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PMMA/PET共混纤维的可纺性和拉伸性,并测定了拉伸丝的力学性能、取向和结晶结构。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可以延迟PET的成形,减小纤维的取向,提高PMMA/PET卷绕丝的断裂伸长,从而提高纤维的后拉伸倍数,提高纤维的生产效率;PMMA的加入量在5%以下时,不影响纤维的可纺性;PMMA/PET共混纤维拉伸丝的强度和断裂伸长可达到常规PET纤维的要求;扫描电镜照片显示,PMMA以棒状形式分散在PET基体中,分散直径为1μm左右。  相似文献   

2.
贺丽俐  吕冰  黄象安 《合成纤维》2007,36(12):20-24
研究了PTT/PBT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性能,并对体系的可纺性作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PTT/PBT共混体系在无定形区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但在晶区是晶相分离的。在冷结晶过程中,当PBT含量超过20%时,将促进体系的结晶性能;而在熔融结晶过程中,第二组分的加入抑制了体系的结晶性能,当配比为50/50时,结晶速率相对最低。另外,PTT/PBT共混体系表现出了良好的可纺性,共混纤维的断裂伸长率随着拉伸倍数和体系中PBT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强度增大,但稍差于纯组分纤维;当PTT含量达到50%后,共混纤维表现出了明显优于纯PBT纤维的回弹性,而当PTT含量达到70%时,共混纤维的回弹性能已接近纯PTT纤维。  相似文献   

3.
PET/PBT共混体系的纺丝性能及纤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 PET/ PBT配比 90 / 10的共混物作为纺丝实验样品 ,采用常规纺丝及后加工工艺对其纺丝性能进行了研究 ,采用 DSC、SEM、X-衍射以及常规物性测试方法对共混纤维的常规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表征。结果表明 ,PET/ PBT共混体系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和后加工性能 ,纤维的各项指标均接近或超过 DT丝一等品的要求 ,其结晶速度快和结晶度较高的特性是影响其纤维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通过流变性能、表面张力等的测试对 PHB/PET(60/40)共聚酯与 PET 共混体的可纺性及加工条件进行了讨论。用改制的熔融指数仪纺制了不同配比的共混纤维,并测定了初生纤维及拉伸丝的力学性能,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DSC 测定了纤维结构。共混体在300℃熔融,280℃纺丝,当共聚酯含量在6.6%以下时,共混体有较好的可纺性。共聚酯含量在3.3%时,纤维有较好的强度与模量,与同等条件下纺制的纯 PET 纤维相比,强度提高70%,模量可提高两倍多。  相似文献   

5.
双噁唑啉化合物增容PET/PA66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双恶唑啉化合物(BOZ),制备了PET/PA66/BOZ共混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混物的形态,表明BOZ的加入改善了PET/PA66的相容性,BOZ是反应性的界面相容剂;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机械性能,结果显示BOZ在适合的添加量时,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PC/PET共混物流变性及可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熔融共混法制得一系列PC/PET共混物,通过Instron流变仪,小型纺丝机,差示扫描量热,广角X光衍射和热收缩等实验对PC/PET共混体系的流变性及可纺性进行研究。讨论了PC含量对流变参数及可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PET共混熔体属切力变稀流体,在PC含量小于15%(mol比)时有较好的可纺性及纤维力学性能,PC/PET共混拉伸丝是一种高收缩纤维。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关于PET-PB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并据此预见了共混体系的可纺性,结果表明,当PET中加入PBT后,熔体的弹性有所增大,但变化不大,因此可纺性变化不大;二是关于初生纤维和拉伸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主要讨论了共混纤维的结构形态,力学性能,染色性,回弹性,拉伸行为以及加工性能等。  相似文献   

8.
PBT/PET共混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TB/PET共混纤维结构和拉伸、染色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TB/PET共混比的增加,初生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及纤维的断裂强度、上染率均增加,而断裂伸长下降。纤维经拉伸定形后,结构和性能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BT-PTMEG)为改性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共混纺丝,通过控制PBT-PTMEG添加量制备不同PTMEG含量的PTMEG/PBT共混纤维,探讨了PTMEG含量对纤维柔软性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纺丝过程中,PTMEG作为改性组分与PBT相容性良好,PTMEG质量分数为6%时可纺性好,继续增加至8%时可纺性变差;随着PTMEG含量的增加,PTMEG/PBT共混纤维的初始模量显著降低,断裂强度略有降低,断裂伸长率、断裂比功均逐渐提高,吸湿性及染色性能也得到改善;当PTMEG质量分数为6%、拉伸倍数为2.8时,PTMEG/PBT共混纤维的断裂比功最高达0.98 cN/dtex,初始模量也较低为21.8 cN/dtex,纤维的柔软性得到了明显提升,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郁文阁  罗绍继 《合成纤维》1990,19(1):9-14,54
本文应用酸性染料对PBT与PA6(聚已内酰胺)共混熔纺所得拉伸丝进行常压染色;应用分散染料对PBT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混熔纺所得拉伸丝进行高温高压染色;并与纯组分的染色行为分别进行了比较,发现PBT/PET共混纤维中一种组分的存在有利于另一组分的染色,且存在着以最终上染率为目标的组分、染色温度与升温速率最佳组合值。PBT/PA6中PBT组分的存在,影响了PA6的着色;当PBT含量较少时(10%以下),这种影响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