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非卤阻燃聚丙烯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得的非卤阻燃聚丙烯的微观结构,着重探讨了反应性单体的种类和用量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反应性单体与聚丙烯树脂反应产物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法制得的非卤阻燃聚丙烯均可显著提高阻燃剂与聚丙烯树脂的相容性,但不同的反应体系增容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2.
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非卤阻燃AB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Al(OH)3和Mg(OH)2为主阻燃剂,红磷为增效剂,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了无机非卤阻燃ABS;并通过正交设计法探讨了引发剂、含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A和单体B对阻燃ABS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添加法相比,原位反应法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采用此法制备的阻燃ABS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引发剂和单体A对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引发剂、单体A、单体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10%、20%时,制备的阻燃ABS母粒效果最好;与ABS按1: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的非卤阻燃ABS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4.
5.
正交设计在非卤阻燃ABS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由Al(OH)3和Mg(OH)2为主阻燃剂,红磷等为增效剂,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的阻燃ABS材料。通过方差分析,探讨了含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A、B和引发剂DCP的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阻燃ABS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DCP和含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A用量的变化对阻燃ABS各指标的影响显著,含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B的用量改变对阻燃ABS的性能无明显影响,但是这3个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且这些交互作用对阻燃ABS的综合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当引发剂DCP、含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A和B的用量分别为1 5份、10份和30份时,制备的阻燃母粒可使阻燃ABS获得最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7.
8.
9.
本文基于对不合格进口ABS树脂的微相结构的分析来探讨它冲击强度品质指标不合格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12.
无卤阻燃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阻燃剂的分类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综述了铝-镁系阻燃剂、成炭或促进成炭型阻燃剂、铂系阻燃剂和纳米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及其在硅橡胶中的应用,对阻燃硅橡胶的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阻燃PC/ABS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等温和非等温热分解方式对使用卤/锑类阻燃剂的阻燃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合金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与十溴联苯醚复配后对阻燃体系的热稳定性产生影响,而且阻燃体系的热分解速率与二者的配比有密切关系。十溴联苯醚与三氧化二锑的质量比分别为2.5/1和1/1时,PC/ABS阻燃合金的热稳定性优良,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也比较好;在250~260℃时PC/ABS阻燃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ABS的无卤含磷阻燃复配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卤阻燃已成为世界各国阻燃领域研究的前沿,就ABS的无卤磷系复配阻燃体系展开了研究。对聚磷酸蜜胺盐进行了包覆改性,用扫描电镜和热失重等方法分析了包覆前后的效果,将包覆聚磷酸蜜胺盐应用于磷系复配阻燃体系和膨胀阻燃体系,在ABS中添加25%可获得较好的阻燃效果,极限氧指数可达26 1,力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约37%。当添加量增加为35%,氧指数可达到27 0,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水合金属氢氧化物、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硅系阻燃剂和无机层状阻燃剂在聚丙烯无卤阻燃中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协同增效剂在氧氧化镁、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丙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无卤阻燃剂中的不足,因此合理利用各种阻燃剂间的协同效应、提高阻燃剂的阻燃效率、开发复合型高效阻燃剂是未来聚丙烯阻燃的研发热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