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水系统是城市的核心,在全球极端气候频发的大背景下,供水系统的脆弱性凸显。对于旅游城市而言,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涌入对供水系统的冲击巨大,供水系统供需平衡矛盾突出。以三亚市为例,在充分分析城市供水特征的同时,引入流动当量人口概念,准确评价供水系统实际服务人口、旅游人口的现状生活用水水平,并提出针对实际服务人口、旅游高峰人口的韧性供水策略。在实际服务人口韧性供水方面,以实际服务人口为基数,通过构建多水源供水系统,提高供水水源系统的适应能力、恢复能力;通过增强供水设施能力,推进水厂互连互通,提高供水系统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弹性应对用水需求。在旅游高峰人口韧性供水方面,通过适当扩大供水设施规模、预留供水设施用地、实施分质供水、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提高供水系统的恢复能力、适应能力、承受能力,缓解旅游高峰人口对供水系统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城市韧性建设,提升城市韧性强度成为当今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现象,依托三度空间理念,建立了城市韧性评价体系,并利用 CRITIC-熵权及 TOPSIS 方法构建了城市韧性的评价模型。基于此,选择东北地区 4 个副省级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作为分析对象,对各个城市的韧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空间评价。实证结果不仅能够确定现有城市的韧性强度,也能通过不同城市韧性建设的对比,探索出各个城市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韧性建设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促进城市韧性建设,提升城市韧性强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MLE模型和EPANET的城市供水系统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解决城市供水系统可能面临人为威胁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城市供水系统面临人为威胁时风险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以华北某市KGWL加工区的供水系统为例,首先利用马尔科夫潜在影响模型(MLE)对城市供水系统可能面临的人为威胁进行分析,定量化计算了城市供水系统的人为威胁水平;然后,利用EPANET软件对不同人为威胁作用下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了不同人为威胁发生后所产生的后果.根据上述研究,最终实现了城市供水系统面临人为威胁时风险大小的定量化计算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供水系统安全运行和升级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灾害来临时,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生活单元,在灾害的感知、监测和防控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从韧性社区的概念、社区风险灾害的分类入手,通过对社区存在的风险灾害分析,将社区韧性评价指标分为建设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和组织韧性4个一级指标,对评价指标的选取来源、依据、原则和每个指标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以期为推动城市社区韧性...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重视城市的安全性,各类灾害让城市的治理受到严峻的挑战.从环境韧性、组织韧性、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社会韧性和社区韧性6个方面构建韧性城市恢复能力评价指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恢复能力评价指标理论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韧性城市恢复能力的影响程度.以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EM的韧性城市恢复能力评价方法是可行的,为提升城市在灾害发生时的快速应对和恢复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措施,并为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韧性城市评价体系的三种类型及其新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韧性城市正不断发展成为新兴城市的研究热点。目前对韧性城市的概念和特征等已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但是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仍缺少系统化的、具有可操作意义的整理。完善的韧性城市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其理论的丰富,还能够真实地反映韧性城市的建设情况并引导其建设实践,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对韧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将评价体系分为三类:基于城市基本构成要素的评价、基于城市韧性不同特征的评价、基于韧性的阶段过程序列的评价。作者对韧性城市评价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鼓励将信息通信技术与发展(ICT4D)的理念融入其构建。其一,在基于城市基本构成要素的韧性城市评价体系中划分与ICT4D有关的度量指标;其二,运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手段与方法对城市韧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社区作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基本单元,其应对重大灾害风险的韧性水平广受关注.本文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Yaahp层次分析软件建立城市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社区规划治理韧性、社区防灾设施韧性、社区物质经济韧性和社区活动空间韧性4个一级评价指标、12个二级评价指标及30个三级评价指标,明确各...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韧性是城市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从社区自身多角度出发分析其防灾韧性能力需要确定其评价指标。通过对城市社区韧性减灾能力各要素的研究,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从定性角度出发把城市社区韧性指标分为社区结构韧性、社区制度韧性、社区经济韧性、社区生态韧性和社区设施韧性五个层面,为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建设工作评估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系统梳理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的研究进展,收集了国内外典型案例,从重点 内容、评价对象、评价方法、数据来源等方 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7个目标 层、23个准则层和34个指标层组成的城市人 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2019年城市 体检试点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实践证明城市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以应用 为导向的研究成果,能够客观展现城市建设 发展中的问题,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部分指标 在数据获取、评价频次等方面出现不适应地 方现状的情况,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 体系将随着2020年的体检实践继续调整。  相似文献   

10.
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灾害防治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韧性城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体系来解决稳定发展需求和城市内外部干扰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并在城市灾害防治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对韧性概念起源和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比较和辨析了城市韧性和灾害韧性的概念和研究边界,概括了当前灾害韧性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适应性循环的扰沌模型和韧性城市规划基本范式,依据已有研究总结出韧性城市规划范式的基本研究策略.基于文献综述对韧性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并对比分析了当前广泛应用的两个评价体系,总结了其优缺点.从区域、城市和社区三个层级系统分析了韧性城市理论在区域与城市规划及防灾领域中的应用,依据对已有研究综合分析,探讨了城市灾害韧性研究的三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中,国家对公共建筑的相关管理政策框架和标准规范体系为基础,尝试构建一套公共建筑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公共建筑评价、城市建设评价和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提供评价依据,助力提升公共建筑品质,促进公共建筑规划、建设、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维护技术进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供水系统应急能力缺乏系统评估方法的问题,本文根据城市供水系统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高危要素,构建城市供水系统应急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从城市供水系统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不同类型指标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数和不同评价因素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数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并运用这个体系对六个典型城市进行评估,得出这六个城市的供水系统应急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郑州、密云、东莞、北川、玉溪、济南。经实践证明该供水系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可行、完善,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智能城市基于新技术来缓解城镇化中的各种城市问题,以推动智能城镇化建设、但是,如何科学地评价智能城市的表现仍然有待研究.在研究现有的智能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构建了智能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两个层次的结构:主要维度着重于顶层政策设计,二级指标由基于这五个维度的20个指标组成该评价体系运用城市研究和实践中所总结的规律、理论和经验,对城市发展和运行进行动态监测和诊断.在这项研究中,选择了长江三角洲的27个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以比较城市智能发展的程度:以上海为例,提出了提高城市智商的建议基于该系统,可以了解最新的各个维度的城市排名,进行有针对性的城市诊断,制定促进智能化建设的政策,为智能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建设状况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组成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三个方面之一,为此提出其作为一种状态性的评价,仍需要从城市总体规划作用和总体规划实施绩效两方面进行解释性的评价.在基于城市建设状况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基础性评价”通过将规划实施评价年限中的城市建设成果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进行比对,揭示出城市建设行为与规划结果的符合程度或一致性;对于与规划成果不相符合的内容,应进行“甄别性评价”,从合理性和效果性两个方面,剖析这些不符合规划的建设成果产生的原因及其使用效果是否与总体规划的原则和目标等相一致;“结构性评价”则通过梳理所有建设成果的空间结构关系,评价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实施程度以及这些建设成果对此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韧性理念是现阶段城市防灾减灾的新思路,近年来,建设"韧性城市"的呼声不断提高。介绍了韧性城市理论及其基本框架,概述了国内外韧性城市相关规划设计策略与实践,并总结了卡特等构建的韧性城市规划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韧性城市"在城乡规划中的探索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城市安全韧性研究基于灾情演变和城市空间元素相互影响的视角,突破了传统防灾中仅专注于城市建筑工程和设施等硬件抵抗能力的局限,着眼于城市功能在灾害情境下的运维、保障需求,以提升城市应对多灾种威胁的综合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为目标.本研究通过城市承灾体时空特征和防灾韧性要素解析,建立了城市安全韧性表征的关联逻辑.研究以台风、暴雨、地震、火灾四类灾害为例,从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特征、建筑与基础设施、应急响应机制三方面人手,分析总结城市抵抗、适应和恢复各个阶段功能变化的主要影响参量,建立了多灾种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城市安全韧性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和城市安全提升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城市设计运行成为公共干预、协调建设活动中各种利益的工具;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城市设计从静态蓝图变为动态的运行过程。城市设计实施评价正是这一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重庆渝中半岛城市设计的实施评价为实证案例,分析了城市设计运行中面临的机制性问题,并以建立城市设计利益协调机制、部门协作机制和加强管理技术手段支撑作为结论。  相似文献   

18.
周梓卉  李振兴  石羽 《建筑科学》2023,(2):202-206+234
随着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城市面临自然灾害威胁时,没有足够的能力抵御自然灾害并维持其基本功能的正常运转。城市生态韧性是评估城市生态系统抵抗自然灾害功能的重要指标,对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着重要意义,其概念的提出为城市防灾建设、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提供了创新途径,城市韧性建设和城市生态要素的合理安排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本文在梳理了城市生态韧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当前研究的薄弱之处,并展望城市生态韧性建设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探索城市生态韧性的应用模式,利用生态手段进行城市韧性建设,为构建生态韧性城市的理论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城市健康安全可持续性发展建设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城市供水安全概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系统,尤其是大规模的集中式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保障问题愈发显得重要。针对目前我国城市供水普遍存在的水量不足、水质较差和供水设施运行事故频繁发生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系统安全性管理和技术研究,构建城市供水水源利用安全、水质处理安全和管网运行系统安全的多级保障体系十分重要,也是新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压力,城市韧性建设变得尤为重要。运用城市韧性基线模型,构建京津冀地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自然断面法对13个城市的韧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时空特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近10年,京津冀地区城市韧性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地区整体韧性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区域间韧性发展不平衡、城市间韧性差异化严重的问题。结合区域城市韧性的建设要求,应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发挥城市间带动作用,实现京津冀地区整体韧性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