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聚糖在红葡萄酒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春  黄亚东 《酿酒科技》2005,(9):76-77,79
壳聚糖是一种无毒、安全的天然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具有生物降解性、吸附性和吸湿性等作用;可絮凝红葡萄酒中的胶体微粒、螯合金属离子、吸附有机酸类物质,提高酒的澄清度、稳定性,改善酒的口感;且对酒的色度、主要成分影响不大,用量少,作用时间短,稳定期长:是一种理想的葡萄酒澄清剂。最佳用量0.04%,作用温度30℃以内,作用时间2.5h以上。(孙悟)  相似文献   

2.
三 SO_2对葡萄酒生产的主要作用(一)抗氧作用(1)SO_2可以预防葡萄酒氧化,尤其是能阻止腐烂葡萄所含的大量氧化酶对于单宁和色素的氧化作用。葡萄酒与空气接触时,空气中的氧溶于酒中,与葡萄酒中可氧化的成分(如酚类化合物、色素等)发生氧化反应,这种反应比较缓慢,但是有催化剂(如 Fe~(+++)或多酚氧化酶等)存在时,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其结果导致酒质变坏,白葡萄酒色泽加深,果香消失。红葡萄酒往往产生色素沉淀。  相似文献   

3.
陈继峰 《酿酒科技》2008,(5):95-100
颜色对于红葡萄酒的感官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红葡萄酒中的呈色物质主要是花色苷,花色苷类物质的浓度与组成决定葡萄酒颜色的深度与稳定性.红葡萄酒的颜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酿造红葡萄酒的原料质量、栽培措施、发酵条件、稳定工艺、酵母菌、添加物(有机酸、色素酶、单宁等)及陈酿与贮存等.从多方面对有关红葡萄酒颜色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红葡萄酒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1.前言葡萄酒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后,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澄清稳定和感官质量,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但是,巾于受外界或内部条件的作用影响,葡萄酒中存在的蛋白质能时常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浑浊,产生沉淀。这种病害的产生将对葡萄酒的品质以及企业的经营销售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葡萄酒的蛋白质病害并积极加以防治。2.蛋白质病害的产生:红葡萄酒巾于带皮流发酵,所以存在若较多的丹宁物质,从而使其中的蛋白质得以在陈酿的过程中和丹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2但是对于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来说,巾于未带皮…  相似文献   

5.
果香型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红葡萄酒是葡萄酒生产中的主要品种.红葡萄酒具有鲜艳的色泽、优美的酒香和果香,酒体细腻,口味醇厚.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比白葡萄酒更复杂,其单宁、固形物的含量高于白葡萄酒,因而其具有更丰富的营养价值,比白葡萄酒更受人们的垂青.世界上主要生产葡萄酒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都特别厚爱红葡萄酒.  相似文献   

6.
郝新峰 《酿酒科技》2003,(1):71-71,70
酒石酸氢钾(KHT)是影响葡萄酒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溶解度决定于温度、酒度、pH值。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时酒石酸盐就不会析出,产生沉积物。白葡萄酒的TSAT<9℃;红葡萄酒的TSAT<16℃;桃红葡萄酒的TSAT<11℃。(孙悟)  相似文献   

7.
葡萄酒稳定性影响到葡萄酒陈酿期间颜色、口感和香气的平衡。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酶的相互作用引起了糖、酸、单宁、色素类物质、蛋白质、胶体和香气物质等相互渗透、结合、分解、转化,导致了葡萄酒不稳定。葡萄酒发酵结束后经过漫长的陈酿期才得以稳定。本文从微生物代谢、生化反应对发酵和陈酿期间生化和理化指标的变化对红葡萄酒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通过从红葡萄酒的动态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来分析红葡萄酒不稳定的生化原因,揭示其不稳定性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葡萄酒的灌装是葡萄酒生产中最后一道工序。葡萄酒在发酵结束并分离后,静止陈酿一段时间,这时酒的外观由混浊逐渐变为澄清并产生大量沉淀,通过倒罐可有效地将沉淀去除。为了提高酒在装瓶后商品期内的稳定性以及酒本身的口感、品质,酿酒师根据酒的品种特点还要进行净化...  相似文献   

9.
酵母甘露糖蛋白对葡萄酒酒石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葡萄酒中加入一定量的甘露糖蛋白后,对葡萄酒酒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证明,甘露糖蛋白对白葡萄酒的酒石稳定具有很好的作用,但对红葡萄酒酒石稳定性无效。发现甘露糖蛋白可以增加葡萄酒的电导率,用极点电导率测试仪检测酒石稳定性,白葡萄酒的电导率下降值减小。甘露糖蛋白加入量过多,会增加非结晶性沉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别红葡萄酒中是否添加合成人工色素以及天然色素(以葡萄皮红色素为例)。方法:对葡萄酒样品、人工色素模拟酒和天然色素模拟酒样品在碱性测试试纸上显示的颜色进行表征并对比。结果:当测试试纸显示的颜色为红色时,该红葡萄酒样品中含有人工色素;当测试试纸显示的颜色为蓝色,并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5min后不变色,则该红葡萄酒样品中添加天然色素,在5min内若由蓝色变为黄色,则说明该红葡萄酒样品中未添加天然色素,为全葡萄汁酿制而成。结论:该法简易快速,适合初步定性鉴别红葡萄酒中是否掺杂色素使用。  相似文献   

11.
橡木桶是贮存红葡萄酒的容器,在贮酒过程中葡萄酒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可提高红葡萄酒的品质。世界上橡木的种类大约为250种,应用最多的是欧洲橡木和美洲橡木。酿制橡木香气浓郁的葡萄酒,宜选用美国的白栎;酿造橡木香、果香、酒香协调幽雅的葡萄酒,则选用欧洲橡木或中国橡木。桶贮管理包括酒的管理、环境管理和橡木桶的管理。(孙悟)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桃红葡萄酒品质及颜色稳定性,该研究以西拉酿酒葡萄为原料,采用低温浸渍工艺与分汁法酿造桃红葡萄酒,探究浸渍时间、发酵温度对西拉甜型桃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对葡萄酒理化指标、酚类物质、色泽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相关性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延长浸渍时间能有效提高酚类物质含量,而长时间的浸渍会加深葡萄酒颜色,浸渍16 h后酒体颜色较为理想,呈玫瑰红色,色泽鲜艳稳定。较高的发酵温度会影响花色苷类物质的稳定性从而导致酒体颜色的改变,12 ℃发酵条件下酒体颜色较为稳定但会相对延长发酵周期。综上,相对于对照组(CK),12 ℃浸渍16 h,于16 ℃发酵的条件可以满足桃红葡萄酒对酚类物质含量及颜色的需求,可应用于优质桃红葡萄酒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葡萄酒按颜色可分为白、桃红和红葡萄酒。而新红葡萄酒的颜色多呈紫红、鲜红、宝石红。伴随着葡萄酒的成熟,单宁与游离花色苷等结合,使酒体渐显黄色调,致使陈年红葡萄酒多为瓦红、砖红、棕红等颜色。近年来随着葡萄酒在中国的兴起,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纷纷引起国外酿酒设备,采用先进的酿造工艺,使葡萄酒的质量较以前有了极大幅度的提高。但国内葡萄酒多存在一种现象,就是红葡萄酒颜色偏浅,尤其是与进口葡萄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种类酵母发酵的红葡萄酒,其颜色会有一定差异.本文测定了4种商业酵母对红葡萄酒中5个与葡萄酒外观品质相关的颜色指标(色度、色调、葡萄酒总颜色、色素总颜色、聚合色素颜色)的影响,初步研究了酵母对葡萄酒外观品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酵母对葡萄酒中的色素有吸附作用,添加酵母降低了葡萄酒颜色指标,不同酵母对葡萄酒外观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装瓶前对葡萄酒蛋白进行稳定性处理和检测是葡萄酒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研究以赤霞珠桃红葡萄酒原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皂土活化温度(20℃,40℃,50℃,60℃)对葡萄酒蛋白的稳定性影响及不同活化温度条件对皂土处理后酒样的蛋白稳定性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60℃活化皂土可明显提高蛋白的稳定性处理效率,90℃、1 h的加热检测方法在确保检测精确度的条件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不同酵母及果胶酶对红葡萄酒综合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酵母和果胶酶对红葡萄酒综合理化指标影响的研究,筛选出适合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酒精发酵的酵母和果胶酶种类。结果表明:在试的BM45、L2323和RC212三种酵母中,RC212表现了更好的发酵能力和稳定的发酵特性,并增强了葡萄酒颜色稳定性和酚类物质的浸提,是适合本产区葡萄酒发酵的菌种之一;在试的天津利华PP-1、维诺红G、超力酶三种果胶酶中,超力酶提高了葡萄酒的酒精度、聚合色素、总酚含量,降低了挥发酸,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葡萄酒品质,是本产区较适合葡萄酒发酵的果胶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葡萄酒冷处理是现代葡萄酒生产极其重要的工艺条件,它对加速葡萄酒陈酿和提高葡萄酒稳定性有显著作用。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瓶装葡萄酒,特别是酒龄不长的瓶装酒,几乎都要经过这一处理。葡萄酒冷处理使酒发生的变化第一,使过多的酒石酸盐类沉淀析出。葡萄汁发酵结束后,由于生成的酒精的影响和酒温的降低,出现了酒石的自然析出。果汁发酵愈慢,拖的时间愈长,发酵后温度愈接近发酵时温度,酒石析出愈少,速度愈慢。  相似文献   

18.
葡萄酒按颜色可划分为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红葡萄酒颜色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红色,主要有宝石红、鲜红、深红、暗红、紫红、黄红、棕红、瓦红、砖红等。新红葡萄酒的颜色多呈紫红、鲜红、宝石红,伴随着葡萄酒的成熟,单宁与游离花色等结合,使酒体渐显黄色调,所以陈年红葡萄酒多为瓦红、砖红、棕红等颜色。近年来随着葡萄酒在中国的兴起,中国葡萄酒生产企业纷纷引进国外先进酿酒设备,采用先进的酿造工艺,所生产出葡萄酒的质量较以前有了极大幅度的提高,但国内葡萄酒多存在一种现象,就是红葡萄酒颜色偏浅,尤其是与进口红葡…  相似文献   

19.
干红葡萄酒色泽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红葡萄酒的酿造是以红葡萄为原料,酿造过程中采用果浆浸提技术,尽可能多的将果皮中所含的色素类物质浸提出来,并采取各种措施使色素类物质稳定。本文仅就红葡萄酒色泽的形成进行探讨。1 红葡萄酒中的色素类物质葡萄酒的色泽主要由来自于葡萄各部分及橡木桶中的色素物质构成。葡萄酒中的色素物质是一种酚类化合物。酚类物质是影响红葡萄酒品质的主要因素,它不仅赋予葡萄酒颜色,而且使葡萄酒具有复杂的口感和味感特性。葡萄中酚类物质很多,而且易于变化,其中主要有酚酸、类黄酮和单宁多聚体。酚酸中有两类主要的物质,即羟基肉桂酸和羟基苯…  相似文献   

20.
栾艳宁 《酿酒》2012,39(2):83-84
色泽是影响葡萄酒感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酿出色泽深红葡萄酒是葡萄酒酿造技术关注的焦点。红葡萄酒呈色物质主要是葡萄浆果中的花色苷,花色苷类物质的浓度及组成决定红葡萄酒色泽的深度及稳定性。红葡萄酒的色泽深浅受多方面的影响,如酿造葡萄酒用的原料品种及成熟度、酵母菌、发酵工艺及设备、倒灌、皮渣分离等,从多方面对影响红葡萄酒色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