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热、冷连轧机AGC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热、冷连轧机AGC系统的仿真模型结构及其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对前馈补偿加入的方式,采样控制周期、测量滞回误差、机械间隙、张力调节死区的设置等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意见。已建立的仿真模型可以在工程上直接应用于研究、设计、分析相应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4.
5.
以上海宝山钢铁厂2030mm五机架冷边轧机的第一、二和末架AGC系统为基础,分析了三机架冷连轧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了进一步改进产品质量,提出了改进末架轧机AGC系统结构的措施,并采用计算机对该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6.
7.
一、系统概况 冷连轧机计算机的应用要比热连轧机稍晚一些,原因是:(1)数字模型建立较困难;(2)各种控制系统不够成熟;(3)检测仪表存在一些问题。 从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和其它国家新建的冷连轧机大部分已经采用计算机控制。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应用计算机的冷连轧机已达43台,详见表1。 按计算机在冷连轧机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管理自动化两个方面来看,大致可分为 相似文献
8.
9.
五机架冷连轧机上的新厚度控制系统可在轧制速度变化的不稳定状态条件下改善厚度精度;在没有采用控制系统的情况下,厚度差可从±70μm减少到±10μm;厚度超差长度可从10m减少到2m;带钢断带可从每月10次减少到每月4次;生产率可增加1000t/月。 相似文献
10.
11.
冷轧机的AGC厚度控制是一个纯滞后的控制系统,如果只是采用常规的AGC控制,很难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然而基于Smith预估控制器的监控AGC系统经预估补偿后可以使整个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中不含时滞项,从而获得更好的理论控制效果。于是建立监控AGC系统的控制模型,给出了输入量的获取方法和滤波处理方法,同时给出了速度修正量和解耦环节的计算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该AGC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控制精度高,3000系列成品实际出口厚差稳定段可以控制在正负2~3μm,升减速段正负4~5μm。 相似文献
12.
13.
14.
五机架冷连轧机入口段的活套是保证轧机全连续轧制顺利进行的关键设备,整个活套的控制是由过程计算机和下级基础自动化(传动和S_5)共同完成的。本文着重介绍活套的主要设备组成和活套自动控制,包括活套量计算及其模型公式、活套速度自动控制、摆动控制、活套小车同步运行控制以及活套张力自动控制等。 相似文献
15.
16.
17.
宽带钢冷连轧机分步解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带钢冷连轧过程中,板形、板厚和张力控制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耦合关系,相互影响对方的调节效果,甚至引起系统不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进行解耦设计实现解耦控制是十分有效的手段。首先建立了冷连轧综合耦合模型,并针对其特点采用分步策略以简化解耦过程,然后设计各解耦控制器组成分步解耦控制系统,并给出其简化设计方案以利于实际应用。最后,基于某1 250 mm八辊五机架冷连轧机第一机架的实际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简化后的分步解耦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其可有效提高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冷连轧机机架间张力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冷连轧机机架间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论述了张力设定值及张力极限值的选取原则,描述了速度式调张法和辊缝式调张法的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五机架冷轧机自动控制系统改造的详细设计。 本设计与工厂有关的技术数据如下; 进料厚度:5.5~2mm 出料厚度:3~0.3mm 最大带宽:1550mm 最大卷重:35t 总功率:30MW 最大轧制速度:28.5m/s 最大生产能力:220t/h 旧的控制系统包括继电器装置、模拟调节器和一个接近使用寿命的过程微型计算机。 相似文献
20.
冷连轧机板形板厚综合解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带钢冷连轧过程中,板形板厚控制存在着很强的耦合关系,相互影响对方的调节效果,甚至引起系统不稳定.对轧制过程中影响板形板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建立了板形板厚耦合模型,并在对其进行解耦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板形板厚综合解耦控制系统.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仿真分析,在8辊5机架全连续冷连轧机组的实际应用表明,综合解耦控制系统可有效提高板形板厚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