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休谟对德性的宽泛定义开始就引起时人的异议,他在德性的标准、德性的生成、德性的对象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标志着传统德性观开始向现代德性观过渡.休谟的德性具体体现为各种各样的德目,表明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他的德性思想中也蕴涵着功利主义和情感主义的端倪.  相似文献   

2.
逻辑学研究者谈论"休谟问题"时,一般忽略因果问题而只谈归纳问题。探讨"休谟问题"内涵的转变。休谟本人未提及归纳问题,当他把因果推理只归结为恒常会合时,他对因果推理的质疑就被看作了对归纳推理的质疑。  相似文献   

3.
对友爱的认识,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把友爱看作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他区分了友爱和爱,把友爱划分为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德性的友爱三种不同的类型,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他的友爱观对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友爱的认识,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把友爱看作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他区分了友爱和爱,把友爱划分为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德性的友爱三种不同的类型,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他的友爱观对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自"休谟问题"提出以来,众多哲学大师各抒己见,各执一端,但终不能圆满解决.而实际上,怀疑主义大师休谟以不可知论的方式提出了一个连他自己也不能解答的"伪命题",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才终结了"休谟问题"这一"超级难题".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中国传统诚信观中的"诚信"与"诚信道德"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传统诚信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视和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重视诚对信的根本制约关系、重视和要求对善的不懈追求.它有利于现代社会伦理德性的体现,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的实践和道德人格因素的形成.诚实信用准则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和当代价值,是构建新型的社会公德价值体系的重要柱石,诚信道德在中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期,道德的构建应该立足于现实的中国道德国情。借鉴西方伦理思想中规则与德性的关系,对社会主义道德构建的层次性加以把握,并着力彰显德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中,工程师的德性培养是一个重要主题。从儒家修身传统的角度加以理解,则是对其进行丰富和拓展的一种可能方式,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修身所提供的启示。为探讨这一命题的古代源起和现代可能,追溯中国工程师德性之路的历史脉络,分析其与儒家修身传统的关系,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修身传统为工程师的德性培养提供借鉴的可能性,将修身解释为一个调整、完善自身性情和习惯的身心修炼过程,来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它,提出以德行规范的方式制定工程伦理章程,从而为工程师的德性培养提供外在的指导。由此认为,将工程师的德性培养与儒家修身传统相结合,有其历史渊源和现代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工程职业伦理。  相似文献   

9.
在伦理学名篇《关于道德情感》中,休谟借“忘恩负义”来分析理性与之道德的意义。理性的道德判断中到底如何之形式作用?作用的过程又是如何展开的?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如规则、人道、趣味等等,特别是与理性似乎相对的情感,从这些概念的意义论述中,我们可以获得些什么?……希望在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休谟道德判断中理性的含义也能够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0.
马一浮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精通理学、佛学、诗学,其卓著的学术成就与其学术观密切相关。剖析马一浮的学术观,以期能对当今学术观的发展提供一些价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