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毛竹叶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利肝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毛竹叶多糖的降血脂、肝脂及促进肝损伤修复的作用。以正常小鼠作空白对照,将高脂血症脂肪肝模型小鼠分为高脂模型组、毛竹叶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血脂康阳性药物对照组,进行不同灌胃处理,测定小鼠血脂、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肝粗脂肪含量、肝指数及肝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毛竹叶多糖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影响不明显;可显著降低肝粗脂肪含量,改善小鼠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动物实验对刺玫籽油和刺玫籽原花青素进行降血脂功能性研究。选用昆明雄性小鼠,通过高脂饲料饲喂建立高脂模型小鼠,分别经口灌胃刺玫籽油及原花青素5周后,检测分析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匀浆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刺玫籽油及原花青素对小鼠体质量及主要脏器指数无显著影响;中剂量(100 mg/kg)、高剂量(200 mg/kg)的刺玫籽原花青素会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升高小鼠肝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水平(P0.05),显著降低肝组织内丙二醛水平;低剂量(80 mg/kg)刺玫籽油能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内甘油三酯水平(P0.05)及显著升高小鼠肝组织中过氧化氢酶活力(P0.05)。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的刺玫籽油和中、高剂量的刺玫籽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小鼠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膳食诱导小鼠血脂代谢紊乱模型,随后对小鼠进行原花青素B_2干预,评价原花青素B_2对高脂模型小鼠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作用,并从肠道菌群方面来探究原花青素B_2调节血脂代谢紊乱的机理。方法:将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组、原花青素B_2干预组,饲养12周后测定脏器指数、血脂指标、肝组织酶活力以及肝和结肠组织抗氧化活性能力,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原花青素B_2与高脂膳食小鼠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高脂膳食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原花青素B_2可以显著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5),显著提高肝组织脂蛋白酶活力、肝脂酶活力和总脂酶活力,并显著增强抗氧化活性,显著抑制氧化损伤产物丙二醛含量(P0.05),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门与属分类水平分析差异菌群发现,原花青素B_2可以使高脂模型小鼠肠道菌群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值上升,埃希氏菌-志贺氏杆菌(Escherichia-Shigella)、未分类拟杆菌(Bacteroidales_S24-7_group)、瘤胃球菌(Ruminococcaceae)、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拟杆菌(Parabacteroides)等13种菌属丰度有显著性差异,与高脂组相比较,原花青素B_2组占优势的菌属有Romboutsia、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和拟杆菌(Parabacteroides)等,原花青素B_2可以显著增加高脂膳食小鼠粪便中丁酸的含量(P0.05)。结论:原花青素B_2能够改善肠道环境,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调节高脂膳食诱导的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高血脂症小鼠模型来研究原人参三醇组皂苷酶解产物对小鼠降血脂的作用。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原人参三醇组皂苷组与原人参三醇组皂苷酶解产物低剂量10 mg/(kg BW·d)、中剂量20 mg/(kg BW·d)、高剂量30 mg/(kg BW·d)组,喂养30 d后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以及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原人参三醇组皂苷酶解产物中剂量组可使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TC含量、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HDL-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原人参三醇组皂苷相比,原人参三醇组皂苷酶解产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这也为其在降脂医药保健食品上的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卡亚茶水提物的辅助降血脂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阴性对照组(高脂饲料)和高、中、低剂量组(卡亚茶水提取物+高脂饲料),分笼喂养30d,测定小鼠体重、肝重、肝脏指数、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卡亚茶水提取物可缓解高脂饲料喂养小鼠体重、肝重和肝脏指数的增加,降低高脂小鼠肝组织中脂肪细胞量,中剂量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HDL-C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浓度的卡亚茶水提取物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6.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调节血脂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调节血脂的效果 ,选用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 ,观察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实验根据大鼠体重、血脂水平进行随机分组 ,设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 (分别为 2 5、10 0、15 0mg kgBW)。受试物每天经口灌胃给予。 6周末测定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ACT)活性 ,同时测定肝脏TC、TG ,粪总胆汁酸 (TAB)的排出量。结果显示 :原花青素各组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 ,大鼠血清TC、TG水平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原花青素使高脂大鼠血清TC水平降低了 18 1% (高剂量 ) ;使血清TG水平降低了 34 4 %以上。原花青素对高脂大鼠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P <0 0 1)。原花青素对高脂大鼠血清LCAT活性有升高的作用 (P <0 0 5 )。实验各组粪胆汁酸每日排出量高于高脂饲料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提示原花青素有降低高脂大鼠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翡翠贻贝粗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翡翠贻贝粗多糖(PCP)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昆明小鼠72只,每组12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灌饲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灌饲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饲辛伐他汀5mg/kg) 、翡翠贻贝粗多糖低剂量组(50mg/(kg·d))、中剂量组(100mg/(kg·d))、高剂量组(200mg/(kg·d))。正常对照组小鼠从实验开始至结束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他5组小鼠均喂高脂饲料。30d后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一氧化氮(NO)含量,肝脏TC、TG含量,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以及血清和肝脏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活性。结果:翡翠贻贝粗多糖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1),显著降低肝脏TC含量(P<0.01)、TG含量(P<0.01),提高血清HDL-C含量和NO含量(P<0.01),提高血清LCAT、血清和肝脏HPL、HL活性(P<0.01)。结论:翡翠贻贝粗多糖对小鼠有显著的降血脂效应,该作用可能与翡翠贻贝粗多糖能明显增强LCAT、LPL、HL酶活性,提高HDL-C、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菜籽植物甾醇降小鼠血脂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剂量(1.5、3.5、6.5 mg/mL)的菜籽植物甾醇给小白鼠灌胃,实验45 d后测定各项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剂量的菜籽植物甾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血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AI).同时能增加粪重和促进粪脂的代谢,但对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不显著.实验还发现,菜籽植物甾醇能降低小鼠肝重和肝系数,降低肝脏中的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含量,说明菜籽植物甾醇降小鼠血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同时设正常组作对照,将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按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成2组,即TAG组、甘油二酯(DAG)组,喂养30 d,研究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变化及体成分变化、肝组织病理学特性等,以评价DAG对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结果表明:DAG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血脂具有一定的优化效果,具体表现为可以升高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HDL-C,可明显减轻高胆固醇血症肝细胞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蓝莓花青素对NAFLD小鼠模型血清中转氨酶的代谢水平,血糖、血脂的含量的改变。方法 :建立NAFLD小鼠模型,喂食蓝莓花青素,实验测定血清中转氨酶的代谢水平,血糖、血脂的含量,病理切片观察正常NAFLD小鼠模型与喂食蓝莓花青素的小鼠对比效果。结果 :B组小鼠胆汁酸含量明显降低,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C组小鼠胆汁酸含量明显降低,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且C组小鼠胆汁酸及胆固醇的含量均明显低于B组(P0.05);高脂饮食组(B组)小鼠肝脏结构较正常组(A组)紊乱,肝血窦不能分辨,可见脂肪样变。蓝莓花青素治疗组(C组)肝脏结构较高脂饮食组(B组)明显恢复,肝血窦可见,脂肪样变细胞减少。结论 :蓝莓花青素能有效改善NAFLD。  相似文献   

11.
郑文伟  林军  林风  吴丽云 《中国酿造》2022,41(4):116-119
为比较功能红曲与洛伐他汀的降脂功效,通过高脂饲料喂养来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功能红曲、洛伐他汀对其血脂、肝脏等影响。药物连续干预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脂、肝功能指标,观察肝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功能红曲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水平(P<0.05),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洛伐他汀仅对高脂血症大鼠TC、LDL-C、HDL-C、ALT、AKP有显著调节作用(P<0.05)。各组间大鼠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功能红曲低、中、高剂量组及洛伐他汀组能减轻大鼠肝组织脂肪肝变性。在高脂血症大鼠TG、AST调控方面上,同等剂量下功能红曲优于洛伐他汀,而其他指标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豆拉丝蛋白丸子不同加工方式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功效。方法:选取50只ICR(Institute of Cancer)小鼠初始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40只高脂血症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模型组小鼠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6周后,将造模成功的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高脂模型组、大豆拉丝蛋白、大豆拉丝蛋白丸子(油炸)组、大豆拉丝蛋白丸子(水煮)组。喂养7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肝脏 HE 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及附睾脂肪质量及相应指数均升高(P<0.05或P<0.01);与高脂模型组相比,三组大豆蛋白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质量(仅大豆拉丝蛋白丸子油炸组)、附睾脂肪质量和附睾周脂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 P<0.01)。肝脏HE染色切片显示,高脂喂养下小鼠肝脏切片出现明显脂质空泡及脂肪滴,而大豆拉丝蛋白和大豆拉丝蛋白丸子(水煮)组干预后肝脏切片无明显的脂质空泡和脂肪滴形成。大豆拉丝蛋白丸子(油炸)组仍可见脂肪滴形成。结论:本课题组研究的大豆拉丝蛋白丸子可以减轻高脂血症对机体脂质代谢的影响,且油炸和水煮两种加工方式对降脂功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甘薯抗性淀粉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利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淼  邬应龙 《食品科学》2012,33(1):244-247
目的:考察甘薯抗性淀粉(SPRS)在大鼠形成高脂血症过程中的降血脂及促进肝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G)、高脂模型组(HL)、甘薯抗性淀粉低剂量组(SPRSL)、甘薯抗性淀粉高剂量组(SPRSH)。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甘薯抗性淀粉组在高脂饲料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甘薯抗性淀粉10、20g/(kg·d),45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及观察肝脏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甘薯抗性淀粉能显著降低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甘薯抗性淀粉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现象明显轻于高脂模型组。结论:甘薯抗性淀粉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并明显改善大鼠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一种杂粮醋粕对饲喂高胆固醇饲料金黄地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将30只雄性金黄地鼠按照平均血脂水平和平均体重分为3组,即高胆固醇对照组、杂粮醋粕组和杂粮醋粕浸提物组。饲喂第0、10、20和30 d时分别测定地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30 d后测定地鼠肝脏TC、胆固醇酯(CE)、游离胆固醇(FC)、TG和粪便TC、总胆汁酸(TBA)、脂肪和短链脂肪酸(SCFA)水平。杂粮醋粕组和杂粮醋粕浸提物组与高胆固醇对照组相比,血清TC水平分别下降22%和15%,血清LDL-C水平分别下降35%和21%,肝脏TG水平分别下降15%和14%,粪便中TBA水平分别上升23%和16%,粪便中SCFA总量水平分别上升30%和9%,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摄入杂粮醋粕主要通过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和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来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和肝脏TC和TG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慕萨莱思葡萄酒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SD大鼠血脂调节的影响,选用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饲喂建立高脂模型,分别灌胃慕萨莱思(3 mL/kg、6 mL/kg、9 mL/kg)、脱酒精慕萨莱思(9 mL/kg)、生理盐水(9 mL/kg)、酒精(11%vol),全部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计算致动脉硬化指数(AI)和肝脏指数。结果显示,慕萨莱思高中低剂量组和慕萨莱思脱酒精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SD大鼠血清内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AI和肝脏指数(P<0.05)。慕萨莱思脱酒精组、慕萨莱思中剂量组效果较好(TC(1.58 mmol/L/1.6 mmol/L)、TG(0.77 mmol/L/1.05 mmol/L)、LDL-C(0.49 mmol/L/0.65 mmol/L)),酒精组(11%vol)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杜杰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4):270-274,281
目的:探讨翅果油联合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及肝脏脂质积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脂饮食组(HF),高脂饮食+翅果油灌胃组(HS),高脂饮食+有氧运动组(HE),高脂饮食+翅果油+有氧运动组(SE),每组8只,连续干预8周;喂养结束后采用酶学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肝脏TC、TG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肝脏系数;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翅果油、有氧运动和翅果油联合有氧运动干预组小鼠体重,血清TG、TC、LDL-C,肝脏TC、TG,肝脏系数,AI值及肝脏组织脂肪病变程度均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且翅果油联合有氧运动干预效果更好。结论:翅果油联合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改善由高脂饮食诱导的血脂代谢紊乱和肝脏脂质积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泽泻苔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时间内给60只雄性SD大鼠喂饲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通过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泽泻苔,生化检测观察不同时间各组大鼠体内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变化以及实验结束时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泽泻苔高、低剂量组在造模第14 d可明显降低血清中TC,LDL-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TC分别降低16.64%、12.85%(p0.05);LDL-C分别降低29.90%、22.98%(p0.05);造模第21d,高、中剂量组TC,LDL-C水平有降低趋势,至造模第28d,和模型组相比较下无明显差别。即泽泻苔在高脂形成初期具有一定的降低血脂作用。从HE染色可见,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组织出现一定的细胞变性,相比较模型组,给药组大鼠肝细胞组织有着一定程度的改善。可见泽泻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低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五味子、黄芪混合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mixed Schisandra chinensis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SAP)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大鼠(Wistar)高脂血症模型,记录SAP干预期间大鼠每周体重变化。8周后检测其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肝组织中TG、T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s α,LXRα)和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SAP(100 mg/kg)灌胃给药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体重、血清中TC、TG、LDL-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C、TG水平(P<0.05),显著增加血清中HDL-C水平(P<0.05),减轻肝脏组织中的脂质沉积,改善大鼠高脂血症。同时SAP显著提高了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LXRα、ABCA1和ABCG1蛋白的表达(P<0.05)。综上所述,SAP对高脂血症大鼠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肝脏胆固醇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药桑葡萄果酒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收集动物试验各组动物血清、肝脏、心脏及脂肪组织,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相应的抗氧化指标,并对大鼠肝脏和心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经药桑葡萄果酒灌胃后,与模型组相比,药桑葡萄果酒高、中、低组的TC分别下降了27.87%、36.96%和22.80%(P<0.05),TG分别下降了49.38%、62.63%和43.51%(P<0.05)。药桑葡萄果酒不同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适量的药桑葡萄果酒可抑制大鼠肝脏中脂质的积累,改善脂肪肝病变和脂质代谢紊乱,从而降低高脂饮食大鼠体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