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从空间管控、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三方面提出控制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优化空间开发布局、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从源头开始发挥污染源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上海市产城融合理念的日益深化,各郊区均大幅提升了城市化建设水平,城市功能显著转变。同时,厂居混杂、工业企业与居民防护距离不满足环保要求等环境矛盾突出。本文结合上海市某区典型环境矛盾类型和分布情况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引发的本质原因,探索将环保要求更好地融入城市规划和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尽可能做到环境问题"早期预防、及时管控"。  相似文献   

3.
全国多数产业园区已完成规划环评达5年,根据环保部相关规定,应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决策方法,可用于规划环评实施5年后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2013,(7):22
煤层气是优质清洁能源,我国煤层气资源量约36.81万亿m3,居世界第三位。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煤层气开发。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将煤层气列为重要的发展产业,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力推进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2次修编、调整的《福安市铁湖机电配套工业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例,分析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使规划环评结论作为园区项目环评文件审批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鲍颖群  王一竹  石庄岩 《上海节能》2023,(11):1580-1584
推进园区绿色低碳特色化发展是落实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之一。分析了上海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和能源转型需求,梳理了国家和市级层面推动园区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提出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建议。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上海已形成丰富多样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上海产业园区数量庞大,现有各类园区160余个,其中国家级园区36个、市级园区48个、各类产业基地17个、产业园区60个,公告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海关监管开发区9个、高新产业区2个,市级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39个。  相似文献   

7.
建设绿色产业园区,成为上海市在新时期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阐述了园区需求侧能源规划的基本概念,介绍了需求侧能源规划的六个步骤,着重介绍了规划目标设定中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和地均能耗弹性系数等关键性能指标的设定。并针对产业园区发展特点提出能源微网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绿色产业园区是生态文明在产业层面的集中体现。基于绿色产业园区创建的背景,梳理了当前国内外绿色产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及上海市推进绿色产业园区创建的前期工作基础,指出当前上海绿色产业园区建设存在"无法协同、无人问责、无钱支撑"的主要问题,应通过构建绿色产业园区工作机制、创建管理体系、搭建绿色平台等措施推进上海的绿色产业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9.
《广西节能》2012,(2):8-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信委、经贸委)、财政厅(局):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就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煤矿开采规划环评中存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不统一、生态破坏指标不完善、缺乏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综合利用方案不完善等问题。提出,需要在规划环评编制过程中充分重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量计算和原始数据的获得、探索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社会影响评价、加强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进行定量化环评、理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评制度是保护我国环境、避免出现环境生态污染的重要手段。在该项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做好制度的改革与优化成为了一项重点内容。在本文中,就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目前的进展以及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评始于70年代末 据了解,我国环评制度最早要从1973年开始算起,1973年在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成立了“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协作组.1977年召开的“区域环境学讨论会”,推动了大中城市和重要水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以说,早年的环评主要是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为了弄清楚特定区域或流域的环境质量现状.直到1978年,江西永平铜矿开展了我国第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确定的“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之一有了环评,意味着我国环评制度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13.
<正>煤层气(煤矿瓦斯)是优质清洁能源,全球埋深浅于2000m的煤层气资源约为240万亿m3,其中,我国的资源量约36.81万亿m3,居世界第三位。煤层气是常规天然气探明储量的2倍多,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将煤层气列为重要的发展产业,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力推进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发展循环经济,为环保产业及相关产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着管理体制、融资渠道、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环保产业稳步开展,进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光伏发电项目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体现出环境影响评价的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以东莞生态产业园区为例,研究以珠三角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等各类规划为基础,根据园区的土地用途和人口规划,在考虑技术条件和经济可行性的情况下,推算出在园区建筑物屋顶和道路进行太阳能利用的资源潜力;并给出了园区各类建筑物屋顶和道路进行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在产业领域的主要实践形式,它不仅可以明显减少工业体系对环环境的干扰,而且在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方面也大有优势.我国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石油化工行业不仅最有条件、最具潜力,而且也是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之一.石油化工园区的生态化建设,对于我国当前因石油化工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石油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的合理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石油化工园区生态化建设对环境伦理的基本目标,一是保障可持续发展,二是实现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三是维护世代间人类与环境的公平与正义.在石油化工生态园区建设中,企业必须遵循自然主义环境伦理准则和人本主义环境伦理准则,在企业与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从根本上保障石油化工生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青浦区完成了《青浦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制定。《规划》以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新青浦"总体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线,统筹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风险管控和环境质量改善,重点开展并实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科学谋划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规划》提出"十三五"全区要重点抓好以下各项工作,以推进全区生态环境:(1)注重全方位治污,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2)聚焦重点领域,解决环境矛盾和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环评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防护距离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决策的正确性。介绍了在技术评估工作中发现的环评单位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几种问题,并提出了技术复核的要求、原则以及要点,从而规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编制内容,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项目审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石化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具有极大的环境风险。分析我国石化环境风险现状和环境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规划环评、优化选址布局,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等等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