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通过进行拉伸、奥氏体晶粒长大和淬透性试验,研究微合金化元素Nb对普通高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碳钢中加入Nb不仅有利于细化晶粒,提高奥氏体晶粒稳定性,还可在保持高碳钢强度和硬度的同时提高其塑性,另外Nb还具有改善高碳钢组织均匀性和抑制马氏体转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i微合金化对Mn18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Mn18钢锤头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Ti微合金化在Mn18钢中具有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伸长率、强度和硬度等作用,在Mn18钢加入0.10%和0.30%的w[Ti]时,随着Ti含量增加,高锰钢的硬度增大、强度提高,冲击韧性和延伸性也均呈优化趋势,继续增加w[Ti]至0.51%时,除布氏硬度继续增大外,KU2数值及稳定性、强度稳定性、伸长率等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高锰钢属于高氮奥氏体钢,加入Ti后迅速析出大量TiN,作为异质核心,起到系列有益作用,加入量过大,则TiN类夹杂物的尺寸过大,且出现局部聚集,将对Mn18钢的性能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也易于导致Mn18锤头断裂失效。在Mn18钢中使用Ti微合金化,为保证其有益效果,其含量不应超过0.30%。  相似文献   

3.
微合金元素对高碳钢盘条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碳钢盘条生产中,通过添加微量合金元素Cr、V并配以合适的控冷工艺,可使盘条获得较完伞的索氏体组织和较高的机械性能,满足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沈奎  江卓俊  于学森  张宇 《特殊钢》2019,40(4):62-65
研究了四种成分银钒微合金化(Nb 0~0.072%,V 0.09%~0.12%)高碳钢(0.70%~0.73%C)在900~1200℃的加热温度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并采用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连续冷却相转变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硬度仪等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金相组织、硬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b和V含量增加可细化奥氏体晶粒尺寸,降低高温晶粒长大倾向,并且CCT曲线转变区向右下方移动,贝氏体和马氏体形成和结束点向低冷速方向扩大.结束点由8℃/s降低至3℃/s,样品硬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
微合金元素Cr对高碳钢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合金元素Cr对高碳钢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以及Cr元素的合理加入量,结果表明,微合金元素Cr的加入优化了材料组织构成,减少了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增加了索氏体含量,使线材抗拉强度增加75—100MPa,综合性能得到提高,Cr元素合理加入量应控制在0.18%-0.24%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化学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CSP热轧工艺对Ti微合金化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80℃终轧、620℃卷取试验钢的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825、895 MPa,钢中存在大量的纳米尺寸TiC粒子,其沉淀强化效果超过150 MPa;卷取温度降低到580℃,TiC的析出受到抑制,沉淀强化效果明显减弱。卷取温度显著影响钢中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过程,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改变对晶粒尺寸也有影响,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Ti微合金化钢的强度和韧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的热形变和冷却试验,研究了热形变及钒微合金化对高碳钢连续冷却后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形变的含钒试验钢在5和9℃/s冷速下出现了中低温组织贝氏体和马氏体,950℃变形后的含钒钢,在同样冷速下相变后得到的组织全为珠光体。随钒含量的增加,珠光体转变后的片层间距变小,硬...  相似文献   

8.
合金化和球化工艺对超高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合金化和球化工艺对超高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了钢的组织形貌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在碳和铬含量相同的超高碳钢中加入同量的合金元素铝和硅时,铝可明显抑制锻造组织中网状或粗大的颗粒状碳化物的析出、细化珠光体组织和控制石墨形成。UHCS 213Si和UHCS 261Al钢经850 ℃×3 h球化退火处理后,都能得到较好的球化组织,其力学性能分别为:UHCS 213Si钢,Rm=1 033 MPa,Re=734 MPa,A=149%;UHCS 261Al钢,Rm=973 MPa,Re=677 MPa,A=182%。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厚度和卷取温度对Ti微合金化Q355B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成分体系下,精轧温度850℃,卷取温度620℃时,在厚度3.0~8.0 mm范围内,强化机理一致,厚度的增减对性能影响不显著;对厚度规格15.75 mm采用终轧温度810℃,卷取温度不同时,强化机理发生变化,在620℃附近时,Ti的沉淀强化起到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研究了唐山不锈钢公司1580热轧机组生产的钛(Ti)微合金化钢Q420B的力学性能、组织和析出物。结果表明,Ti微合金化的Q420B热轧钢带的强度达到了520MPa以上,屈服强度达到470MPa以上,延伸率达到30%以上,满足客户使用要求。Ti微合金化的Q420B钢中夹杂物为B类夹杂,析出物为碳化钛(Ti C),其强化机制为Ti C沉淀强化。  相似文献   

13.
Nb-和V-微合金化对高碳钢热加工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李峰  陈爱梅  史凤武 《特殊钢》2008,29(6):13-14
用Gleeble 1500D热模拟机试验了0.03%Nb、0.03%Nb-0.02%V和0.05%V微合金化0.75%~0.78%C高碳钢280 mm×380 mm铸坯上钻取的Φ10 mm×120 mm试样在1 300~800℃的断面收缩率和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第1脆性区≥1 200℃和第3脆性区1 000~800℃V-钢的热塑性优于Nb-V钢和Nb钢。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Nb-钢铸坯存在Fe-Nb-C共晶体,加入V的Nb-V钢铸坯存在Fe-Nb共晶体。  相似文献   

14.
Nb、V、Ti微合金元素对连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连铸坯表面温度及坯壳厚度的测试,并借鉴宝钢对含Nb、V、Ti连铸坯的热塑性研究成果,认为舞钢连铸坯在原有的工艺条件下,铸坯凝固时冷却强度较大,在矫直段正处于Nb、V、Ti、碳、氮化物析出的高峰区。通过调整工艺等措施,矫直时避开铸坯脆性区。连铸质量有较大的提高,Nb、V、Ti连铸坯比例有较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丛红梅  邹仲芹 《山东冶金》2004,26(2):57-58,61
为了解合金元素Al、Ti对高锰铝青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石墨坩埚炉熔炼,制取了Al、Ti含量不同的高锰铝青铜试样,通过对试样进行金相组织检验和硬度测试分析,发现Al、Ti元素含量对高锰铝青铜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较大,确定了用该高锰铝青铜材料制造冶金备件产品时,Al元素的最佳含量为7.5%~8.2%、Ti元素的最佳含量为0.20%~0.25%.  相似文献   

16.
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冷却工艺参数对Ti微合金化高强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终冷温度为700℃时,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得到了显著细化,实验钢硬度增加;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尺寸呈减小趋势,铁素体和珠光体含量逐渐降低,珠光体片层间距逐渐减小,贝氏体含量增加,相变强化和细晶强化共同作用使得实验钢的硬度逐渐增加;钢中存在少量粗大的TiN和Ti_4C_2S_2粒子,冷却速度由5℃/s增大到30℃/s, TiC粒子的析出数量明显增加,平均尺寸由8.1 nm减小到6.7 nm;终冷温度由700℃降到600℃,第二相粒子TiC的析出数量逐渐减少,平均析出粒子尺寸由6.7 nm减小到5.9 nm。研究结果为Ti微合金化高强钢控制冷却工艺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冷却工艺参数对Ti微合金化高强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终冷温度为700℃时,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得到了显著细化,实验钢硬度增加;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尺寸呈减小趋势,铁素体和珠光体含量逐渐降低,珠光体片层间距逐渐减小,贝氏体含量增加,相变强化和细晶强化共同作...  相似文献   

18.
V和Ti在高碳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V、Ti在预应力钢绞线及钢丝用高碳钢线材中的应用。高碳钢盘条中加入微量的V、Ti,在降低了珠光体相变温度的同时使珠光体相变与贝氏体相变温度区间发生分离;V的加入可以在细化珠光体片层间距的同时,抑制晶界连续渗碳体的形成。V、Ti在高碳钢中主要以复合碳氮化物的形式在晶界铁素体及珠光体片层间弥散析出,同时有部分V以合金碳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渗碳体片层中。高温区析出的Ti(C,N)对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V主要在低温区以碳氮化物的形式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另有部分V原子与Cr类似,与渗碳体结合形成合金碳化物,起到了强化渗碳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比分析了低C+Mn+Ti和低C+Mn+Ti+Nb两种成分设计的700 MPa级大梁钢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强度情况下,单Ti微合金化产品和Nb-Ti复合微合金化产品塑性相同,但低温冲击韧性较差,前者在-20℃发生脆性转变,而后者在-50℃才发生脆性转变。通过提高粗轧首道次压下量和中间坯厚度有助于改善单Ti微合金化大梁钢低温冲击韧性,使其达到Nb-Ti复合微合金化产品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700MPa级钒微合金化低合金高强钢热轧后在3~5,1.5~2和0.3~0.5℃/s三个不同冷却速度下获得的微观组织,对晶粒度、珠光体体积分数、珠光体片层间距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了拉伸性能并观察了拉伸断口。结果显示,冷却速度为1.5~2℃/s时产品性能最佳。这是因为该冷却速度下铁素体基体上纳米碳化物数量增加且弥散细小,析出强化效果随析出物数量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