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22年11月5日第五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以“大变局下的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为主题,国际能源公司、服务公司代表围绕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论坛涵盖国际能源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全球能源供需体系重构、能源转型的解决之道、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伙伴关系、高水平对外开放下的多元化等议题,就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石能源消耗增加,导致与能源消费相关的碳排放在2021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低碳能源转型进程遭遇短期挫折,气候和环境持续恶化。从能源统计的角度分析近年来全球和中国碳排放的增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能源消费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的低碳能源转型有一定的启示。中国要坚定低碳能源转型目标,稳步推进低碳能源转型战略。巩固化石能源生产基础,逐步降低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消耗,逐年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在保证能源安全供应的基础上,逐步控制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全球碳中和共识与地区冲突加剧的背景下,新能源已成为各个国家实现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以风能、光能、地热能、氢能、储能、可控核聚变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和规模优势正在不断增强,低成本风能、太阳能、储能将支撑全球能源转型,新能源生产与利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22年世界新能源消费平均占比达18.2%,预计2050年占比达到55%左右。世界能源在资源、消费地域、技术发展、人均消费量、节能领域、碳排放等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化石能源低碳化提速、新能源规模化提速、能源管理智慧化提速的“三化提速”推动世界能源加快转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坚持“六性原则”,即能源生产的“独立性”、能源供给的“绿色性”、能源储备的“安全性”、能源消费的“高效性”、能源管理的“智慧性”、能源成本的“经济性”,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为主、新电力为主、新储能为主、新智慧能源为主“四个为主”绿色智慧的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目前中国是能源大国但不是能源强国,能源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中国能源安全发展新战略是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LNG市场总体呈现供需相对宽松态势,是中国LNG产业发展的机遇,但持续高速增长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当今世界,能源产业发展正朝着消费结构低碳化、生产消费智能化、供应格局多元化、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转型升级。天然气作为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转型升级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主要研究机构的预测,2030年前全球天然气消费将处于快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中国LNG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通讯员逯昌伯)2022年12月6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可再生能源2022年年度报告》(Renewables 2022)。报告系统介绍了2022年全球性能源危机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情况,预测了当前到2027年的发展趋势。2022年全球对能源安全的关注以及广泛的支持性政策促使可再生能源发电出现有史以来的最大预测增幅。乌克兰危机引发首次全球性能源危机,传统化石燃料供应减少和中断突出了各国本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表示,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价格形成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需求重心加速东移,供应轴心逐渐西移,能源安全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钟山表示,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正成为全球能源消费与贸易新的增长点,而北美、欧洲等国家传统能源消费将渐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探讨能源危机对全球能源转型、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的影响。全球能源转型非常复杂、挑战巨大,能源转型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大的能源危机,带来巨大的经济衰退和政治风险。地缘政治影响能源政策目标的演化,并将成为新的能源结构中的一部分。能源转型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不相同,混合使用各种能源是部分发展中国家走向能源转型的可行方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后的经济复苏需要能源的支撑,但能源安全是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基石。全球化的动力是能源,在新能源体系中,石油和天然气仍将保持优势地位,是维持世界运转的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8.
针对风云变化的复杂国际形势,分析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多重风险:海陆运输通道存在结构性矛盾带来的风险、传统的油气进口来源地将会受到挤压、缺乏国际能源定价话语权、海外能源基地投资连年下降。面对世界能源市场格局区域化、集团化的新趋势,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提出5条建议:提高国内油气自给的能力、提高油气资源全球配置的能力、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加速油气战略储备建设、开发绿色能源,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9.
综合全球能源系统向低碳化转型、各国对能源安全的考量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带来成本持续不断地下降等因素,相信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地缘政治危机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不会扭转低碳化转型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大趋势。在此大趋势下,30年后,全球对于各种化石能源的消费量都会大大降低,进而会改变油气资源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世界向低碳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将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解决二氧化碳浓度超标问题,我国提出了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该目标背景下,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上行压力大、高碳能源消费大幅下降难、碳替代碳捕集技术不成熟等多方面的挑战,也迎来了政策支持、市场红利等多重机遇。能源行业自身转型需求和传统能源的技术积累,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建议下一步统筹做好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协同发展,有序推动低碳能源对高碳能源的替代;大力推进智慧能源建设,构建新形态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国家加强相关支持政策,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1.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能源消费仍将处于增长态势,在高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加快清洁低碳转型。油气对社会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短中期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油气仍将占有较大比例,油气作为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地位短中期内不会改变。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形势趋于复杂严峻,国际油气市场格局和供应安全影响因素已发生深刻改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而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油气供应安全面临新问题新挑战。面对新形势,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提高中国油气自给能力,加强油气核心需求保障。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增储上产面临着油气资源品位低、创新能力有短板、政策环境待完善等问题;另一方面,增储上产具备资源总量丰富、技术装备国产化程度显著提高和管理改革持续推进等有利条件。为夯实油气供应保障基础,提出4方面政策建议:提高节约资源力度,控制需求增速;加快理论技术创新,推动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开放,深化国际能源合作,打造多元安全的境外能源资源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12.
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由目前化石能源占比80%以上,转变为非化石能源占比超80%以上,能源体系也将发生革命性重塑。文章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转型面临的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碳中和窗口期偏短、新能源关键矿物供应不足等挑战,提出在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应坚持“立足国情、安全发展,科学创新、务求实效”的方针。能源转型应遵循自主可控和绿色低碳的理念,通过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供给与消费两端发力,分“三步走”:(1)减煤控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2)非化石能源加速替代;(3)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全面建成。系统实施节能、去碳、创新、提效、应急、支撑、合作七大战略工程,支撑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姜子昂  冯勐  张宏  李隽 《天然气工业》2015,35(3):120-124
为了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能源安全,国家积极推动能源革命,能源改革政策频出。为了适应国家推动能源革命的迫切要求,建立现代天然气能源产业体系,应对天然气产业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已势在必行。在分析天然气能源革命提出的背景基础上,明晰天然气能源革命内涵,构建其基础结构模式。分析认为,中国的天然气能源革命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是长期战略任务。进而提出建议:①实施"非常规资源保供"战略工程,建立多元网络供应保障体系;②实施"天然气能源替代"战略工程,打造清洁高效能源消费主角;③实施"天然气技术突破"战略工程,建立国际领先核心技术体系;④实施"天然气市场变革"战略工程,推动能源市场资源优化配置;⑤实施"天然气开放合作"战略工程,持续提升国际话语权影响力。该研究成果对丰富我国能源革命的内涵,助推能源革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球经济再平衡和地缘政治关系的新调整令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是全球能源格局中的重大利益相关者之一。"整个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使得我们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国际环境必须重新进行研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是全球能源格局中的最大利益相关者之一。"近日在《中国能源安全的国际环境》(以下简称为《环境》)一书出版之际,中国社科院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史丹告诉本刊记者。那么,现今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中国能源安全造成了哪些影响,在此形势下应该采取哪些应对之策……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记者专访了史丹院长,请她为我们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5.
能源体系转型的实质是“能源革命”。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资源主导”型能源体系发展至今,推动人类进步,但也引发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不相适应,亟待研究和发展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在新能源、新电力、新储能“三新”为主体的“技术主导”绿色智慧能源新体系框架下,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代表的“超级能源盆地”理念将重塑未来能源勘探开发的理念与模式。鉴于世界能源的“六个不均”和中国“富煤、油气不足、新能源无限”资源禀赋,深入推进“中国能源革命”,坚持能源生产独立性、供给绿色性、储备安全性、消费高效性、管理智慧性、成本经济性的“六性原则”;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实施技术主导下的煤炭清洁化、稳油和增气、新能源提速、绿色与智慧“四大科创工程”;实现“能源转型”,加快绿色主导下的化石能源清洁化、新能源规模化、集中分布协同化、多能管理智慧化“四化发展”,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两个80%”互换,构建绿色智慧能源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李霜 《石油商技》2009,27(3):58-61
由于资源匮乏,上海市能源依赖性和供需矛盾更显突出。为实现经济腾飞与产业结构升级,上海的能源发展战略应从优化能源结构与提高使用效率、建立成品油应急储备、完善成品油供应网络及配送体系,加强市场监控与应急处理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能源安全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世界非常规天然气,特别是北美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使得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迅速增长,并且成为改变地缘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而且相对低碳的天然气也是发展可持续能源的重要突破口。福岛核事故后,各国开始重新审视未来核能的发展,核能具有储量丰富、能源效率高和相对环保的优势,在确保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建议继续发展。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以各国的资源蕴藏量为基础,除政府的支持外,还受到技术条件、地质结构等限制。中国在世界能源格局的重大调整中有机会成为通过新型发展模式发展能源科技与效率的领先者,但为保障未来的能源安全,建议中国建立综合性能源安全框架。  相似文献   

18.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证油气平稳供应,是中国国有石油公司最大的使命,最大的社会责任.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周吉平在《报告》致辞中明确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如何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能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保障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新兴经济体的能源稳定供应,对于中国经济乃至全球能源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球石油供应量和供应能力远超全球能源需求,但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石油价格没有遵循自由的“供给需求”市场经济规律,而是受某些石油和金融巨头严密控制。地缘政治博弈对中国能源安全稳定产生了很大影响,建议中国充分利用石油无机成因理论,在本土及周边大力开发油气资源,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石油战略伙伴,尤其是要和俄罗斯保持团结和合作,因为中国当前最佳能源仍是石油、天然气和煤,新能源还不足以支撑中国巨大的能源需求。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全球发展趋势看,其已成为各国重要的战略选择,将推进实体经济结构的转型,将产生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并引发国际经济格局变动,而碳交易将推动国际金融业发展和创新。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未来的主要举措除将低碳经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外,还将包括以多元化开发相对低碳的传统能源为主来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中长期低碳战略技术储备以及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