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数据的录入、编辑和分析功能,并能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有机地结合。通过大型数据库及网络技术的支持,紧密结合陈堡油田集输工程建设与生产的实际特点,成功实现了对数据有效合理的管理,并将生产数据、空间数据、影像数据有机结合,实现了在实际地理背景下直接对集输系统数据进行可视化查询、统计及动态分析,为地面工程设计、建设、维护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是油田实现工程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油田集输管网的主要腐蚀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 ,结合生产实际 ,介绍了集输管网的综合防腐技术、性能特点及应用概况 ,并对改善集输管网的防腐提出了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海洋油田管理和勘探开发中逐步得到应用。“数字海油”是采用虚拟化技术,建立海上油田真实模拟,建立工程设施资料与模型的关联,实现电子化管理,直观展示海洋油田设施和设备实时生产数据,保证海洋油田勘探和开发过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海上石油开采和集输的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建设是世界各国正在研发的项目,其功能主要是依据海上集输的现状,以信息收集层、信息存储层、集输调度层和服务管理层等四个层次的结合,实现海上油田集输平台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4.
金爱芝 《河南石油》2003,17(2):51-53
对目前油田集输管网的主要腐蚀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集输管网的综合防腐技术、性能特点及应用概况,并对改善集输管网的防腐提出了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企业高效运营,降低勘探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河南油田将GIS技术应用于油田企业管理与建设,成功地开发了"油田开发生产监控系统"。该系统建设以油田信息总体规划为指导,以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管理为基础,以油气生产管理的业务流程为主线,应用现代通信、管线探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有效地整合了油田企业的井场站点、集输管网、办公场地等生产要素信息和地理信息数据。该生产监控系统实现了地图与生产数据的双向查询,使得油田地下设施地面化、生产要素信息数字化,它为油田的生产管理及各类生产施工提供了科学、系统准确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油田开采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油田的生产也在不断扩大规模,所需集输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但是现在有许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都处于落后的状态,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油田集输的正常管理,降低了生产率。本文主要写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油田集输泵站的应用,实现了对油田集输泵站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保证油田集输系统正常运行,来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结合尕斯库勒油田地面集输系统标准化管理项目,介绍了油田地面集输管网采用GIS实现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以及它在采油厂生产管理中所具有的多种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八面河油田稠油掺水降粘集输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降低八面河油田稠油集输环节的生产运行成本,针对生产所需的稀油资源相对贫乏,污水资源相对充足且管理方便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稠油集输掺污水降粘试验,对稠油掺污水降粘集输的现状、机理和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形成了和目前油田生产相配套的典型工艺设计,基本解决各区块稠油开采集输问题,实现了油田污水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掺水降粘集输技术成功应用的同时,八面河油田还针对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确立了今后的科技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集输设备的实际应用和管理中,需要大量的生产设备,大多数设备都是高压设备,工艺性强,维护费用高。传统的集输方式很难满足油田实际集输管理的需要,应用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维护费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文章对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油田集输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喇嘛甸油田集输系统规模扩大存在的站库数量多、系统老化、单站规模小等问题,对地面系统的优化方式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明确了集输系统优化应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以准确预测产液量为优化前提,合理确定系统的规模和能力,并在集输系统中,通过以水力、热力条件、生产管理因素及用电、用气单耗为约束,分析了系统的技术、管理及能耗界限,确定了集输系统水、聚驱的合理集输半径及建站规模,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集输系统站库的优化合并方案,为地面系统长远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建立可视化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案,它将数据和地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平台上,去实现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功能,更能满足企业对计量仪表的实际管理需求,使用户根据系统所提供的完整计量数据和实时现场工况,去指挥生产,调整操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不仅提高了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还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树立起一个现代企业的崭新形象。  相似文献   

12.
油井监测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油井无线网络系统由无线一次仪表和GPRS无线中继站组成,它整合了无线功图连续监测、无线电机参数检测、无线温压监测以及GPRS远传等四大模块,形成完整的油井网络系统。它将太阳能供电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和GPRS远距离传输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重要生产数据采集、处理、远传。  相似文献   

13.
稳定波束法地震波场模拟技术将波动理论与射线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项新的地震波场模拟技术,该技术不仅很好的利用线性元模型解决了“两点射线追踪”的难题,而且波场合成结果包含了精确的边缘绕射波场。介绍了稳定波束法地震波场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利用模型模拟实验方法对该项技术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稳定波束法地震波场模拟技术与传统的射线理论方法相比绕射波模拟精度完全达到了要求,与传统的波动理论方法相比计算速度快,是一种适合于复杂地质模型的地震波场模拟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利用该项技术对处理流程与处理参数进行了验证处理,从而提高了处理流程与处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压裂生产协同运行,压裂施工数据实时远传与平台集成共享,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已成为压裂生产的迫切需求和发展方向。围绕高效勘探开发和智能油气田建设,开展压裂工程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推动数据融合连接,改善目前压裂生产管理、技术革新模式。从平台共享、数据质量、安全管理等建设要点入手,重点介绍解决方案、创新性成果和推广应用情况,为压裂生产数字化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油田的生产监控趋向于跨网络、跨系统、跨平台的方向发展,而传统的人工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为此,进行了注水井分层测试成果网上审核、查询系统的研究设计。通过此系统应用网络技术搭建一个厂及油田公司各采油矿、队使用的分层测试数据处理、审核、浏览、查询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6.
刘萍 《石化技术》2011,18(1):16-18,70
介绍了基于SAP商务智能仓库(BW)平台的生产经营综合分析系统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化公司)的实施应用情况,如业务体系架构、数据建模和模型设计的技术实现过程。生产经营综合分析系统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主要数据源,对燕化公司生产和经营数据进行全面整合,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处理应用系统中的海量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治义 《石化技术》2009,16(1):54-56
介绍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技术结构、功能以及建立该系统的基本思路。以StarLIMS软件为基础开发的LIMS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及数据处理技术与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灵活的可扩充性。该系统的应用,对提升实验室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我国智能井研究与应用水平,结合雷64-34-22井的实际生产状况,设计完成智能井的关键部分——智能优化开采软件系统,实现数据的记录、存储、分析和优化开采等功能。该软件系统将理论合理产量和实际合理产量相结合,以降低含水率、提高产油量为原则,确定油井的最终合理产量,实现油井的智能优化开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采用该系统进行生产,雷64-34-22井采收率提高10.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DCS系统标准配置的控制及辅助功能模块资源 ,在DCS中将常规功能模块的组态及显示画面的组态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原本需DCS的可选应用软件“产品配方管理程序”才能完成的配方数据管理、下载、控制等功能 ,从而提高DCS的应用水平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决策支持系统作为新兴的管理信息技术,只有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根据石油行业勘探井位部署工作对勘探信息的综合需求,胜利油田提出了勘探井位部署决策支持系统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勘探数据库及信息技术,构建了一个勘探信息综合应用的数据管理、数据查询与可视化展示一体化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项目研究所需的数据支持和成果资料的管理与共享;为管理部门提供流程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进度,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为决策人员采用方便直观的方式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降低了决策风险,提升了决策水平。勘探井位部署决策支持系统为勘探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国内石油勘探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