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段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构造段已发现了KL2、KS2、KS1等多个含油气构造,由于该段位于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复杂,构造模型争论较大。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表露头、钻井资料,对克深构造段三维地震资料进行T—Q全层位解释,重新建立了该构造段构造解释模型并对该段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克深构造段具有垂向分层、南北分带的变形特征,垂向上可分为盐上构造层、盐岩层、盐下构造层与基底构造层4层结构。该区域主要发育逆冲断层及相关褶皱、盐收缩构造及走滑构造3种构造样式,其中盐下构造层构造样式自北向南逐渐由高角度基底卷入构造样式转变为盖层滑脱构造样式。克深构造段现今构造主要形成于新生代中晚期,经历了二叠纪晚期—三叠纪前陆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坳陷盆地、古近纪—中新世弱收缩挠曲盆地及上新世—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4个演化阶段。勘探实践表明,该区带具有好盖层、厚储层、大构造、强冲注、晚成藏等有利条件,是库车山前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3.
4.
时间构造(t0)图偏移对二维偏移数据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t0图偏移新的应用中,使用了二维时间偏移剖面的解释数据,在作完二维测线的地震偏移处理后,在垂直于测线方向上t0图偏移完成了成地下界面的全二维表示。除修改二维偏移数据的时间和位置外,这种方法还校正了二维偏移资料的振幅,这些振幅原来因正交于测线方向的反射面的曲率造成聚焦或散焦而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5.
6.
波动方程串级深度偏移处理技术是解决高陡背斜构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通过对宝浪油田宝北区块地震资料的处理,能够较好地确定构造高点位置,反映背斜陡翼的地层产状,Ⅰ、Ⅱ级断层展布比较清楚,与实钻井资料对比深度误差较小。为开发井网调整剖署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反演技术将地震数据分解为稀疏的局部平面波,彼此间互不干扰,且受到有效压制的随机噪声不参与偏移。据此使用束聚焦偏移技术可面向特定地质构造实现聚焦成像,适用于解决山前带低信噪比资料成像的技术难题。文中探讨了基于反演的束聚焦偏移技术的算法原理和实现思路,阐述了其特点和优势。H区实际资料的试算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可望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深度偏移数据的解释因叠前与叠后深度处理方法的改进而日益普遍。众所周知,就复杂地质构造而言,深度处理法所获图像要比常规的时间处理法好,但它受深度偏移所用速度模型的精度所制约。本文简要介绍了在一个不精确的速度模型中,叠前深度偏移图像出现的一个构造假象。 相似文献
9.
VSP-CDP成像是常用的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方法,因其成像不能使绕射波很好收敛,降低了资料的横向分辨率。为此,我们提出了对反射波进行两步成像的策略——POSTMAP偏移成像。其先利用改进的VSP-CDP成像方法得到CDP道集,再将VSP-CDP成像后的数据作为输入并提取偏移算子进行偏移。合成记录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能使绕射波很好收敛,可提高井间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层火山岩构造时间偏移成像精度较低和构造形态畸变等问题,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应用于徐家围子、兴城北等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工作中,完成了技术储备工作。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在深度域解释、速度分析模型的建立、时-深转换以有深度域成像和模型的验证中提高成像质量,能够将地质学家的区域地质概念与地震成像、速度建模相结合,彻底查清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所遇的断层阴影、火山岩、礁石、气柱以及横向速度的微变化等,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地下构造形态。作为地震资料精细处理的新方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为准确布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地震数据处理中,叠加是改善资料质量最重要的一步。在叠加过程中,时差校正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算子。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叠加剖面,精确的时差校正公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多聚焦技术利用波场综合的聚焦参数的更新代替了传统的速度更新,从而实现了多聚焦叠加并生成拟自激自收剖面。多聚焦时差校正公式在独立于地质构造模型和采集系统的情况下推导出来,其核心是选择合适的最优化方法。近年来,灵活多面体搜索技术(FPS)被应用到多聚焦参数最优化中,虽然是比较稳健的搜索方法,但将其应用到多聚焦技术最优化问题中去,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基于此,文章将多聚焦参数对转换到多面体空间并线性化使之适应数值计算,并提出了初始值的获取方法以及算法终止的判别标准。实测数据的叠加结果表明:FPS很好地实现了多聚焦参数的最优化,较好地实现了共中心点(CMP)的“同相叠加”。 相似文献
12.
西湖凹陷苏堤构造带含油气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堤构造带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南部 ,为早期拉张、晚期挤压形成的复合断背斜构造带。西湖凹陷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碎屑岩系 ,可划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中新统 3套成油气岩系。构造带内已钻井 6口 ,钻遇地层为前始新统 ,始新统平湖组 ,渐新统花港组 ,中新统龙井组、玉泉组、柳浪组 ,上新统三潭组和第四系东海群。烃源岩为泥岩和煤 ,泥岩厚度大 ,有机质丰度中等—较高 ,有机质主要为 型干酪根 ;煤的生烃潜量平均值为 319(mg/g)。油气的储集、封盖条件良好。烃源岩生烃高峰期、烃类主要运移期与构造形成期相匹配。已有钻井在残雪、断桥、天外天、春晓等构造获商业性油气流。 相似文献
13.
断裂作用对北大港构造带潜山油气藏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北大港构造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印支早中燕山期逆冲断裂体系和晚燕山喜山期伸展断裂体系,对该构造带下古生界古潜山油气藏的缝洞性储层发育、油气潜力以及封闭条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与冲断作用及其相关褶皱作用形成的裂缝促进岩溶作用的进行,导致缝洞性储集层的形成;古潜山油气藏的油气源、油气成熟度和油气充注与新生代伸展断层作用有关;潜山圈闭的封闭条件是由基底卷入正断层的侧向封闭、盖层正断层发育特点及其对盖层的破坏程度确定的。 相似文献
14.
乌尔逊断陷构造带的形成与油气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吉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0,(1)
乌尔逊断陷是海拉尔盆地中一个具有工业油流的探区。通过对其构造发育特征分析,认为断裂控制了断陷发育,断层控制了构造带的分布,由此划分出七个构造带(西部断阶带、中部断凹带、吞-巴隆起带、东部斜坡带、苏仁诺尔断隆带、黄旗庙断凹带、西北部断鼻构造带)。指出苏仁诺尔断隆带、吞-巴隆起带是在古隆起基础上受重力作用拱张产生断层,件随形成断背斜带或滑陷背斜带。而构造带又紧邻生油区,并有较好的砂岩储集条件,是今后重点勘探的两个油气富集带。 相似文献
15.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深部碎屑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深部碎屑岩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深部地层成岩程度较深,已进入晚成岩 A1-A2亚期,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储层总的演化趋势是物性变差.在 3 450~3 550m段普遍因长石和早、中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解而形成一个次生孔隙发育带,有机酸脱羧而产生的流体溶解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机制.次生孔隙以粒内溶孔-粒间溶孔组合为主,孔隙结构以小孔低渗细喉型为主,部分为中孔低渗细喉型和特低孔特低渗微细喉型.碳酸盐含量、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平面上廊坊-韩村-北旺一带孔隙度最高,属三角洲相沉积,是河西务构造带深部储层的主要发育区. 相似文献
16.
大池干井构造带嘉二~2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嘉二2储层已成为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通过对储层沉积特征、物性、受控因素等的综合研究,发现嘉二2储层以晶间孔、溶孔为主,储层为裂缝―孔隙型。嘉二2储层可划分为4类,该区以 类储层为主, 、 类储层在地层剖面上呈局部分布,形成1~2个高孔层段。储集物性主要受沉积相带及溶蚀和白云岩化作用的控制。通过储层横向预测,发现麦南构造和陡翼断层下盘的磨盘―老湾潜伏构造储层较发育,是大池干井构造带下一步勘探及井位部署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7.
塔中Ⅰ号构造带奥陶系天然气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中地区的天然气主要聚集于I号构造带附近。研究了塔中Ⅰ号构造带奥陶系天然气的特征,指出该带奥陶系天然气以烃类气为主,干燥系数较高,为0.78~0.99,甲、乙烷碳同位素值分别为-54.4‰~-37.7‰和-42.1‰~-30.8‰,主要是热解成因气;该带西端奥陶系埋深大,构造稳定,天然气保存条件好,因此塔中45井、塔中451井天然气仍存在一定量的生物气。结合塔中下古生界的热演化史和油源对比分析认为,塔中Ⅰ号构造带东段主要聚集了高-过成熟的寒武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其主要来自不同热演化阶段干酪根的裂解,原油裂解气的贡献很小,而塔中Ⅰ号构造西端主要聚集了成熟早期的中-上奥陶统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 相似文献
18.
歧南断阶带油气聚集因素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歧南断阶带紧邻歧口凹陷,油气源充足;明化镇组下段-馆陶组上段和沙河街组一段—二段两套储盖组合配置良好.圈闭和运移条件成为控制油气聚集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构造圈闭聚集油气的能力不同.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制约着上第三系油气运移方向和富集位置.上第三系油气藏主要沿海1、海4继承性大断层分布. 相似文献
19.
板桥断裂构造带油气成藏组合特征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板桥断裂构造带位于板桥凹陷的东侧,受板桥凹陷和大张坨断层控制。该带富集的天然气除来源于自身烃源岩外,主要来源于板桥凹陷。板桥凹陷气源丰富(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具有较完整的烃源岩演化序列)、圈闭形成时间早(为天然气早日成藏提供了场所)、油气充注时间晚(前后有4个油气充注期)、盖层封盖能力强(最好的烃源岩同时又是区域盖层)。将板桥凹陷油气藏分为3套成藏组合:①沙一段中部自生自储型咸藏组合;②沙三段生气、沙二段和沙一段下部储气的下生上储型成藏组合;③沙三段自生自储型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20.
川东地区于1976年开始地震勘探,集“大山区、石灰岩、陡构造”等三大难关于一体的川东高陡构造带地震勘探,经历了25年的攻关试验,综合研究和生产实践,才取得突破性进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高陡构造地震反射波场的特征和复杂性认识不清,误把低点当高点,赞成钻探失误;第二阶段,研究认识了其反射波场特征和复杂性,加强了方法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有所提高;第三阶段,地震,地质紧密结合,地质上解体高陡构造,利用地质钻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指导地震建立物理模型,研制了新的资料处理方法,使地震资料和成果精度提高,钻探符合率大大提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四阶段,在应用新技术同时,针对钻探揭示出的新问题,利用地质,地震,测井资料综合深化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果。但是高陡构造地震勘探仍有一些问题未解决。文章回顾了勘探历程,概要总结了研制和应用的技术,认识,提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深化研究的思路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