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杨树叶干粉对模拟结晶紫染料废水进行吸附去除,并借助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pH值、吸附剂投加量、温度和染料初始浓度均对结晶紫在杨树叶表面的吸附产生明显的影响。当pH为8.42、吸附剂剂量为0.1g、温度为25℃和溶液初始浓度为100mg/L时,该材料对结晶紫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9.9%,表明杨树叶干粉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染料吸附剂。  相似文献   

2.
钝顶螺旋藻对淡水养殖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钝顶螺旋藻来处理淡水养殖废水中的氨氮,通过温度、PH、光照强度、氨氮初始浓度四影响因子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以控制在25—38℃之间为宜,其最高氨氮去除率可达92%:最适PH值在9.0-10.5之间,最高氨氮去除率可达90%:光照强度选在4000—100001x,最高氨氮去除率达91%:氨氮初始浓度以控制在50mg/L内,10mg/L以内的氨氮浓度6d可以去除93%,实验数据显示钝顶螺旋藻适宜处理低浓度氨氮的养殖废水,浓度越低氨氮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以改性榴莲壳作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法处理结晶紫模拟废水溶液。结果表明,提高改性榴莲壳投加量、振荡速率、pH以及延长吸附时间有利于对结晶紫的吸附,而温度的变化对结晶紫的吸附影响不明显。当改性榴莲壳投加量为0.5g,结晶紫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吸附时间为60min,振荡速率为140r/min时,改性榴莲壳对结晶紫的去除率可达99.78%。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等温吸附过程可由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描述。改性榴莲壳与结晶紫之间发生多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298.51mg/g,吸附过程是以物理吸附占主导的自发、放热过程。改性榴莲壳在印染废水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光催化作用,废水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有机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最终形成无机矿化物,如CO2等。本研究以曙红C20H6O5Br4Na2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探讨了曙红溶液的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pH值、通气量等因素对光催化脱色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曙红染料在pH为2.23左右时降解较为适宜,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符合线性递减的规律,适宜的催化剂添加量为0.07g/L,通气量为0.6L/min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高粱秸秆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际效果,以结晶紫为模拟印染废水,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高粱秸秆粉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时间、高粱秸秆粉用量、结晶紫初始浓度及pH值等对高粱秸秆粉吸附结晶紫的效果有较大影响。在35℃下,高粱秸秆粉用量0.15g,对50mL浓度为50mg/L的结晶紫溶液吸附60min,对结晶紫的吸附率可达95%以上。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说明高粱秸秆粉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良好,吸附以单分子层物理吸附为主。其吸附过程可用Ho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6.
以银杏落叶作为生物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法处理结晶紫模拟废水溶液。结果表明:吸附时间、银杏落叶投加量、pH值、结晶紫初始浓度、盐浓度等因素对结晶紫吸附效果有一定影响,吸附平衡时间90min,银杏落叶投加量4g/L,中性条件下,对120mg/L结晶紫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88.68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好的描述,表明该吸附剂在染料废水处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膜生物反应器对蛋白类废水处理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采用运行半年的膜组件对蛋白类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在737.0~1336.5mg/L条件下,系统重新启动,运行8d后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在90%以上,而且表现出良好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TN的去除率最高为65.2%,即使DO达到6.30mg/L时,TN的去除率也能达到48.2%;TP的去除率随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延长有所增加,最高为48.0%;浊度的去除率非常理想,有时可达100%。实验还表明,膜组件运行半年后,使MBR系统具有接触氧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王烨  王烁  杨静 《中国科技博览》2013,(16):205-206
采用Fenton高级氧化法深度处理化纤生化出水,考察其氧化作用和絮凝作用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在控制初始pH值为3,c(Fe2+)为7.0mmol/L,c(H2O2)为0.15mol/L时,COD总去除率可高达63%,其中氧化作用去除率为40.1%,絮凝作用去除率为22.9%。初始pH、c(Fe2+)以及c(H202)的变化对氧化和絮凝作用影响显著,但在各个反应因素变化范围内氧化作用对COD去除率一直高于絮凝作用对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五角枫叶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去除水中阳离子染料结晶紫(CV)。考察了吸附时间、五角枫叶投加量、pH、结晶紫初始浓度及温度等因素对五角枫叶吸附结晶紫性能的影响。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描述平衡等温式,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五角枫叶吸附结晶紫最大吸附量qm为322.58mg/g(25℃);吸附热力学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可自发进行;五角枫叶吸附结晶紫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作为一种廉价吸附剂用于废水中染料的去除。  相似文献   

10.
研究均苯四甲酸酐修饰高粱秸秆对阳离子染料结晶紫的吸附性能,探讨吸附时间,溶液pH对结晶紫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结晶紫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在常温条件下,pH为8.0的溶液中,不同浓度的结晶紫在吸附剂上达到吸附平衡时间不同。当染料浓度为200mgL-1时,在4h内其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而对于300及400mgL-1的染料溶液则需24h才能达到吸附平衡,染料去除率分别为99.36%及87.64%。吸附动力学过程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模拟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等温吸附可以用Langmuir方程较好的描述,表明结晶紫在吸附剂上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1.
以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完整无缺陷的La/Y掺杂二氧化硅膜.采用TG、FTIR、XRD和SEM等手段表征了La/Y掺杂溶胶凝胶的性质、膜的形貌特征和热稳定性.考察了不同La/Y掺杂比和焙烧温度条件下制备的二氧化硅膜对正电荷染料结晶紫、负电荷染料刚果红等染料废水的分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纯BTESE-SiO_2膜相比,La/Y掺杂SiO2膜的分离性能有所提高.La/Y为50/50(摩尔比)、焙烧温度为300℃的合成条件下所制备的La50Y50-SiO2膜对染料废水分离性能最佳.在初始质量浓度为5mg/L的结晶紫溶液和20mg/L的刚果红溶液分离过程中,该膜的渗透通量都高于5.0L/(m~2·h),对染料分子的截留率为100%.该膜对负电荷染料刚果红的分离性能优于其对正电荷染料结晶紫的分离性能.在膜分离染料废水过程中,存在分子筛分和静电吸附的协同分离机制.此外,La/Y掺杂二氧化硅膜还表现出优异的耐盐性,表明该膜可用于高盐染料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以板栗壳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模拟印染废水中孔雀石绿和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染料初始浓度100mg/L,板栗壳投加量2.0g/L,废水初始pH=7.0下,对孔雀石绿的去除率为95.20%;废水初始pH=5.0~8.0下,对刚果红的去除率为92.88%。将板栗壳吸附孔雀石绿和刚果红的过程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板栗壳对两种染料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方程,说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其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说明该吸附以多分子层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3.
以酵母细胞为模板,通过生物模板法制得钼酸铁空心微球材料,采用XRD、SEM、FTIR以及氮气吸脱附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微观形貌及比表面积等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评价了样品的高级氧化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生物模板法得到的钼酸铁空心微球为单斜晶系Fe_2(MoO_4)_3,样品分散度良好,形貌一致,较好地保持了酵母细胞椭圆形的形貌,平均尺寸约为5.6μm×3.7μm,比表面积为14.9m~2/g;钼酸铁空心微球作为类Fenton催化剂应用于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处理,表现出优异的高级氧化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1g/L、H_2O_2浓度为300mmol/L、反应温度25℃、pH=5时,反应60min后对100mg/L模拟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电沉积法制备的Ti/Sb2O5-SnO2/PbO2电极为阳极,用于对氨基苯酚(PAP)水溶液的恒电流电解,利用紫外光谱初步探讨了PAP电化学降解的历程。结果表明,PAP电化学降解为逐级氧化,主要中间产物为苯醌、丁烯二酸和草酸,最终产物为CO2和水.考察了电解时间、反应温度、电流密度及PAP初始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提出了电化学降解反应的最佳条件。20℃,对初始浓度10mg/L的PAP水溶液,恒定电流密度100mA/cm^2,电解1h,COD去除率可达98.5%。该方法作为废水中PAP的完全矿化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ET纳米纤维填料,絮凝-纳米纤维填料法处理染料废水中的酸性金黄G.研究了絮凝剂浓度、絮凝沉降时间、纳米纤维的结构等因素对酸性金黄G去除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紫外光谱仪(UV-vis)、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检测及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不加絮凝剂预处理,过滤75min后纳米纤维填料对酸性金黄G的去除率下降至47.5%.采用絮凝-纳米纤维填料法处理染料废水,去除率最大可达100%.而絮凝剂浓度为10mg/L时,过滤75min后去除率下降至87.5%;絮凝剂浓度700mg/L时,过滤75min后去除率仍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并采用简单加热回流的方法制备了ZnS/T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TEM、XRD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对其光催化降解酸性玫瑰红B(AR)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物供给速率、硫化锌复合量、催化剂稳定性、光照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反应物供给速率和硫化锌的负载量可使硫化锌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均匀分散。当染料废水初始浓度为10mg/L,ZnS:TiO2=8:1时,ZnS/TiO2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最高。且催化剂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在三维电极法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炭作为自制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的第三极,并用此电极反应器对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的降解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讨论了电压、电解质浓度以及溶液pH等因素对CODCr去除率和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作为第三极的三维电极反应器对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进行降解,甲基橙浓度去除率到达90%,CODCR去除率达到80%。并由此展望了活性炭在三维电极处理染料废水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香蕉皮粉为吸附剂,探究了pH值、结晶紫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振荡速度、温度、吸附时间对结晶紫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皮粉对结晶紫废水的最佳吸附条件是:pH 7.0、结晶紫废水初始质量浓度100mg/L、香蕉皮粉用量8g/L、振荡速度120r/min、吸附时间150min、温度30℃,其吸附率达94.29%。Freundlich型方程比Langmuir型方程对等温吸附试验数据拟合更好,说明吸附是以多层吸附为主。分别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方程、双常数方程,对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准二级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效果较好,说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氧化石墨烯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的优良特性和海藻酸钠良好的成球性能,以海藻酸钠、丙烯酰胺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复合凝胶球。通过改变凝胶球的用量、pH值、温度、结晶紫初始浓度等因素,研究了凝胶球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凝胶球用量为1.5g,pH值为7,温度为35℃,结晶紫初始浓度为30mg/L时,凝胶球对结晶紫的去除率达到93.44%,吸附容量为47.08mg/g。通过吸附等温线研究,发现Freundlich模型比Langmuir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更好,其相关系数R20.99。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的物理过程。凝胶球原料易得,可生物降解,因此,凝胶球在工业废水处理、染料去除、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凡修  陆晓华梅平 《功能材料》2007,38(A09):3340-3343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超声法制备了纳米TiO2,以该TiO2作为光催化剂,对模拟氯苯废水进行超声光催化降解研究,考察了TiO2的加入量、氯苯的初始浓度、溶液pH值、过氧化氢的浓度等对氯苯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氯苯的超声光催化影响较小,H2O2的浓度、氯苯的初始浓度影响较大。在TiO2质量浓度为200mg/L、氯苯质量浓度为110.6mg/L、pH为7.0、反应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氯苯降解率可达92.94%。探讨了氯苯TiO2光催化降解的机理,氯苯超声光催化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是邻氯苯酚和间氯苯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