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安全》2017,(4):241-244
为全面系统的评价煤矿井下系统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结合煤矿井下系统的主要特点,依据法律法规及实践经验,筛选出煤矿井下系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风险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因子的权重系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井下系统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模型;采用指派法建立相应的风险分级隶属函数;最后通过构建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模型对某矿综采工作面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优先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建议,为煤矿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分析了煤矿井下引发瓦斯爆炸事故的危险源,建立了瓦斯爆炸风险管理评价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因素权重,并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风险评价结果量化,得到了风险等级,对今后煤矿各种灾害事故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大矿井透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且危害十分严重。为分析煤矿透水安全事故的因素,通过对人、物、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展开分析,建立了煤矿透水事故树分析模型,并通过最小割集计算得出导致透水事故产生的隐患组合。根据事故树模型,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事故树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为煤矿透水事故原因分析和综合评价提供了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重大矿井透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且危害十分严重。为分析煤矿透水安全事故的因素,通过对人、物、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展开分析,建立了煤矿透水事故树分析模型,并通过最小割集计算得出导致透水事故产生的隐患组合。根据事故树模型,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事故树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为煤矿透水事故原因分析和综合评价提供了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因素之间关系非常复杂,每个因素影响煤矿防治水的作用强度也各不相同,致因权重的确定是为了分析各因素对煤矿透水事故的影响程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煤矿透水事故致因因素模型,为预防和减少煤矿透水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振飞 《矿业装备》2022,(3):104-106
基于煤矿井下通风实际情况,构建井下通风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体系中具体指标进行了量化评价和分级处理,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得出各指标权重值。最后进行了该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稳定性仿真预测分析,并结合煤矿通风实际提出仿真参数,预测出此后2年该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稳定性变化趋势,得出该煤矿安全投入持续增加的实际情况下,井下通风系统稳定性水平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7.
《煤矿机械》2019,(1):162-165
针对单一地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或者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煤矿电气火灾风险评价存在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将FTA法与AHP法有机结合形成FTA-AHP综合风险评价模型。首先确定事故树的顶上事件,并依次向下分解,确定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从而编制煤矿电气火灾事故树,在此基础上,对确定的基本事件分类归纳,建构AHP评价模型。利用事故树最小割集法计算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引入基本事件比较因子,建立评价体系准则层和指标层比较矩阵,结合几何平均法计算各层评价指标权重,并作评价指标重要性总排序,以明确电气火灾安全管理重点和优先顺序。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登封M煤矿的电气火灾风险评价中,结果表明,基于评价模型所评价的结果与实际状况吻合良好,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寇杰  姚有利  潘思宇  张孟浩 《煤》2023,(7):7-14+23
为了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构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煤矿安全文化文献分析、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标准分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分析,筛选出23个煤矿安全文化评价指标;通过因子分析相关数据,建立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模型,包含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物质文化4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计算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进行线性组合确定权重占比;结合某煤矿对构建的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已构建的安全文化评价模型能更好地适用于煤矿企业,权重分配比较合理。该模型能够达到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煤矿顶板事故风险进行有效评价,构建顶板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顶板事故风险影响因子的权重。运用集对分析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灰色关联度确定集对分析所需的差异度系数,从而得出绝对联系度。根据取值所在的安全区间分析顶板事故的风险等级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需要整改和加强的措施。此方法解决了单一集对分析联系度不确定的问题,探索了一条新的顶板事故风险评价的途径,为煤矿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王艳伟  周文生  童珏  王亚军 《中国矿业》2012,21(10):112-116
本文将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宁东矿区煤矿可采性进行评价.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然后利用GIS对各影响指标进行提取并进行权重属性赋值.最后利用GIS的叠置分析功能对各指标层进行叠置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并得到宁东矿区可采性安全评价分区图,为宁东矿区能源基地的规划建设、资源的安全合理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到技术发展、地质条件、管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其中,透水事故是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一类事故。因此,针对煤矿透水事故进行分析以减少透水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研究透水事故发生规律,根据事故致因理论,结合现场的一些实际情况,对透水事故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鱼刺图分析法"为基础,绘制了贴近实际的煤矿透水事故鱼刺图。通过对鱼刺图中的各个因素的分析,从人、物、环境、安全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煤矿透水事故的控制和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小对井下作业的影响,维护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秩序。  相似文献   

12.
朱金子 《陕西煤炭》2012,31(4):51-53,38
通过对神新公司碱沟煤矿东三区+564B3+6综采工作面瓦斯、通风、自然发火、粉尘多重监测数据与影响因子的搜集整理,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因子权重,最终建立了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将煤矿井下复杂的问题逐层划分成简单的问题,将定性的问题进行定量评价,合理地反映碱沟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并且通过合理化分析,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决策质量,以消除和减少危险,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结合目前煤矿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建立了煤矿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首次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建立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来确定煤矿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煤矿矿山生态环境评价是促进煤炭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环节。但不同类型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过程及结果不尽相同,构建适合煤矿矿山生态环境特性的评价模型对煤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套由评价因子体系、评价方法和等级标准构成的煤矿矿山生态环境概念模型。以煤矿矿山生态环境特性为基础,建立评价因子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对因子指标量化和标准化,从而定量评价煤矿矿山生态环境;通过划分指标层中每个因子等级,构建起煤矿矿山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以伊兰县煤矿为例,阐述该模型运用过程。该模型具有适合煤矿矿山特性、规范化及定量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煤炭技术》2017,(9):330-333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指标的权重,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以中煤平朔井工矿为例,从人机环境、组织管理、人员个体3个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得出总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煤矿事故的不安全行为风险控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何桥 《中州煤炭》2023,(10):37-43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是政府重点监管与防范对象,现有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评价主要面向煤矿企业,缺乏面向政府监管的瓦斯突出事故风险评判模型。基于适时可采集的瓦斯监测数据和煤矿采掘基础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动态指标和准静态指标2方面建立了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评价模型。动态指标方面从监测点瓦斯浓度数理变化特征揭示瓦斯浓度超限风险,静态指标方面从原始煤层突出危险性和采掘因素评价各采掘工作面表征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并基于监察执法结果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依托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将本模型应用到实际监管监察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评判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为精准执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井下空气质量评估对提高井下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做好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井下空气质量影响因素众多,现有评价体系难以完整覆盖。针对此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井下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建立在线监测与评价系统。首先选取CO、CO2、NO2、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作为井下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依据《职业卫生标准》中的职业接触等级划分方法划分单个因子的危害等级,通过层次分析法赋予每个影响因子权重,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隶属矩阵合成,得到综合评价值,以此建立井下空气质量评价模型。然后采用多种传感器技术采集对应的污染物浓度,在监测分站和环网交换机之间建立通信,通过Java上位机软件实现监测、存储等功能。最终将监测到的数据带入评价模型中,得到监测点区域的单因子危害等级和综合空气质量状况。以某煤矿为例,采用该系统进行监测与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为解决煤矿井下空气污染、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杨志强 《陕西煤炭》2020,39(3):92-94,127
为了避免矿井透水事故的发生,有效建立健全井下水害防治体系,基于事故树模型,重点进行了山西省矿井透水事故分析。在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几类常见导致煤矿透水事故的因素,从人、物、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展开分析,建立了煤矿透水事故树分析模型;通过最小割集计算得出导致透水事故产生的隐患组合达到192个,并提出加强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安全培训效果等防控措施,以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姜洋 《煤矿安全》2019,(9):187-191
煤矿冲击地压评价准确性较低,主要是因为难以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权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评价指标组合赋权法,首先利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最后通过乘法归一化公式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结合为组合权重,获得合理的指标权重,有效消除了主观赋权时的人为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客观赋权时过于绝对化的问题。将组合权重引入到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对某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较安全",符合工程实际。由此表明,基于群决策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CW-FCEM耦合评价模型评价准确,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煤矿的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多且较为复杂,其中大部分因素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传统的评价模型难以对煤矿冲击地压进行合理评价。针对煤矿冲击地压难以判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冲击地压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借助层次分析法对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权重分配,通过未确知测度理论对不确定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定量化分析,构建未确知测度函数,得到评价模型的指标测度矩阵。该评价模型采用最小未确知测度距离判别法对待测对象所属等级进行最终判定。根据下沟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对其ZF303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评价,基于该风险评价模型,设置了冲击地压风险弱、中等、较强、极强4个等级的评判集合。通过计算,下沟煤矿ZF303工作面的冲击地压风险性被评判为"中等"等级,该评价模型的评判结果与下沟煤矿ZF303工作面的实际工程相符合。结果表明,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基于该评价模型可对冲击地进行预测预报,可为防冲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