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铝镁合金碳素项目焙烧车间多功能行车轨道安装施工中,采用了铝热焊接技术,为彻底解决钢轨接头的稳固与平顺找到了解决方案,实现了轨道的无缝对接,在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轨道铝热焊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总结形成的轨道铝热焊接工艺技术,可供同类项目施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平  吴险峰 《安装》2004,(4):3-4,32
文章介绍铸铁焊接技术在磁悬浮列车轨道梁连接件焊接修复中的应用.经过焊接工艺试验,制定合理的焊接规范、工艺措施,阐述QT500-13球墨铸铁对接焊缝可以作为承载焊缝使用.  相似文献   

3.
朱镇  宣强 《质量探索》2016,(4):51-52
本文针对集装箱轨道式起重机小车轨道与大梁承轨梁安装方式,并结合上海振华公司制造的上海振东轨道吊项目,对小车轨道的焊接固定式工艺流程及要求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能有效解决轨道焊接固定式会影响大梁出现的拱度、旁弯超差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目前的集装箱轨道式起重机及其他类似起重机上焊接固定式小车轨道的安装。  相似文献   

4.
曾庆明 《安装》2001,(4):8-8
应用电磁学理论 ,提出强磁场条件下吊车轨道的焊接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沈健 《安装》2000,(2):7-8
旅游高架单轨列车轨道是全封闭箱型钢结构 ,由于列车运行速度高 ,对其制作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本文介绍如何选择合理的组装和焊接顺序 ,控制了轨道变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及改善目前轨道连接与修复的质量。方法 采用线性摩擦焊(LFW)的方法,对高碳轨道钢(U71Mn)在不同参数下进行了焊接试验,并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 焊接参数对接头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焊后接头的微观组织差异,可将其分为4个部分:焊缝中心区(WCZ)、热力影响区(TMAZ)、热影响区(HAZ)和母材(BM)。BM为珠光体和上贝氏体的混合组织,TMAZ由珠光体和少量马氏体组成。在WCZ中,由于受到的热力耦合作用的增强和更高的冷却速率,该区域马氏体含量进一步增加。在拉伸试验中,所有试样均在WCZ处发生断裂,接头的最大抗拉强度达到BM强度的86.6%。此外,WCZ中存在大量马氏体,在增加焊缝显微硬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焊缝的冲击韧性。结论 采用LFW的方法可以得到焊接质量优良的轨道钢接头。  相似文献   

7.
单站短弧段人造卫星轨道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造卫星观测中,经常由于云团遮蔽、经过亮星或日月、软硬件故障等各种原因导致短时间内无法提取目标图像而使控制系统无法继续保持对目标的高精度跟踪。使用对人造卫星轨道的高精度实时预测轨迹来引导控制系统进行跟踪,则可以在短暂丢失目标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对目标的高精度跟踪,从而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使用了天文方法建立了人造卫星运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一种只使用单站短弧段测角数据对人造卫星轨道进行高精度预测的算法。使用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单站短弧段条件下对人造卫星轨道进行高精度的短弧段预测。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轨道结构内的聚氨酯填充材料具有非常明显的超弹性力学特性,对轨道系统的力学行为及振动噪声有较大影响。为研究填充材料超弹性特性对嵌入式轨道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以焊接接头不平顺为例,建立了考虑填充材料超弹性本构的嵌入式轨道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焊接接头不平顺对嵌入式轨道轮轨瞬态滚动接触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填充材料超弹性本构的嵌入式轨道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高分子材料受到外力冲击时的能量转换及减振过程。焊接接头不平顺中的短波不平顺波长和波深对轮轨冲击响应的影响十分显著。轮轨冲击载荷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所对应的轮轨动态响应主频频段也会明显上移。钢轨表面接触应力极值出现的位置与焊缝几何形状关系很大,接触斑面积和接触应力的峰值基本出现在焊缝的低塌处。聚氨酯填充材料在对于较低频率(400 Hz以下)的振动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500~2 000 Hz的高频振动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嵌入式轨道的减振特性表现出一定的频率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传统轨道连接紧固方法的缺陷,以及运用轨道柔性连接技术对传统桥式起重机大车轨道施工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电推进作为一种先进的推进技术,具有比冲高的突出优势,是提升卫星性能的重要技术,在国外高轨军事卫星平台和商业卫星平台上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我国已突破电推进单机技术,并得到在轨飞行验证。随着电推进单机技术和应用技术成熟,电推进任务正逐步深化。国外在使用电推进完成静止轨道南北位保的基础上,已逐步深化至使用电推进实施轨道转移。但是电推进实施轨道转移效益与风险并存。首先定量分析电推进实施轨道转移的效益,然后给出电推进轨道转移的风险,最后给出电推进轨道转移在我国航天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种可调轨距式摄像轨道,设置有至少一组可调轨距式轨道单元,所述可调轨距式轨道单元包括有两道所述主滑轨、以及接设于两道所述主滑轨之间的至少两个所述轨道横轴,所述轨道横轴设置有用于伸缩轨道横轴长度的长度调节机构。通过长度调节机构延长横轴的长度、进而扩展轨道的轨距,满足不同类型的轨道车的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本可调轨距式摄像轨道,长度调节机构套接于轨道横轴,使用时极为方便,将长度调节机构伸出,然后用限位机构定位,调节方便。  相似文献   

12.
在设计码头大型卸船机的轨道系统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今后可能产生的维修问题,和如何能使轨道及轨道上面运行的设备能更安全,更平稳,更长得使用年限.如果轨道固定系统设计或选用方式不当,就会发生水泥砂浆破损、碎裂,钢轨下沉。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参照轨道要素设计卫星编队轨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虎妹  李俊峰  杨卫 《工程力学》2006,23(4):144-148,154
利用球面几何方法,引入参照轨道要素概念,给出其定义,并推导了用其描述的从星相对运动方程的精确形式。在主星偏心率为零时,根据编队飞行中相对轨道倾角很小的特点,对相对运动方程进行简化并分析相对运动的特征。设计了由一颗主星和六颗从星构成合成孔径静止侦察卫星的编队应用,给出编队队形特征和主星的轨道参数,从相对运动方程计算出编队中的六颗从星的轨道要素。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简化的方程具有很高的精度,对编队队形设计问题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14.
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的轨道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磁轨道炮发射电枢过程中,移动载荷对轨道的作用会引发轨道挠度变形。本文依据试验电流波形数据确定电枢速度和滑动距离,根据弹性梁的动力学响应方程,考虑电枢的作用力及磨损,求解了轨道的挠度幅值。对比了电枢作用力和轨道斥力对轨道变形幅值的影响,获得了轨道的挠度变化随轨道位置和发射时间的变化曲线,为进一步分析轨道炮寿命和绝缘支撑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方案,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采用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设计的CRTSI~板式无砟轨道。CRTSI型轨道板为中国高严寒地区首次使用,我梁场在哈大铁路轨道板的施工、粗精调调和CA砂浆灌注的成功经验,为公司以后在其他铁路轨道板的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探索了一种用于高架桥轨道交通系统噪声源识别的方法,该方法以ISO测量标准为依据,并针对上海现行的高架桥轻轨系统。介绍了测量高架轨道噪声的方法和识别轨道噪声源的原理,详细研究了轨道主要噪声源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实地测量实验。实验结果正确可靠,为提供现行高架轨道系统的减振降噪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列车-轨道系统竖向动力分析的车辆轨道单元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列车-轨道系统运动的特点,提出了适合该问题动力学分析的新型车辆单元和轨道单元,运用有限元方法和Lagrange方程,推导了两种单元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整个列车-轨道系统只需离散成车辆单元和轨道单元,其中轨道系统离散成轨道单元,一节车辆离散成一个车辆单元。该模型具有程序编制容易、计算效率高的特点。作为应用实例,给出单轮通过和考虑轨道完全平顺和具有随机不平顺条件下整车通过时车辆和轨道动力响应分析的二个算例。  相似文献   

18.
杜银龙 《硅谷》2008,(20):97
通过对国内外无碴轨道的设计特点、施工方法、适用范围、工程造价、环境保护、施工技术等研究,分析无碴轨道与有碴轨道的优劣.  相似文献   

19.
轮胎吊是港口常见的大型集装箱装卸和搬运机械,其常用的小车轨道有方钢80*80型和P43型。但由于小车轨道与大梁箱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式,随着轮胎吊使用年限的上升,其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小车轨道裂纹的现象也引起了轮胎吊使用方的重视。本文对小车轨道裂纹的成因进行了探讨,针对轨道裂纹在前期制作时的预防,以及后期运营时产生裂纹后如何处理两个方向进行分析,为小车轨道裂纹的预防和处理提出了有现实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强干扰的背景下,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出低频的轨道不平顺信号。为了能确切地反映出轨道不平顺信号,分别比较使用了Daubechies类小波,Meyer类小波与谐波小波,并对分析的结果作对比说明。结果表明,谐波小波变换可成功地提取到了轨道不平顺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