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北斗/GPS接收机在高动态环境下的重要应用,利用某SOC平台设计一种开放式高动态接收机平台,并对其开放式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进行北斗导航原理介绍及接收机设计分析;其次进行高动态平台构建;然后,进行北斗/GPS高动态关键技术及可配置开放式方法研究,并提出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受大会邀请,东方联星公司张峻林总经理对“多模兼容芯片技术”作了特别报告。报告充分向大家展示了该公司已经批量生产和应用的北斗多模卫星导航芯片,以该款芯片为核心的卫星导航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北斗二号、GPS、GLONASS卫星信号,具有北斗、GPS或GLONASS单星座定位、北斗/GPS双星座联合定位、北斗/GLONASS双星座联合定位、北斗/GPS/GLONASS三星座联合定位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大会赞助之一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展出了包括北斗/GPS多频精密导航基带芯片、三系统(北斗/GPS/GLONASS)专业型卫星导航接收机、北斗/GPS抗干扰型接收机、北斗/GPS户外手持终端、多模多频高精度天线,以及卫星广播接收机与VPX等系列产品。来自航天、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及国防军工行业一线的专家与学者参观了公司展台。  相似文献   

4.
《数字通信世界》2013,(6):27-27
司南导航以炫亮大气的蓝色展位亮相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并展出具有国际领先性能的多款北斗多模高精度OEM主板和北斗高精度接收机,还展示了在驾考系统、地理信息、精细农业、变形监测、机械控制、特种车辆控制、测绘、授时、海洋、气象、飞行等多个行业采用司南导航产品的案例。司南导航在北斗高精度领域的多种应用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有嘉宾赞赏道"当大家还在设计北斗高精度应用方案时,你们已经拓展开辟这么多实际应用案例,你们做的非常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北斗船载接收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船用接收机的性能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磁兼容性能.首先介绍了抗电磁干扰的接收机总体设计原理,分析了船上电磁干扰源以及如何对北斗接收机造成干扰;提出了船载北斗导航接收机在系统设计时的电磁干扰优化措施;从系统关键电路原理设计、PCB设计的源头上应用电磁兼容理论降低各种干扰;在电源端口处采用串接前级抑制干扰滤波元件抑制噪声对系统电源的干扰.通过分析导线阻抗、传输信号的反射干扰、线间干扰、辐射干扰等来指导PCB的设计,并给出了PCB设计样图.以上的各种举措可以提高北斗船载接收机的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6.
《无线电工程》2019,(5):430-435
为提高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的独立自主性能和通用性能,开展基于国产化北斗专用芯片的应用研究和整机方案的设计与研制,通过国产化北斗专用芯片遴选、核心功能组件设计、整机匹配设计以及接口协议的统一,研制了基于国产化北斗专用芯片的样机。经与定型设备对比,应用国产化北斗专用芯片的样机在全部满足功能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军码水平定位精度最大提升87.5%,高程定位精度提升74.1%,1 PPS精度提升28.3%,抗干扰能力最大提升6 dB,作战应用关键指标提升明显;设备安全性、自主性等大幅提升,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核心功能组件可广泛应用于当前北斗二号设备,通用性能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一种72mW的集成ΣΔ 小数频率合成器的高集成度双通道多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的设计,接收机覆盖GPS L1和北斗B1、B2、B3频段。接收机采用TSMC 0.18μm工艺,封装类型为3毫米?3毫米48脚封装。在没有片外低噪声放大器的情况下,噪声系数小于5.3dB,北斗B2、B3频段通道增益为105dB,GPS L1和北斗B1频段通道增益为110dB.镜像抑制dB.两个通道在的锁相环在偏离载波1MHz的频率处相位噪声为-115.9dBc和-108.9dBc。尽管两个不同的导航信号可以同时接收,在低功耗模式下,芯片实现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多个频段的兼容,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多模复合导航技术以其高精度的导航制导性能,在精确制导武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之带来了多模复合导航装备的测试评估的问题,传统的卫星导航测试技术难以满足其高精度、动态的测试需求,也缺乏针对基于卫星导航的相关应用性能测试手段。针对这一技术问题,通过对国外已建设的测试系统的技术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伪卫星和导航模拟器的先进复合接收机综合测试评估系统,提出一种测试评估体系架构,分析研究了系统中所涉及的组合导航模拟、伪卫星系统基线网络等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外场测试环境提出一种构建方法并进行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9.
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包含天线、RF模块、A/D和北斗卫星导航基带芯片等部分,而北斗基带芯片由基带硬件处理单元、SoC控制逻辑单元和数据处理及PVT解算单元组成。本文对北斗基带芯片中的SoC控制单元进行研究,设计中采用ARM7TDMI内核,模块化设计并集成,最终在FPGA原型平台上验证实现,为北斗基带芯片的下一步开发做了充分准备以及保证了将来流片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而导航定位系统的重要核心是终端.本文设计了以单片机A Tmega128A为处理器、以惯性器件MPU6050和FLASH存储为核心的集成一体化的硬件接收机终端.应用GPS/北斗模块接收GPS/北斗卫星信号进行定位,应用微惯性测量单元获取终端姿态信息,并发送到单片机串口,经过处理存储至FLASH存储芯片.将该技术应用到铁路巡线的导航定位终端中,铁路巡视完成后,通过串口获取数据,再通过短报文远程发送至软件监控平台.经过测试,本系统能够稳定地得到终端的定位巡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