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地貌是沉积体系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应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地震地层学恢复等方法对濮卫洼陷带沙三上中亚段古地貌进行恢复,并在此指导下研究该区沙三上中亚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为优选优势砂体进行钻井目标评价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中奥陶统风化壳古地貌控制着喀斯特气藏的分布。通过印模法利用风化壳之上的上覆地层厚度反映风化壳古地貌,由于很难准确进行去压实校正,恢复的古地貌精度较差。为此,通过恢复风化壳之下标志层(马家沟组五段第5亚段)的古构造,进而在古构造上叠加马五5亚段之上的中奥陶统残厚来进行风化壳古地貌的恢复。研究表明:(1)石炭纪之前,奥陶系古构造为一个北东倾的单斜,地层倾角在0.1°~0.6°之间,局部构造幅度在20~40 m。(2)中奥陶统风化壳古地貌自南西向北东发育高地、斜坡、洼地3种二级地貌单元,出露地层自西向东由老变新,从高地的马五10亚段到洼地的马六段,在斜坡上发育残丘、沟槽等三级地貌单元,其中残丘6个,沟槽3条。(3)高地古地貌上,地下水以垂向流动为主,溶蚀作用相对受限;斜坡古地貌上的地下水具有水平运动的特征,喀斯特化紊乱角砾岩中的砾石碎屑分选好、磨圆差,砾石之间的黏土来自马五段本身,喀斯特化深度达马五5亚段。(4)洼地古地貌上的地下水既有垂向运动又有水平运动,喀斯特化的角砾以镶嵌状为主,局部可见少许紊乱角砾岩,地层完整,垮塌不明显,喀斯特化深度较浅,仅...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体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古地貌未能准确确定是关键问题所在。基于印模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确定了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界面,利用残余地层厚度和古水深校正恢复了台北凹陷二叠纪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研究表明,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顶部发育的深灰色泥岩可以作为标志性的最大湖泛面和古地貌恢复的上标志层;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具有低凸—沟槽相间的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两大凹槽和多个次级沟槽发育区,梧桐沟组二段和梧桐沟组三段沉积充填后,古地貌变得较缓;继承性的古凸起和同沉积断层共同控制扇体的发育,隆中沟控制古水流方向及砂体展布,台北凹陷南部的同沉积断层七深断层和火深断层加剧了隆起与洼陷的坡折程度,构造脊限制了扇体向前推进的距离;低凸—沟槽相间控制扇体的展布;砂体主要沿着古沟槽向前推进,并充填沟槽。梧桐沟组沉积期,研究区总体上呈由早期坡陡水深断陷转向晚期坡缓水浅拗陷的古地貌和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古地貌是控制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盐下滩体发育的重要因素,寻找滩体发育带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运用印模法与沉积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残余厚度求取、压实恢复、沉积微相校正等步骤,恢复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盐下马五5亚段沉积前的古地貌特征,据此分析古地貌对研究区滩体的沉积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古地貌特征整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内部呈现隆洼相间的微古地貌沉积格局。岩心观察与薄片鉴定表明马五6亚段的内碎屑滩形成于碳酸盐岩台地内部的古地貌高部位,而膏盐岩发育于碳酸盐岩台地内部的古地貌低洼部位。  相似文献   

5.
南阳凹陷南部断超带古近系古地貌恢复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佳 《特种油气藏》2011,18(6):57-60,126
为了准确有效地预测南阳凹陷有利油气藏带,通过定量计算盆地沉降量、编制盆地古沉积地貌图等地层回剥技术,对该区盆地演化阶段构造地貌和沉积作用进行了古地貌恢复研究.研究表明,南阳凹陷古近系沉积范围逐步扩大,地形先陡后缓,由南北分带演化为东西分块,物源由南北供源演变为南北及凹陷中的凸起供源.核31段时期隆凹格局继承性发育较为明显,以NE向构造为主.核2段时期隆凹格局继承性发育,边界大断裂在研究区西部基本为北东走向,到东部转为南东走向.核1段时期边界断层退到研究区以外,分界不明显,西部地势高于东部.上寺组底界面时期几乎不发育沟谷,整体上东部高于西部.  相似文献   

6.
高石梯—磨溪地区在灯影组沉积后总体都处于有利的岩溶地貌区域,由于构造运动复杂,研究区差异剥蚀明显,导致传统的古地貌恢复技术无法有效指示有利储层。在总结残厚法、印模法等传统古地貌恢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的基础上,以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四段岩溶储层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印模法+残厚法的沉积古地貌恢复技术,得到了新的沉积古地貌图,并通过对沉积古地貌的综合分析,划分了该地区灯四段有利储集相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新的沉积古地貌恢复方法得到的沉积古地貌图,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剥蚀量带来的地层厚度变化,从而更真实地表征原始沉积地层的厚度;灯三段底界面上的超覆点及残厚法恢复的灯二段古地貌证明了MX47井区在灯四段开始沉积时处于水体较深的部位,导致其储集性能较差、测试产量较低。最有利的储层发育相带为研究区西侧呈条带状展布的台缘丘滩相;研究区东侧发育局限台地相沉积,储集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7.
岩溶古地貌是含油气盆地沉积微相类型、分布范围及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恢复岩溶古地貌对指导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基于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采用沉积速率法和地层厚度对比法对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不整合界面的剥蚀厚度进行了精确计算,并根据剥蚀厚度的地区差异及古地貌指示,对岩溶古地貌单元进行了进一步划分。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仅在局部地区形成角度不整合。早中二叠世,上扬子地台内部沉积稳定,构造运动较弱,沉积速率法与地层厚度对比法相对更适用于研究区的岩溶古地貌恢复。(2)研究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剥蚀厚度为0~120 m,其中北部剥蚀最强烈,如LG1井区、W4井区代表了岩溶古地貌地势的最高位置,向东南方向剥蚀强度逐渐减弱,地势逐渐降低;剥蚀最薄弱地区位于LS1井东北部,代表了岩溶古地貌地势的最低位置,整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东北部最低的地貌格局。(3)研究区茅口组古地貌特征控制了岩溶作用的发育强度,可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盆地等3个二级岩溶古地貌单元以及溶峰盆地、溶丘洼地、丘丛谷地、丘丛洼地、丘丛沟谷、峰林平原、残丘平原等7个三级古地...  相似文献   

8.
江汉盆地为典型的陆相盐湖盆地,古近系潜江组盐间地层为主力油气产层.为研究其盐湖沉积特征与成藏模式,开展了晚始新世潜江组沉积期的古地貌、古构造和古气候恢复,扫描电镜分析和砂体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江汉盆地潜江组"高山深盆"式古地貌和断层控制下稳定沉积的深凹古构造是盐湖盆地形成的基础,气候以亚热带干旱为主、干湿交替为辅...  相似文献   

9.
为了落实古地貌形态、研究古地貌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提出一种利用双界面地震层拉平技术恢复生烃关键期的古地貌的新方法,主要步骤有:①判断地震层拉平技术的适用性,确定生烃关键期和填平补齐结束期对应的地震拉平层位;②先拉平生烃关键期对应的地震反射层位,去除后期构造变形对古地貌形态的影响,计算拉平层至古地貌填平补齐结束期对应的层位之间的地层厚度;③再拉平填平补齐结束期对应的地震反射层位,恢复该时期的古地貌形态,计算该拉平层与不整合面(古地貌)之间的地层厚度;④将以上两次计算的地层厚度值相加,即为生烃关键期时的古地貌形态。应用该方法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中部前侏罗纪的古地貌形态,提高了古地貌恢复的精度;同时,指明了该区侏罗系成藏规律,即古地貌填平补齐结束期层位相对宽缓的构造形态控制了石油运移的方向,古地貌的局部隆起是石油成藏的有利部位。该方法将对类似区古地貌研究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成因类型的盆地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小同,而同一成因类型的盆地,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或不同的构造部位,构造/断裂活动时空演化的不均衡件导致层序地层发育的差异性.构造对盆地的层序界面形成与层序内部充填起列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海盆地珠一坳陷第三系具有下断上坳、先陆后海的双层结构,断陷期盆地由西江、恩平、惠州、陆丰、韩江凹陷组成.由于区域构造位置、各凹陷边界断裂几何形态和性质以及古地貌的不同,导致符凹陷层序地层构型与沉积充填特征的差异性.构造活动对层序地层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盆缘同生断裂对层序地层构刑的控制作用--盆缘断裂控"型"、构造调节带对主体物源方向的控制作用--转换带控"源"、古地貌形态对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古地貌控"砂".  相似文献   

11.
盐湖盆地的古厚度恢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盐湖盆地地层结构特点,采用一种沉积物厚度去压实(古厚度计算)的改进算法,考虑了由剥蚀作用、盐运动及互层引起的厚度和埋深变化。根据岩层现今厚度、岩性、剥蚀厚度、异常压实及盐层厚度的变化,计算各地层时代末期的古厚度。这将为准确进行盐湖盆地埋藏史分析,构造演化分析提供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专家经验,利用地层一致性概念对测井信号进行综合分析,研制了一个较实用的测井信号地层自动对比系统,在测井信号对比过程中将局部的相似性和综合的匹配对比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地层对比方面,尤其是在正断层识别和断层情况下的地层划分方面有较好的分析结果,从而使得该系统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盆地地理的变革和沉积环境的演化均受盆地构造性质、构造活动的控制。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构造背景基础上细致分析了寒武、奥陶系沉积特征,指出其沉积相具有典型的分层结构,纵向上总体反映了海平面的持续上升过程,塔中隆起主体由下部的蒸发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向上逐渐变为台地边缘相、浅水陆棚相、混积陆棚相及斜坡相等;同时探讨了塔中地区构造活动对沉积地层的控制作用,指出构造隆起对烃源岩发育、构造断裂对上覆地层沉积特征以及构造古地貌对地层超覆沉积分别都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这些对研究本区的储层发育、分布特征以及预测有利的储集相带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球物理测试方法在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绪洲 《物探装备》2001,11(4):288-290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是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弹性波速度及岩体完整性系数又是表征岩体质量的两个重要参量,应用地球物理弹性波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确定岩体质量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复杂三维地层建模及快速射线追踪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射线法进行三维正演模拟,需要建立三维地层模型,并进行三维射线追踪.然而三维地层建模,特别是复杂模型的构造通常比较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二维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层模型的算法,该方法以用户编辑的二维地质剖面作为原始资料,自动构造初始模型,经细化处理后输出光滑、细腻、合理的三角网格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复杂地层建模的问题.离散的三角网格可以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但是由于包含大量三角形,使得射线追踪效率比较低.因此介绍了利用空间包围盒在三角网模型上进行快速射线追踪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在复杂模型上快速完成上万条射线的射线追踪,追踪速度快而且精度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东濮凹陷西斜坡沙三中潜在砂体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使用物源、古流向分析及古地貌恢复,并依据各古地貌单元对砂体分布的影响,循着各古地貌单元在盆地中的分布状况,对东濮凹陷西斜坡沙三中潜在砂体发育区进行了预测。同时结合东濮凹陷西斜坡的地质特点,对恢复古地貌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东营凹陷缓坡带滩坝砂储层描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体储层发育和展布规律复杂,一直是勘探的难点。通过对东营凹陷缓坡带的研究,建立了古地貌分析储层展布区带、地震属性分析描述追踪滩坝砂储层、油气成藏分析确定部署方案的滩坝砂油气藏勘探技术流程,形成了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相似背景”的分离、地层切片分析、超道数据分析、波形分析等一系列适用于滩坝砂体油藏描述的配套勘探技术,并在梁108等多个井区取得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东濮凹陷西洼南段早第三纪构造-沉积演史与该区的油气资源含量密切相关。结合研究表明,该区的盆地沉降不但与两侧的长垣断层和黄断层的活动有关,还与盆地的基底活动有关,断层活动与盆地活动的阶段性或幕式性导致盆地沉降量在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同时,根据断层与基底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将盆地的沉降方式划分为3种类型:断坳式,断陷式和坳陷式,这3种沉降方式所形成的地层型式,沉积体系及其组合模式也不同,断陷沉降期的地层型式为楔形及板状,是主要的生油地质:断坳及坳陷期的地层型式则主要为单面凸镜体状,可形成良好的储集岩层。  相似文献   

19.
水泥环对套管载荷影响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朝伟  殷有泉 《石油学报》2007,28(3):141-144
用解析方法对非均匀地应力情况下水泥环对套管载荷影响的研究表明,水泥环对套管载荷的影响取决于水泥环厚径比、水泥环与地层材料的差异系数以及地层与套管的刚度比这3个因素,其中刚度比起着重要作用.当刚度比λ≥1-2ν(ν为水泥环泊松比)时,用较高弹性模量的水泥固井可以降低套管载荷;当刚度比λ<1-2ν时,用较低弹性模量的水泥固井可以降低套管载荷.一般情况下,增加水泥环的厚度可以降低套管载荷.水泥环与套管光滑接触情况下,套管载荷非均匀程度降低,基本上呈均布载荷.  相似文献   

20.
重磁成果与东海西部凹陷带中生代沉积层展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油理论及勘探技术的发展,要求对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凹陷带进行中生代沉积层展布研究。基于中生代沉积层与上、下地层间具有明显的密度差异及中酸性岩浆岩具磁性的特点,采用重磁成果进行中生代沉积层及中酸性岩浆岩的展布研究是可能的。运用2.5维重磁人机交互正反演拟合技术对4条剖面的地质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此剖面研究成果作为约束条件,对平面重磁成果运用小波分解及变倾角化极技术进行处理与综合研究,进而对中生代沉积层及中酸性岩浆岩展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生代沉积层在西部凹陷带基本可以连续分布,但在北纬30°附近被隔断,其厚度大于3km的地区具有含油气远景区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