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姜策  孟威  王兴亚  李维根  陈静  纪明山 《农药》2021,60(1):61-62
[目的]筛选甘蓝甜菜夜蛾防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的替代产品。[方法]每种药剂采取登记用量上下限作为试验剂量,用喷洒药剂悬浮液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施药后3 d,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60 g a.i./hm2防效97.87%,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30 g a.i./hm2防效96.11%,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3.75 g a.i./hm2防效95.30%;药后15 d 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60 g a.i./hm2防效89.86%,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30 g a.i./hm2防效88.07%,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3.75 g a.i./hm2防效80.81%。[结论] 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对作物安全,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较强的地区,建议选择四氯虫酰胺和四唑虫酰胺作为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四唑虫酰胺对番茄棉铃虫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明确其使用剂量。[方法]采用人工饲料混药法测定四唑虫酰胺对棉铃虫的室内生物活性,并根据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四唑虫酰胺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LC50为0.13 mg/L,略低于溴氰虫酰胺。在22.5~30.0 g a.i./hm2剂量下,田间施药后3~14 d,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对棉铃虫的杀虫和保果效果均在90%以上,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无显著差异。[结论]四唑虫酰胺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可应用于番茄棉铃虫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18%四唑虫酰胺SC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叶面喷雾、定期调查的方法试验不同使用剂量四唑虫酰胺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效。[结果] 18%四唑虫酰胺SC 30、40 g a.i./hm~2处理的保苗效果为85.98%~92.78%,杀虫效果为88.67%~93.74%,优于对照药剂35%氯虫苯甲酰胺WG30 g a.i./hm~2处理;25 g a.i./hm~2处理的保苗效果为80.56%~84.68%,杀虫效果为86.15%~87.72%,与对照药剂无显著差异。[结论] 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能够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4.
氟唑菌酰胺及其混剂防治辣椒灰霉病药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和评价氟唑菌酰胺及其混剂等6种杀菌剂对辣椒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探索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最佳使用剂量范围、施药时间和使用方法,评价对辣椒的安全性。[方法]以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5个剂量和3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等5种药剂各1个剂量,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3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辣椒灰霉病防效好,持效期长。[结论]两种杀菌剂推荐使用剂量分别为有效成分112.5、225~450 g a.i./hm2。  相似文献   

5.
采用喷雾法研究了新型双酰胺类化合物HNPC-A102对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60 g a.i./hm2剂量下,药后1 d,HNPC-A102对茄子蓟马防效达86%以上,与同等剂量对照药剂溴氰虫酰胺相当;药后8 d,HNPC-A102对茄子蓟马防效达95%以上,溴氰虫酰胺防效均不足35%;药后13 d,HNPC-A102对茄子蓟马仍保持89%~95%的防治效果。HNPC-A102能够有效防治蓟马,且速效性及持效性好,对作物安全,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晓兵  凌金锋  黄峰  彭埃天  崔一平  陈霞 《农药》2022,(12):916-919
[目的]明确新型复配剂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效果,评估该药剂对柑橘的安全性。[方法]2019—2020年,连续2年进行了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133.3 mg a.i./kg对柑橘沙皮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药剂处理2次后对柑橘叶片和果实沙皮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80%和72.83%,2020年药剂处理2次后对柑橘叶片和果实沙皮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66%和73.73%,显著优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2.9 mg a.i./kg、1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100 mg a.i./kg和50%氟啶胺悬浮剂500 mg a.i./kg的处理。[结论]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柑橘安全,值得应用于柑橘沙皮病防治的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秦立新  黄文源  张盈  魏进  段婷婷 《农药》2023,(3):200-205+212
[目的]探索茶叶中啶虫脒和吡丙醚的残留行为和可能存在的膳食摄入风险。[方法]以27%啶虫脒·吡丙醚可分散液剂按32.55 g a.i./hm2进行叶面均匀喷雾施药1次,进行8个地域的规范残留试验。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茶叶中的啶虫脒和吡丙醚残留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啶虫脒和吡丙醚农药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评价啶虫脒和吡丙醚对中国人群的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田间试验表明:啶虫脒和吡丙醚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啶虫脒在重庆和安徽2地茶鲜叶中的降解半衰期为5.00、5.91 d,吡丙醚在2地的半衰期为1.26、5.48 d;末次施药后14、21 d,啶虫脒在茶鲜叶和茶干叶中的残留量为2,施药1...  相似文献   

8.
郇志博  于世幸  王明月 《农药》2023,(7):530-533
[目的]为了筛选出对海南豇豆蓟马和斑潜蝇防效较好的药剂。[方法]开展了4种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50 g a.i./hm2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WG)100 g a.i./hm2对蓟马药后3 d的防效为76.2%和75.8%。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DC)50 g a.i./hm2和50%氟啶虫胺腈WG 100 g a.i./hm2对斑潜蝇药后7 d的防效为73.0%和76.5%。[结论]推荐5%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50%氟啶虫胺腈WG防治海南豇豆蓟马,50 g/L双丙环虫酯DC和50%氟啶虫胺腈WG防治海南豇豆斑潜蝇。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喷雾法于2016—2017年在山东省烟台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对玉米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25 d,株防效和虫防效分别为80.08%~87.73%和81.55%~88.83%,与对照药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 g a.i./hm~2)防效无显著差异。[结论]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是一种防治玉米螟较为理想的药剂,建议在玉米螟幼虫发生初期,以15~60 g a.i./hm2喷雾为宜。  相似文献   

10.
5种生物农药对温室辣椒蓟马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防治温室辣椒蓟马较好的生物杀虫剂,为生产安全、高效防治温室辣椒蓟马的生物药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氏新复级差法统计分析。[结果]施药后7 d,60 g/L乙基多杀霉素SE 18.0 g a.i./hm2、10%多杀霉素SE 22.5 g a.i./hm2、20%甲维·虫酰肼SC 60.0 g a.i./hm2、0.3%苦参碱AS 2.7 g a.i./hm2、0.5%藜芦碱SLX 6.0 g a.i./hm2对辣椒蓟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8%、93.8%、90.2%、77.6%、74.0%。[结论]60 g/L乙基多杀霉素SE 18.0 g a.i./hm2、10%多杀霉素SE 22.5 g a.i./hm2、20%甲维·虫酰肼SC60.0 g a.i./hm2对辣椒蓟马具有良好的防效,且对辣椒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的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了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的室内生物活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成螨的生物活性LC50为0.87 mg/L,优于联苯肼酯、丁氟螨酯和腈吡螨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唑醚螨腈悬浮剂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在60~75 g a.i./hm2剂量下,药后1 d防效为90.8%~92.1%,药后14 d防效为92.3%~97.1%。[结论]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具有良好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可有效防治草莓二斑叶螨。  相似文献   

12.
明确乙基多杀菌素和烯啶虫胺等10种药剂对甘蔗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甘蔗蓟马防治提供科学指导。在甘蔗蓟马发生高峰期,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将药剂喷施至甘蔗心叶及与心叶相连的顺数第1、2叶片,于药后3、10 d分别测定对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36 g a.i./hm2、50%烯啶虫胺WP 120 g a.i./hm2对甘蔗蓟马的防效优于其他药剂,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93.3%、90.8%,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82.5%、84.6%,2种药剂无显著差异;其余药剂药后3、10 d防效均低于75%。建议在甘蔗蓟马发生高峰期,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36 g a.i./hm2或50%烯啶虫胺WP 120 g a.i./hm2能有效防控甘蔗蓟马。  相似文献   

13.
邱良妙  吴玮  占志雄 《农药》2013,(11):842-843
[目的]明确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方法]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检测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20~40 g a.i./hm2剂量处理,药后15 d,保叶效果85.80%~90.60%,防虫效果90.55%~94.24%,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 g a.i./hm2的防效相当,比40%毒死蜱乳油600 g a.i./hm2的防效好。[结论]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以20~40 g a.i./hm2剂量处理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防治苦瓜枯萎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选择活性较好的4个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 50%氟啶胺悬浮剂、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和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0014、0.0321、0.1177、0.1345 mg/L。田间试验表明: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该病害均具有防治效果,防效均在68%以上。[结论] 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苦瓜枯萎病具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防治黄蓟马的有效药剂及用量。[方法]选择8种杀虫剂,采用浸叶法对黄蓟马成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并结合防效试验进行效果验证。[结果]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5%噻虫嗪WG、10%吡虫啉WP、50%噻嗪酮SC和1.80%阿维菌素EC对黄蓟马有较高的活性。田间药效结果表明:10%吡虫啉WP 4.14 g a.i./hm2在施药3 d后防效最好,达到92%;1.80%阿维菌素EC 1.20 g a.i./hm2和25%噻虫嗪WG 5.13 g a.i./hm2在施药7 d后防效最好。[结论]25%噻虫嗪WG和1.80%阿维菌素EC可推荐为防治黄蓟马的首选药剂,2者属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适合交替使用,防止黄蓟马快速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有效防控重要农业害虫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筛选适用农药及适用剂量,指导田间科学用药。[方法]在室内采用表面涂抹法用不同稀释倍数的2种酰胺类杀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与四唑虫酰胺对东方黏虫3龄幼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在室外采用喷雾法评价溴虫氟苯双酰胺与四唑虫酰胺对东方黏虫3龄幼虫的田间防效。[结果]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处理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0.312、0.161、0.137 mg/L,四唑虫酰胺处理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2.224、1.310、0.871 mg/L。溴虫氟苯双酰胺对东方黏虫的生物活性优于四唑虫酰胺。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四唑虫酰胺在用量29.25、45.00 g a.i./hm2水平下,药后1 d防效为71.34%、60.55%;药后7 d防效为100%、92.86%。[结论]溴虫氟苯双酰胺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可以用作应急防治东方黏虫幼虫的推荐药剂。四唑虫酰胺发挥作用较为缓慢,随着时间增加死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17.
《农药》2016,(12)
[目的]明确42.4%唑醚·氟酰胺SC在推荐使用剂量下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效果,为生产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DMRT"法进行方差分析,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3次施药后10 d,42.4%唑醚·氟酰胺SC 112.5、150 g a.i./hm~2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效为86.33%~90.17%;42.4%唑醚·氟酰胺SC 75 g a.i./hm~2与300 g/L氟唑菌酰胺SC防效相当,高于250 g/L醚菌酯EC和50%啶酰菌胺WG的防效。[结论]42.4%唑醚·氟酰胺SC对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发病初期施用,推荐使用剂量为112.5~150 g a.i./hm~2。  相似文献   

18.
陈吉荣  李超  李鹏飞  刘磊邦  马世闯  王栓  黄鸿良 《农药》2023,(11):800-803+816
[目的]开发30%氟吡菌酰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方法]采用单因素筛选方法,对30%氟吡菌酰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配方中的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进行筛选,并测定理化性能。在田间试验中,使用最佳配方对黄瓜炭疽病进行防治效果评估。[结果]筛选出30%氟吡菌酰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的最佳配方:氟吡菌酰胺12%、苯醚甲环唑18%、DS-539 4%、4894 2%、黄原胶0.2%、硅酸镁铝0.5%、乙二醇4%、AF消泡剂0.5%、柠檬酸0.5%、苯甲酸钠0.2%、去离子水补足100%。在田间药效测试中,30%氟吡菌酰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黄瓜炭疽病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低剂量90 g a.i./hm2下药后7、14 d的防效分别为72.60%、75.58%,优于对照药剂。[结论]该配方制剂具有优秀的物理稳定性,加工工艺简洁,对黄瓜炭疽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为后续氟吡菌酰胺复配制剂开发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31%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31%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效果及推荐用药量。[方法]通过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 31%唑菌酮·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可有效防治番茄早疫病,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推荐用药量为90~165 g a.i./hm~2。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8,(12)
[目的]筛选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抑菌效果突出的杀菌剂,利用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35%氟吡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0575、0.1512、0.5639 mg/L。田间试验表明,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田间对火龙果茎和果实溃疡病最高防效分别达89.07%、92.72%。[结论]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可作为田间防治火龙果溃疡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