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温差电单偶热电转换效率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温差电单偶热电转换效率的测试方法,将测定输入温差电单偶的热流量分解为测定温差电单偶的输出电功率与测定从温差电单偶流出的热流量,并用温差电热流量计测定温差电单偶冷面流出的热流量。该测试方法避免了测量输入温差电元件的热流量,因此可以不考虑温差电元件侧面对流、辐射热损失防护问题。半导体温差电材料的塞贝克系数可以是金属的几倍,因此温差电热流量计的灵敏度高,热电转换效率的测量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给出了一些温差电单偶热电转换效率的测试结果。热面温度500℃,冷面温度50℃时,碲化铅/碲化铋级联温差电单偶的最大热电转换效率测试结果为8.45%。当冷面温度固定在50℃,作者测试了一对碲化铋温差电单偶热电转换效率随热面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其热电转换效率呈近似线性增长。讨论了测试误差的来源,认为测试误差主要来源于热流量计的标定误差。  相似文献   

2.
这种被称为绝缘基材表面改性的面电热元件是采用特殊工艺将多晶半导体复合生长在绝缘介质表面上制作的,目前已实现元件化、部件化、标准化、系列化生产。它有以下特点: 1.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3%以上,节电潜力大; 2.寿命长。由于改性材料渗入基材晶格中,形成无序状多晶半导体,故结合牢固,刀刮不动,王水“咬不动”,抗震、耐腐蚀、抗氧化能力强,且由于采用并联电  相似文献   

3.
李连贵 《发电设备》2005,19(1):68-68
具有世界最高发电能力的热-电变换模块已于今年开发成功,并已投入市场。它能使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而无须像传统热电站那样必须经过机械能量的转换(透平机或汽轮机、发电机)。它的发电原理是根据塞贝克现象,即在同一回路中,由不同的双金属2个连接点之间的温差可以产生电压。这种热-电半导体元件的上、  相似文献   

4.
《电源世界》2014,(10):15-15
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近期宣布,该公司的多晶硅(简称“多晶”)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转换效率达到了20%。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先进的陷光和表面钝化技术,晶澳太阳能研究团队在宣布公司多晶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9%仅9个月之后,就实现了这项无可置疑的1%转换效率增长。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产远红外幅射元件品种不多,数量少,不能满足使用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我们分析了几种国内现有元件,如间接发热元件的碳化硅板、铅莹石板、碳化硅管和充填氧化镁的金属管等,直接发热元件的带涂层铬电阻元件,带涂层铸铁栅元件等,这些元件各有一些优点,但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材料较缺,有的成本较高。为寻找高效率幅射  相似文献   

6.
PTC发热元件特性浅析中科院电子所九室功能陶瓷组作者从自身的工作体会,对目前国内几种具有代表性的PTC发热元件的阻一温特性测试及扫描电镜形貌进行了简要分析,为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启示。暖风机、干衣机用PTC发热片在我国广泛使用,已有三、四年的...  相似文献   

7.
热双金属元件在小型断路器中的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小型断路器热脱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双金属元件关键参数的设计分析方法。同时提出了类似用途热双金属元件效率系数的概念,为更高效、低成本地使用双金属元件阐述了应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分段温差电元件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很大程度地提高热电转换效率,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对碲化铅(PbTe)材料和碲化铋(Bi2Te3)材料组成的分段温差电元件进行了理论设计和计算。确定了在热面温度为773K、冷面温度为323K,元件总长度为15mm时,PbTe的最佳长度为8.8mm。测试结果表明:由设计的元件制作出的分段温差电单偶的热电转换效率达到了7.31%。  相似文献   

9.
杨善迎 《家电维修》2008,(10):50-51
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一种把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封装在同一壳体内,中间通过“电-光-电”转换来传输电信号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典型光耦输入部分是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输出部分是硅光电三极管。当发光二极管中有电流流过而发光时,照射到施加有偏压的受光器硅光电三极管上,光电三极管中就有电流产生。因此,输入的电信号可以经过光媒质传输到输出端,实现输入和输出电隔离。  相似文献   

10.
《浙江电力》2013,(11):43-43
美国几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热光电系统,有望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高到80%。传统太阳能电池的硅半导体只吸收红外光,而高能量光波,包括大部分的可见光光谱,都以热能形式被浪费掉。虽然在理论上,传统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可达34%,但由于能量浪费,尽管其工艺不断完善和进步,其转换效率依然停滞在15%~20%。为突破太阳能电池受制于转换效率的困境,美国斯坦福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和北卡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着手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热光电系统。据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介绍.既然能让太阳能电池有效发电的热辐射光谱很窄,如果能够将太阳光压缩成为让太阳能电池有效发电的单色光,从理论上来说,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就能提高到8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多晶薄膜碲化镉(CdTe)太阳电池在光代转换地面应用方面很有发展前途.目前CdTe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接近16%.高效簿膜CdTe太阳电池是以硫化镉(CdS)作匹配的异质结太阳电池.符合器件要求的CdS薄膜有多种淀积技术,而从水溶液中生成的方法是最经济的.符合器件要求的CdTe薄膜有多种廉价淀积方法,包括近距离升华、元素联合蒸汽淀积、电沉积、丝网印刷和喷镀等.本文讨论CdS和CdTe薄膜的制备与性能,以及CdS/CdTe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光传感器     
光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如果采用光传感器去测量其他非电物理量时,应首先设法把该非电量变成光信号。 1.几种常用的光电元件 光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光电元件”。光电元件的原理是物质(材料)的光电效应。通常把光电效应分为如下三种状态:1)在光的照射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称外光电效应,具有这种效应的光电元件如光电管等;2)在光的照射下,使物体本身  相似文献   

13.
王小伍  华贲 《热力发电》2005,34(3):19-21,24
在太阳能光-热-电转换利用的“三环节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太阳能光-热-电转换利用进行了yong经济学分析,并与常规火力发电的yong经济学作了对比,提出了化石能源的稀缺yong价值和环境成本的观点。探讨了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参数对太阳能光-热-电转换利用系统中单位输出yong价Cu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旧式PTC发热元件如图1所示,在电极2和3之间施加电压的瞬间,冲击电流增大。这种PTC发热元件在特定的电压下,会发生“电流振动”现象,如图2。电压波动时,PTC发热元件可能处于使“电流振动”的电压范围内。如蜂窝状PTC发热元件,在冲击电流大,电流不稳定的电压范围内,异常电流会影响保险丝和断路器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5.
陈梅 《电源技术》2012,36(7):928-929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简称产综研)2012年3月中旬报道了新开发出用氧化物半导体光电极能将水分解制氢的"叠层光电极",如图1所示.图1显示了使用此次开发的氧化物半导体电极将太阳能转变为氢能的转换反应状态.表明碳酸盐电解液中重复使用这种光电极,可进行将太阳能变为氢能的转换反应,太阳能转换效率约为以往氧化物光电极的2倍,达到1.35%(对于射入太阳能所转换利用能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电器稳定发热的新的数学模型,把求解电器热系统的温升分布,分解为求典型热件组合网络的端部温升和求各单个热件内部温升分布这两类较简单的问题,并把热工问题等值为电网络问题。从而为解决电器热系统的结构复杂、场路混合和内外联系的困难提出了一个新途径,为进一步用计算机分析和设计电器热结构提供了有效和简单的数学模型。 文中还提出了热网络参数实测方法的建议,可用于实测和系统研究电器中各种热件的等值热网络参数。 本热计算方法还可用于指导电器的热设计和热试验。  相似文献   

17.
《电源世界》2006,(4):63-63,62
半导体光电器件是把光和电这两种物理量联系起来,使光和电互相转化的新型半导体器件。光电器件主要包括利用半导体光敏特性工作的光电导器件,以及利用半导体光伏打效应工作的光电池和半导体发光器件等。  相似文献   

18.
刘任庆 《电气开关》2008,46(6):57-59
晶体交流调功器是“半导体交流功率控制器”的一种,它以晶闸管(可控硅SCR或双向可控硅TRIAC)为开关元件,是一种可以快速、精确地控制开关时间的无触点开关,是自动控制温度系统的高精度及功率终端控制设备。它用于以镍铬或铁镍铝等电阻材料为发热元件的电加热器的温度自动控制,它与PID温度调节仪或计算机、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组成闭环温控系统,温度精度可这±0.5%~1%  相似文献   

19.
光热电站利用新型太阳能发电装置实现光—热—电之间的能量转化,可以输出比较稳定的电功率,为解决太阳能发电的消纳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提出在热电联供型微网中引入光热电站以辅助系统运行,并结合风电站、电储能装置、电加热器等能量转换设备构建一种新的微网架构。之后,以零售电价和零售热价为信号引导微网内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并基于价格弹性矩阵建立了电负荷和热负荷的需求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风电和光电出力的不确定性,以最大化微网运行效益为目标建立了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最终形成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用高效的商业求解器CPLEX求解。最后,以某微网系统在冬季和夏季的典型日为例对所提模型和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力》2008,41(1):27-27
美国科学家关于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原来的太阳能电池1个入射光子至多只能产生1个电子,限制了转换效率;而若将太阳能电池的元件尺寸缩小到纳米级,1个入射光子就可以产生2个甚至更多的电子,使转换效率翻番。传统的硅半导体中很少发生多微子现象,而当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尺寸小到只有几千个原子时,其物理性质会变得非常奇妙,直径为4~8nm的硒化铅晶体中,1个光子可以产生7个激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