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Android文件共享的安全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识别的文件共享应用设计方案,并实现了该方案.该应用分为服务器端和移动终端两部分.服务器端为移动终端提供注册、识别、路由服务.测试表明,该应用能够提供基于用户识别的安全保护,阻止未在服务器端注册的用户使用该应用进行文件共享,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线网络中压缩编码及无线丢包等因素对移动终端视频的降质影响,在分析视频相邻帧差信号空-时感知统计特性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视频自然统计特性的无参考移动终端视频质量评价(NMVQA)算法。进行视频帧差空-时自然统计规律分析,确定移动终端视频失真类型对视频相邻帧差系数统计特性的影响;计算水平、垂直、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方向的帧差相邻系数乘积分布参数的时域统计特性;以多尺度帧差相邻系数的时域统计特性相关程度来衡量移动终端视频失真程度。在LIVE移动视频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的结果与主观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准确反映人类对视频失真程度的视觉感知效果,可为实时在线调节信源码率和无线信道参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复杂场景下视频图像传输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3G的复杂场景下视频图像传输系统,系统包括系统终端和服务器端。系统终端和服务器端通过3G网络实现图像传输。本文提出的系统在复杂场景下工作稳定,对于图像传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一种双模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移动终端硬件设计.终端选用BF561双核处理器作为CPU,采用最新、高压缩率视频压缩编码H.264和MPEG-4对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基于WLAN和TDS-CDMA两种网络进行无线视频传输.重点讨论了系统方案设计,并对移动终端的各个组成模块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5.
刘佳 《电视技术》2021,45(5):41-42,49
针对高清视频编码的高码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脸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检测和运动区域检测的滤波预处理算法,在保持视频清晰度的同时,极大地降低视频码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实现了视频码率下降15%~25%的效果;和相同码率的视频相比,经过该算法预处理的视频清晰度有明显提高.该预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上对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系统种类也就越来越多,其中对于移动平台的终端维护系统种类也就会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目前最为主流的就是IOS、Android、WindowsPhone、BlackBerry OS等操作语言.传统意义上的关于移动平台的开发主要是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这两部分,客户端就是客户在移动平台上可以应用的系统,而服务器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终端,而传统的终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终端进行维护.本文通过一种面向移动平台的终端维护服务平台系统来自动地为应用开发提供适用于移动平台的终端维护系统,并希望可以通过该系统来提升对移动平台的终端维护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视点立体视频压缩编码,提出了一种基于立 体视觉显著性的比 特分配方法。研究综合利用多视点立体视频数据中场景的运动、深度以及深度边缘信息提取 人眼感兴趣区 域(ROI)的方法;然后根据ROI的划分结果优化区域比特分配。实验结果表 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有效提 高ROI区域的编码性能,同时整体视频的率失真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帧内预测编码算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的高性能视频编码帧内预测优化算法。首先,根据图像显著性划分当前帧的感兴趣区域(ROI)和非感兴趣区域(NROI);然后,对ROI基于空域相关性采用提出的快速编码单元(CU)划分算法决定当前编码单元的最终划分深度,跳过不必要的CU划分过程;最后,基于ROI采用提出的预测单元(PU)模式快速选择算法计算当前PU的能量和方向,根据能量和方向确定当前PU的预测模式,减少率失真代价的相关计算,达到降低编码复杂度和节省编码时间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峰值信噪比(PSNR)损失仅为0.0390 dB的情况下,所提算法可以平均降低47.37%的编码时间。  相似文献   

9.
移动终端多媒体业务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终端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移动终端构成Ad hoc网络时有效地进行视频传输是无线网络研究的热点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状况的跨层优化方案,其基本思想是结合应用层视频编码的特点和接入层的网络负载和资源的情况联合进行优化.在特定的资源下通过概率接入的方法对重要性更高的数据包进行更优先的接入.仿真结果显示,在网络处于高负载、多跳传输等场景下,提出的方案视频传输质量PSNR值提升3 dB以上.相对于传统调度算法,系统时延也可以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移动终端处理能力低、内存小等影响系统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三阶段视频字符实时识别方法:视频采集及图像预处理、字符区域定位和字符识别。对于字符区域定位,提出了基于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ing)运动检测的相似帧过滤算法,并通过数学形态学与连通区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字符定位;对于字符识别,提出了基于误差阈值筛选的多模板字符识别算法,保证较高识别率。算法均采用NDK开发框架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每个阶段都提高了处理效率,达到了对视频字符实时识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Video transcoding is a key technology to support video communications ove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lthough quite a bit of research effort has been made in video transcoding due to its wide applications, most video transcoding techniques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are optimized based on the simple mean squared error (MSE) metric which does not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In this paper, foveation, a property of the HVS, is exploited in video transcoding. The proposed foveation embedded DCT domain video transcoding can reduce the bit rate without compromising visual quality or achieve better subjective quality for a given bit rate by shaping the compression distortion according to the foveated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 of the HVS. In addition, fast algorithms for video foveation filtering and DCT domain inverse motion compensation are developed,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video transcoding.  相似文献   

12.
视频转码技术回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各种视频压缩标准的制定及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信息的应用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为了适应用户终端的多样性及网络自身的传输特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视频转码成为视频编码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视频转码的应用、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三个方面,回顾近几年来在视频转码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 video broadcasting system between a home‐server‐type device and a mobile device is proposed. The home‐server‐type device can automatically extract semantic information from video contents, such as news, a soccer match, and a baseball game. The indexing results are utilized to convert the original video contents to a digested or arranged format. From the mobile device, a user can make recording requests to the home‐server‐type devices and can then watch and navigate recorded video contents in a digested form. The novelty of this study is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posed system by combining the actual IT environment that is available with indexing algorith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s demonstrated along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automatic video indexing algorithm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system is compared with existing state‐of‐the‐art personal video recording products.  相似文献   

14.
任克强 《电视技术》2014,38(5):156-159
论述了一种基于ARM11和Linux平台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方案。介绍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重点论述了视频Web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包括服务器的硬件结构、Linux的移植以及MJPG-streamer的移植。该系统采用B/S模式,以高性能的S3C6410处理器作为视频Web服务器;视频监控终端可以是手机和平板PC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PC等固定终端,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进行实时视频监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获取的实时视频图像清晰流畅,无失真和抖动现象,取得了较好的实时视频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兴  宋建新 《电视技术》2012,36(1):26-29
视频转码是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对已经压缩过的码流进行解析,然后经过处理转换成满足解码终端要求的目标格式码流。为了提高视频转码的效率并降低视频转码的计算复杂度,根据视频转码的要求和图形处理器的并行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来加速视频转码的算法。该算法将视频转码过程中耗时最多、最复杂的运动估计和模式选择过程转移到GPU上并行执行。在开发GPU通用计算能力的时候,采用NVIDIA公司的CUDA(统一计算设备架构)计算平台。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视频转码的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视频加密传输设备,利用HDMI或USB接口接收外部摄像机或DV机视频数据流,对视频流数据进行编码,再经过加密处理后,通过4G移动网络将加密压缩的视频流数据传送至服务端.当服务器远端有设备连接时,能接收并播放视频数据.该传输设备软件实现了视频采集编码、4G移动网络、数据加密、TCP/IP协议传输数据等模块,与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通信迈入3G时代,在众多的3G增值业务中,移动视频业务无疑将会成为3G业务的核心应用,以视频编码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是支撑移动业务运营的基础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面向3G环境下的移动视频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技术问题;然后从可分级编码、视频转码、多描述编码、基于视觉特性的编码几个方面论述了针对移动视频的编码技术;最后对面向3G环境下的移动视频编码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视频流转码大致可以分为空域(像素域)转码和压缩域(DCT域)转码两种方法。针对目前最流行的MPEG-2和MPEG-4两个压缩编码标准,采用级联空域转码方案,并且基于TMS320C6416 DSP芯片,探讨了MPEG-2/MPEG-4视频流转码的硬件实现方法。在设计中,通过PCI消息机制,解决了DSP与PC机的数据传输“瓶颈”问题,同时合理分配存储器,并采取各种优化技术,近实时地实现了MPEG视频流转码。  相似文献   

19.
网络电视所需的新闻来源越来越广泛,通过研究Android平台的结构体系,设计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视频新闻报料系统.由手机等移动终端拍摄身边的新闻事件,利用客户端软件经过简单编目处理后,将视频与元数据通过3G或WiFi无线网络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端在接收与读取的过程中实现自动截取关键帧和自动导入基于XML格式的元数据,并在后台实现二次详细编目处理,经过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对外发布.该系统在学校实验网络电视平台上得到了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程相昱  刘昱  段继忠  汪少初 《电视技术》2012,36(1):23-25,51
随着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逐步进入实际应用,在H.264/AVC转换编码过程中加入图标、字幕等应用具有广泛的需求。针对此需求,提供了一种快速的图标插入转换编码方案,采用无再损编码技术,高效地重用了输入码流中编码参数,提高转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高效、优质地实现了在标清H.264码流中的图标插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