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梯水平动态特性对高速运行的电梯有较大影响。文中通过对高速电梯轿厢水平振动的分析,将影响电梯水平振动的导轨不平顺度、导轨的弯曲与导靴自身缺陷等重要因素转化为导轨对导靴的接触力,同时考虑到导轨长度接头方向工作过程的激励力,建立了高速电梯轿厢多自由度水平振动模型。然后,再通过MATLAB仿真得到高速电梯轿厢水平振动的动力学模型曲线,与实际测得电梯轿厢水平振动曲线有较高的吻合度,由此证明该模型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电梯的水平振动问题,开发了一种电梯液压主动导靴。在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液压主动导靴以及电梯轿厢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模糊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所设计的电梯液压主动导靴与被动导靴相比,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梯的水平振动。  相似文献   

3.
针对导轨不平顺作用下曳引电梯轿厢的水平方向振动问题,对导轨在不同激振频率下电梯轿厢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滚动导靴-导轨接触式电梯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电梯轿厢模型、滚动导靴装置以及激励系统;根据电梯系统零件繁多,轿厢、轿架结构件非标准化的情况,以及电梯固有频率经验值、相似性原理,建立了水平电梯振动分析实验平台,保证了实验系统与理论分析的契合性;将Lab VIEW数据采集技术应用到导轨的受迫振动实验中,利用DH1301型激振器给予其中一侧导轨两种不同频率的正弦激励,进行了测试,并收集了轿厢3个不同位置的水平振动加速度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了频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正弦激励频率下,激振频率越接近系统固有频率值,质心处水平振动加速度响应幅值越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速电梯提升系统横向振动规律,应用Hamilton原理建立提升系统横向振动方程。以某电梯实际运行状态作为运动输入参数,求解获得轿厢和轿厢上方5 m处钢丝绳的横向振动响应曲线。改变曳引钢丝绳的提升质量、线密度和导靴的刚度系数等参数,获得不同参数下轿厢的横向振动响应。结果表明:电梯提升过程中,轿厢和轿厢上方5 m处钢丝绳的横向振动响应逐渐增加。同等条件下,减小单根钢丝绳的提升质量,增加钢丝绳的线密度,选取小刚度大阻尼的导靴,轿厢的横向振动响应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现有电梯的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针对现有电梯轿厢从运动转向停止容易产生较大振动的缺点,设计一种电梯轿厢减振装置,建立轿厢减振的电梯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轿厢减振装置的电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较好的降低电梯从运动转为停止时产生的振动,确保乘坐舒适,同时延长电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高速电梯水平振动(HsEHV)是一个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研究了一种降低Hs EHV的设计参数优化方法。建立了HsEHV的动力学方程,并采用精确积分方法计算了其响应值。分析了设计参数对水平振动的影响。构建了Hs EHV约简设计参数优化模型,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构建了目标函数(水平振动加速度峰峰值)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水平减振设计参数,采用最小-最大标准化方法选择最优解集。最后,以康尼电梯有限公司生产的KLK2型高速电梯为例,分析了Hs EHV的影响因素,优化了设计参数以减少水平振动,并通过数值计算和样机试验验证了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梯轿厢水平振动的简化模型,推导出了不同自由度下的轿厢水平振动微分方程(组),在假设导轨激励函数已知的情况下,利用MATLAB数值方法求解该振动微分方程(组),得到了电梯轿厢的导轨激励响应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在刚进入和离开导轨不平区时轿厢的加速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传感器故障将严重危害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采用鲁棒容错控制技术进行EPS系统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建立EPS状态方程动力学模型,并根据EPS的性能要求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yapunov方程,研究了EPS在参数摄动的线...  相似文献   

9.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1:1曳引驱动电梯系统7自由度纵向振动动力学模型及微分方程.考虑钢丝绳时变刚度的影响,基于MATLAB/Simulink构建仿真模型,获得了电梯轿厢在上行阶段的振动响应,并分别研究了电梯轿厢在不同的运行速度、启制动加速度和载重量时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加速度对轿厢振动影响较大,加速度不变,运行速...  相似文献   

10.
《机械传动》2017,(2):1-5
针对电动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问题,基于混合μ综合鲁棒控制理论对传动系统控制进行研究。建立考虑永磁同步电机高阶未建模不确定性和参数摄动的某集中驱动式纯电动车传动系统不确定性模型;采用μ方法设计传动系统鲁棒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中进行仿真计算,以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使系统获得较强的鲁棒性能与鲁棒稳定性,有效降低系统失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