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劳动诉讼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要途径,劳动监察以其快速和便捷有着仲裁和诉讼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中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倾向于保护经营者利益,致使劳动监察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对我国劳动监察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就如何完善劳动监察法律制度及其监督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改变了我国劳动关系的格局,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本文的论述主要选取了三个方面:制定劳动关系规章制度、劳动关系建立以及违约金条款制定中,来具体分析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且对如何防范这些风险也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政府既是劳动关系的管理者,又是劳动关系的服务者和参与者。政府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应当优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在正确区分法律规避与法律违反的前提下保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政府应当细化劳务派遣规定、规制格式条款。顺应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应当依法服务劳资双方。作为劳动关系的参加者,政府应当模范地遵守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已有三年之久,对《劳动合同法》会不会伤害劳动者利益以及是否会伤害企业竞争力的争论早已进入白热化。《劳动合同法》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以及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所期望达到的即是和谐的劳动关系,这一双赢的目的。本文旨在以《劳动合同法》中的解雇制度为视角,来探讨国家对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的管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劳动产品的产出,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劳动;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是区别是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准确标志.因为:智能劳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智能劳动的水平越高,包含在社会劳动产品中的生产性的有效劳动作用就越大.  相似文献   

6.
劳动监察是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罚的行政行为。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劳动监察制度各具特色。从立法进程、监察主体、监察范围和法定程序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两岸的劳动监察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下高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阐述了高校作为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萌 《商品与质量》2012,(S7):313-314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部法律贯穿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旨和目标,对现行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与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整个劳资关系的协调和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法的实施也将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冲击。同时本文从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劳动监管部门等角度阐释了如何更好的运用《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引起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新一轮的利益博弈,劳动争议有日趋增多之势。目前,我国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研究和法律规定,仍然没有摆脱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对劳动争议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尝试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才市场人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因而要面对种种就业陷阱.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可为大学生排除就业途中的陷阱,不过也可能对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