固炼焦生产的影响。并结合天宏焦化公司的炼焦煤资源现状.科学制定配煤炼焦试验方案,对捣固炼焦生产进行检验,得出了捣固炼焦的最佳配煤方案和合理的入炉煤质量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试操作、烟气标定,理论计算分析脱硝系统运行的缺陷和问题。对SNCR系统技术改造后,通过增加高温风机和减少尾煤量等方式优化处置浆渣和废液的烧成条件,使分解炉出口的氧含量在1.5%左右,CO浓度控制在1 000 ×10-6左右。最后,脱硝系统使用0.90 m3/h氨水就能达到45%的氨水利用率,脱硝效率高达75%以上,以较低的氨氮比(NSR=1.68)实现烟囱的NOx排放≤150 mg/m3。  相似文献   

16.
分级燃烧改造降低了氮氧化物浓度,减少了SNCR喷氨量,但同时引起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量降低,窑系统稳定性变差等问题.通过调节SMP系统入窑物料蒸汽分散压力,优化废液喷入点及多点喷入,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斌  陆彦霖  叶明蔚 《水泥》2021,(8):27-29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是一种循环利用废弃物的方式.水泥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浆渣、废液、无机淤泥等危险废弃物,根据废弃物特性不同选择不同的加入点对熟料煅烧影响各不相同,本文探讨了危废加入窑系统后对熟料煅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危废热值、水分、有害成分等含量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加入点可以有效降低煤耗和氨水消耗;通过浆渣入...  相似文献   

18.
刘如宣  魏涛  李胜保 《水泥》2023,(5):23-25
当今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比较普遍,水泥企业处置危废,既解决了产废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又使危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原矿开采,缓解了部分资源短缺,同时也成为水泥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危废协同处置也给水泥窑生产带来了诸多不利,尤其是回转窑内异常窑皮的形成,给回转窑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我们通过控制进厂危废有害元素含量、处置速率、优化配料、工艺参数优化、科学配伍等措施,掌握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时异常窑皮的控制、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窑产量,而且实现了年处置危废3万t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液态危废对水泥熟料生产的影响,文章从烧成系统、煤耗、熟料产量及质量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四个方面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窑头废液处置期间:喂料量基本保持不变;会使二次风温波动幅度增加10 ℃左右;总煤用量基本没有明显波动;熟料产量均在5000 t/d以上,28 d抗压强度维持在55.2~55.6 MPa;颗粒...  相似文献   

20.
结合窑系统运行情况和熟料质量分析,研究了协同处置固危废后熟料氯、碱含量的变化及其循环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固危废处置时,氯离子的循环富集可达到74.34%,碱含量的循环富集率在21.94%左右。针对济源中联窑系统,氯离子的循环富集率随着固危废的投加有增加趋势,为确保窑系统稳定运行,氯投加空间需控制在8.96%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