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5.12"地震后的都江堰市中心城区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震后都江堰滨水区域的城市功能现状的调研,以及采用多层次空间形态规划策略对滨水区域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的研究,对都江堰城市中心城区的滨水空间景观进行一次实际可行的规划探讨与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涡河是亳州市区内非常重要的水系。进行涡河景观整治与保育,对亳州城市景观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亳州市涡河105国道——铁路桥段景观规划研究,探讨生态、功能与文化相互交融的城市滨水景观保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北方城市的缺水问题,许多北方城市以此为契机走上了治水兴水之路.结合水系进行合理的城市更新可以十分有效地激发城市活力,从而促进城市发展.文章主要以许昌市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的现状及问题,由点及面,分别从水体修复、驳岸、桥梁空间、道路系统、休憩节点及周围建筑六个层次,探讨许昌市中心城区如何进行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水空间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为类似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城市双修战略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其规划与建设已成为我国绿色城市发展的重要评价依据。文章首先阐述了城市双修在滨水空间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太原市为研究案例,对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河道空间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基于城市双修的滨水空间优化发展的规划策略,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州中心城区河涌滨水景观环境综合整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广州中心城区河涌滨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和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根据河涌水系规划,对中心城区河涌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引水、水质净化及堤岸处理等技术措施,建设以水为主题的河涌绿地环境,并结合河涌周边城市区域的功能定位、文化传承、生活形态构建城市滨水生活空间,使河涌空间格局和景观构成真正富于广州味道,成为承载广州式生活的空间载体,修复城、河关系和人、水关系,重建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长远发展得益于城市活力的营造,滨水空间活力是构成城市特色景观的重要因素。其异质性特征正是城市特色文化挖掘的具体表现。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策略是体现异质性城市活力的主要方式,通过景观空间的设计构成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依托城市滨水空间场所的规划布局,引发"人——场所"的交流。研究该设计策略能为滨水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对城市整体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是城市发展的源泉.作为城市中特定的空间地段,城市滨水空间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与空间构成,承载着旅游休闲、生态保育、居民居住、文化传承、形象展示等功能,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地域文化形象的名片.本项目位于有着"湘鄂川之孔道"的湖南龙山,为了有效解决当前龙山县城区滨水空间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如滨水景观较差、水系污染严重、公共空间缺失等,其在充分了解项目综合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等信息前提下,在规划设计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地域场所精神和人文文化,并基于"人文艺术公共性"设计理念,以水系治理、生态景观打造、公共空间营造、滨水活力激发等为规划目标,对城市原有水系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整合,旨在通过城市滨水空间的再设计,弘扬生态文明,将龙山塑造成湘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8.
郑璐  姜超 《华中建筑》2023,(9):101-104
要在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水乡城镇特色与城市化发生碰撞,对生态和景观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城市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水乡印象消逝等诸多问题。在“城市双修”理念引导下,该文以江浙地区典型的平原水网城镇——南浔中心城区的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将水系作为中心启动点,从水绿系统生态修复、滨水公共空间修补、文脉与特色风貌修补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并总结水网城镇滨水空间体系构建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参考国内外滨水地区的发展历程以及复兴的方法,结合辰溪老城区滨水地区的现状,从历史资源、道路格局、建筑及其空间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采用有机更新的手法,保留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人文遗存,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街、巷、坊、院4个层次进行重组、更新,在尊重其原有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提升,以实现"历史建筑的有机更新、滨水地带的活力振兴、历史城区的整体复兴"。  相似文献   

10.
袁朝晖  郑晓宇 《城市规划》2000,24(11):54-58
1 概况 素有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称的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交汇,形成独具特色的三江口核心滨水地区.该地区既是城市商务、文化、旅游、信息等公共生活的中心,又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性地段,更是集中体现城市风貌和形象的标志性地区. 为了完善三江口城市核心滨水区的中心功能,改善城市形象,实现城市与水体、建筑与环境、历史与未来的结合,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为城市居民所喜爱的滨水空间和公共活动场所,2000年1月至4月,宁波市进行了"核心滨水区城市设计及三江六岸概念规划”方案征集工作,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公司、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四家单位应邀参加.  相似文献   

11.
林瑞翔  庄宇 《城市建筑》2023,(6):164-171
温州是典型的以水网密布为主要地形特点的城市。当代温州城市空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具有特色的依托水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以温州中心城区(面积70 km2)为例,通过对其滨水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文脉、形态的考察,回顾其构建历程,试图寻找对以水网为主要地形特点的广泛城市,在自上而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设计、实施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依水而建,滨水就成了城市的重要构成因素,人类对水的依赖和与之息息相关最终产生了水文化。湘江、耒水和蒸水是衡阳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空间是形成滨水景观的重要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根据中央对"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的部署,结合衡阳市滨水区域的自身特色,本文研究制定了三江六岸"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具体工作,特别是针对三江六岸已建风光带提出了具体的修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滨海城市都是从滨海城市空间发展起来的,因此,滨海建筑空间不仅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也是城市特色空间的表达。威海是一个三面临海的滨海城市,具有滨海城市的空间特色,但相关分析较少。本文选取威海中心城区环翠区滨海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威海市整体概况进行简要介绍,再从滨海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形态类型两方面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对其东部的滨海建筑空间进行分析,并简要分析相关景观布局,从而为滨海建筑的空间特色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古镇盲目追求发展而导致滨水空间被挤占和破坏的案例层出不穷,空间特色消失。本文拟从"双修"的视角切入,与"特色小镇"的空间景观特色要求相契合,针对古镇滨水空间的普遍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滨水空间营造的分段策略以及与之匹配的"穿、缝、浮、凸、叠"五式方法,修复古镇滨水岸线生态,修补古镇滨水空间环境,探索研究其规划方法并进行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7日下午至18日上午,"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滨水空间建筑与文化""滨水生态景观""滨水空间交通""智慧城市运营"五场分论坛同时举行,重庆市设计院在市住建委的指导下,负责承办"滨水建筑与文化"分论坛。山在水中,城在山中,人在城中,山水城市得天独厚的空间环境,造就了别具一格的独特滨水文化。探究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也是实现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16.
针对越来越突出的城市"同一化"问题,部分城市开展了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和提炼,并进行了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该文以遵义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专项设计为例,从遵义市城市历史格局演变和文化内涵来分析和提炼城市特色,结合"一山一水一会址"的城市总体风貌特色空间意象,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风貌元素提取等方面提出遵义市中心城区的风貌规划和控制措施,使遵义的城市风貌得到较大转变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哈尔滨中心城区的总体城市设计是相应于总体规划阶段的宏观性城市设计。此项比较完整而系统的设计工作在哈尔滨城市规划史上是第一次,具有创新意义。[风貌特色]总体城市设计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基本特色概括为:江岛风光,冰雪文化,特色建筑,多样格局。将中心城区共划分为7种风貌特色区:即自然影观风貌区、商业中心景观风貌区、铁路景观风貌区、居住景观风貌区、工业景观风貌区、教科文景观风貌区、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景观结构]城市景观结构体现为:一岛(生态绿岛:太阳岛);两轴(道路景观轴:经纬街、红军街、中山路、大直街、南通大街、学府路);三带(滨水风光带;松花江风光带、马家沟与何家沟生态廊道);四线(特色街道:中央大街、南岗地下商业街、教堂建筑旅游线、冰雪文化旅游线);五环(城市交通环:道路环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0)
新加坡榜鹅滨水景观是一条5公里长的滨水长廊人行通道,获得由芝加哥文艺协会的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和欧洲建筑艺术与城市研究中心联合颁发的"国际建筑大奖"。文章以新加坡榜鹅滨水长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灵动且艺术化的景观空间,感悟设计师赋予榜鹅滨水长廊独特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中心区古时河流纵横。开埠以后城市急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填浜筑路运动使得市区水域面积急剧减少。现存河道中,除黄浦江和苏州河两条穿越上海中心城区的主干河道之外,其余具备航道作用的水路仅剩六条。伴随着城市水系网络的变化,城市滨水空间无论功能使用还是形态都经历着片段化和私有化的转变。水系网络的出现是一个依水而建的城市的重要特点.如果水的消失是城市化的必然代价,那么除了一条条能够唤起河道记忆的街名之外,水在城市滨水建筑和公共空间上所留下的影响也值得被记录和回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亳州市中心城区为依据,综合地质水文、自然条件和现状建设影响,分别对浅层和次浅层的地下空间资源进行评估。对亳州市中心城区的地下空间适建性评估主要采用灰色综合分析法,建立适当的评估模型,通过确立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将地下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达到对不同区域空间特色的定义。通过计算可合理开发量、可有效利用量和实际开发量等统计亳州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资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