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城市规划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之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陈锋 《城市规划》2007,31(2):9-18,23
针对近年来规划界有关城市规划思想和哲学层面的研讨及认识,结合哲学和思想史,辨析了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主要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以理性主义—人文主义作为城市规划认知和解释模式;在对近年来规划界分别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属性的公共政策定义和科学定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规划建构和发展的不同取向;针对科学主义的特点和我国规划界的现实,剖析了科学主义对规划界的影响;提出借鉴科学和思想史特别是经济学演变发展历史的经验,避免盲目追求“科学化”对城市规划发展可能造成的偏差。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转向——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转变的哲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放在启蒙以来哲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论述了现代城市规划在思想方法上从物质空间决定论、系统规划、理性规划、"形而下"实践观、直至对价值判断的注重和将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理解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背后深刻的哲学思想变革。认为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政治制度背景催生了不同规划思想和规划理论,在现代性转向过程中城市规划思想流变大大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家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要求,作为"空间治理"政策工具的城市规划也纳入到了治理现代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中。通过分析主流城市规划的历史嬗变,认为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门解决城市问题的学问,必然从属于"问题导向",且整体上具有"城市问题—孕育新理论—产生新问题"循环的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规划也被带入了"问题导向"发展的循环圈中。本文引入老子哲学,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人性论方面构建了一个整体性的理论框架,为规划转型提供了本土哲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施文 《城市规划》1993,17(6):28-33
作者运用科学哲学的思想方法对城市规划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对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存在及发展的依据、理论的构成和结构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等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研究范式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高清海先生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变革为主线,以批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为起点,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重新阐释,进而提出了实践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具体的人"的观念和以人和人的活动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念。这种围绕着实践概念而展开的多层面、多方面的哲学研究,从逻辑行程上看,是从现实的具体的实践出发,进到对实践的思维抽象,再上升到逻辑的具体层次上再现以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实践的总体,揭示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内在机制;从历史的行程上看,充分地展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自我革新的思想历程。在这一思想历程的每一个阶段,高先生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留下了自己的思想足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高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新的探路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哲学通论》作为一部专著性教材,其总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的提出、论证和破解,蕴含着"历史的内涵逻辑"及其方法论原则。这主要体现在《哲学通论》对哲学原理教科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实历史的反思与批判等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中。《哲学通论》所彰显的"历史的内涵逻辑"及其方法论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哲学就是哲学史"的哲学史观为核心理念,融通"中外哲学史",容涵"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史论结合"等方法论原则的内涵逻辑。沿着《哲学通论》所开辟的哲学理论空间和思想道路,在新时代,我们只有继续坚持这一方法论原则,张扬和彰显哲学创新的主体自我意识,才能在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中推动哲学理念创新,继而推动"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新时代中国哲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进入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产生影响,城市规划领域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梳理,发现人工智能概念从提出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在此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逻辑和未来城市规划案例分析,认为人工智能思想和技术逻辑已经从数字基础建设、智能大脑构建、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影响的分析,指出了古代优秀的城市规划理论。从“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等方面,结合“天人合一”的理念与美丽人居环境,探讨了中国传统哲学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启示,认为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子张  陈庆 《华中建筑》2005,23(3):51-52
该文借助科学哲学的方法历史演进展规律。在本对象的扩张与目标的收敛;在科学层次上,城市规划理论通过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与分离,逐步发展,在技术层次上,城市规划向历史化、社会化、过程化、科学化和理论化方向发展。该文最后探讨了城市规划在中国的地位与未来。  相似文献   

10.
以青岛为例,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轨迹,认为导致影响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本身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所形成的特定基础;二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国家历史进程的大背景对学科产生影响的普遍因素.前者包括特殊的"移植"背景导致的对城市规划认识的偏差以及后天的成长环境未能触及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本质:后者具体表现为社会的历史进程突显城市规划的理想化倾向、国家主义影响城市规划政府干预思想强化、政治基础的缺陷使城市规划缺乏制度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代城市规划学的发展,是从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的发表开始的.这一思想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一百年来,无论是“田园城市”到后来的“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还是对于未来“网络城市”的设想都围绕着“人—建筑—城市—自然”关系的规划思路。本文通过对“田园城市”以来的几种城市规划理论的一些分析说明,试图从“源流”的角度探索百年来的几种城市规划思想的共性一“人本”观。  相似文献   

12.
赵守谅 《城市规划》2016,(12):125-129
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大数据和众筹规划这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两个基础维度进行理论思辨,试图从哲学层面厘清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规划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大数据带来了理性的扩展,但未能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取得本质的突破。众筹规划虽然存在若干局限性,但具有制度创新的重大意义。理论思辨将有助于建立一个规范的框架,作为城市规划应用信息技术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梅 《中外建筑》2002,(4):19-21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追溯,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予以思考,指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哲学思想核心——人与自然有机整体统一的思想方法,以期在强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我们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在思想方法上“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本主义的规划思想是古而有之的,但是要做到真正地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中确实很难,本文顺着中西方历史的发展脉络,研究了中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深刻了解城市规划的真正含义和城市规划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5.
智慧城市将形成信息维度、社会维度和物理维度三元融合发展趋势。这一论述来源于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认识,且广泛影响到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社会发展领域和城市空间规划领域。3个领域对智慧城市三元融合趋势具有共同的内涵解读,但关注重点并不相同。智慧城市三元融合趋势的论述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这一趋势反映了技术哲学中“我—技术—世界”基本关系;二是城市规划建设始终处于“社会—技术—空间”相互作用的维度中,而智慧城市三元融合趋势则是城市发展演变的新阶段。总体上,这一趋势设想符合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规律,能够在规划历史脉络中得到解释。最后,从空间维、操作维和技术维3个向量提出基于三元融合趋势的智慧城市规划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古代道家思想进行简要描述,分析了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法自然”“天人一体”和“上德无为”等哲学观点中所蕴含的城市规划思想,然后着重就其所体现出来的生态观、自然观提出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几点启示,希望有助干当代的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是城市规划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手段.该文在分析、提炼影响城市规划创新发展的十大哲学思想及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哲学作为科学之根基,在我国目前城市规划变革的关键时期,将帮助相关的创新研究活动摆脱思想局限、开拓思路、把握方法,从而获得突破性、适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日本侵占地的城市规划是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历史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提示城市规划发展的演变规律,从城市规划范型的角度,对近代中国日本侵占地的城市规划进行历史分析。从中得知国外城市规划思想导入近代中国日本侵占地的三种主要途径。国外城市规划在中国的导入过程也是近代中国日本侵占地的城市规划范型的形成与转变过程。这种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是随着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而展开的,也是随着日本侵略中国的不同战争程度而展开的,反映了这一段城市规划历史的侵略与战争色彩。  相似文献   

19.
莫斯科城市规划理念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6世纪以来莫斯科城市建设活动的几个基本发展阶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十月革命后莫斯科的城市规划思想、前苏联解体后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各历史阶段的特点及思想变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王刚  郭汝 《华中建筑》2007,25(8):81-82,91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遵循"大尺度"和功能至上的规划方法,这种规划方法导致了城市活力和多样性的丧失等苦果的酿就,本文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以及日常生活的哲学角度探讨城市规划回归日常生活视角的必然性,同时探讨"日常生活"的基本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