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缪朴  齐欣  徐希 《时代建筑》2012,(4):74-79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的建筑师缪朴和齐欣的对谈,这两位建筑师是文革后受大学教育的建筑师中,较早到西方学习建筑学的建筑师。通过两位建筑师围绕成长经历、建筑教育,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本土化和公共性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建筑师梅洪元和刘谞的对谈,两位建筑师围绕时代烙印、建筑教育、建筑思想等话题,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地域性、他们长期实践所在的地域文化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脉络。  相似文献   

3.
文章记录了在北京工作的建筑师华黎与在香港从事研究、设计的朱竞翔教授的对谈,对谈反映了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他们近期设计工作的侧重、差异以及共通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4.
建筑师亚当·西尔维斯特(Adam Sylvester)生于1943年,后获建筑学博士学位,早年曾在著名的公益设计公司IPARTERV工作多年,任该公司的建筑设计师。90年代初期,他加入TER4设计公司,担任这家小型设计公司的首席建筑设计师。1997年匈牙利建筑师议院布达佩斯分院宣布成立,成为匈牙利建筑师议院最大的独立分支机构,亚当·西尔维斯特任职该分支机构的主席至今。在此,《当代匈牙利建筑》杂志编辑格茨·埃斯特对亚当·西尔维斯特就匈牙利建筑师议院和他的一些设计作品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5.
日本早期的女建筑师林雅子从20世纪50年代就活跃在建筑界,并很早就出版了自己的作品专集。她不仅作为建筑家享有很高声誉,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建筑教育家。本文从人、功能和建筑性格,质朴的生态观和纯净的建筑三方面综合介绍了她的建筑及其理念。  相似文献   

6.
张轶男  金香梅 《建筑》2001,(1):24-26
翟宗璠,1924年生于安徽芜湖。194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20世纪50年代初应聘到北京,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创作。1986年任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作为设计主持人之一,参加了国家图书馆(原名北京图书馆)的设计等工程。作为中国较早的职业女性,翟老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界早期的女建筑师之一,也是建设部建筑设计院的元老之一。听说今年已经76岁的翟老还在每天上班,我们就想我们这次的采访可能会有更多别样的收获。建筑艺术与其…  相似文献   

7.
詹姆斯·斯特林谈建筑常钟隽译英国著名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JanmesStirling)于去年6月25日突然去世,国际建筑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导人。斯特林1926年生于格拉斯哥,1950年毕业于利物浦大学。早在60年代初,他在莱斯特大学工程馆和牛津大...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的开放,中国的建筑市场得到了繁荣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成为中国建筑实践的主角,而他们的思想和作品与老一辈建筑师在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下创作的民族风格建筑相比更具多样性,路径也更多元,但没有形成清晰的整体特征。文章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的访谈,一方面试图从个人化的视角来总结和归纳60年代生建筑师的某些整体特征,另一方面将个体放入特殊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西部——梳理其发展过程,进而分析其当下实践状态的成因,为中国当代建筑保留一份切片式的个案记录,同时,期望为中国目前其他地域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建筑实践与研究提供一份有参考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在2012年第4期和2013年第1期中,我们分别讨论了出生于20世纪50和60年代的中国建筑师的建筑实践与探索。在这期中,我们关注70年代生建筑师。理想主义和理性化是社会结构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带给70年代生建筑师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整体转型令适应快速变化的新生活成为他们的常态;其成长道路相对平坦.对现实持开放与接受的态度,他们更为敏锐、也更为积极地拥抱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种种变化;他们  相似文献   

10.
智利建筑师Alejandro Aravena是当今智利新一代建筑师中的代表。生于智利的他,求学于意大利,之后又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趁他来上海参加会议之际,我陪同他逛了上海并和他探讨了他的建筑观,我发现在发达国家接受教育和任教以及生活的历程并没于改变Alejandro身上智利人的本质,他为智利的穷人建造廉价住宅,他习惯于思考建筑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他一年只做一个项目,他希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一双可爱的儿女和太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辽 《今日工程机械》2011,(10):37-39,14
虽然在年龄上,冯强还处于"不惑"阶段,但在事业上,他却凭借一份"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搅乱"了格局。对冯强的采访是在电话中进行的。隔着一个冷冰冰的现代化通讯工具,素未谋面的两个人交流起来难免有些距离感。然而在寥寥几个问题的"短兵相接"后,他爽朗的笑声和敞亮的腔调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属于他的一份自信和快乐。冯强笑得很有资本。出生于1970年的他名下已经拥有了3个属于自己的石料厂和  相似文献   

12.
郭屹民 《建筑师》2014,(5):6-20
20世纪20年代,今和次郎以全然不同于当时主流的方式将视线投向于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他的考现学以考察"现在"的立场,揭示了人们与社会、身体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生不逢时的遭遇并不能掩盖其具有的先驱性。本文沿着从观察到定着,从考现到发现的线索,对于日本当代建筑重要一支的日常再现的线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日本后泡沫经济时期以来,出生于1970年代的建筑师开始活跃于日本建筑舞台。他们深深植根于日本建筑的基础,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变化,以往被强调的统一声音,被不同声调的优美合唱所取代。在当今复杂都市文化的背景下,他们以一种极度包容的姿态尝试着自己的建筑观察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空间是设计师的新作,除了建筑外壳之外,内部所有楼层及空间均由设计师一手规划,堪称为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结合体。 梅陇镇会所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住宅会所的惯性期望。“设计风格”不再是风格,取而代之的,是设计师、规划师突出的个人口味的汇集。  相似文献   

15.
黄磊 《建筑与文化》2016,(11):38-39
江西地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江右人民的生产实践为基础,以赣鄱农业文明为核心,历经数千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文化。风采千年,江西不仅诞生了一系列的人文大亨,也在建筑文化及艺术造诣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依托江西地方发展江西文化旅游事业的需求,万达集团在江西省会南昌九龙湖新城打造一座有江西人文特色的文化旅游城,成为江西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地标。南昌万达城展示中心,设计团队萃取最能代表江西文化的"青花瓷"作为设计理念,运用建筑设计元素,从形态、材质、色彩等方面还原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艺术特色,全方位地展示江西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16.
赵长江 《重庆建筑》2016,(10):45-47
工程物流是当代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兴产物,区别于传统的产品供应物流,工程物流由于其具有"工程"的特性,往往以大型工程设施和机械设备作为物流对象。而其流动对象的特殊性、流动流转方式的独特性以及流动过程的严谨性等多个方面因素为工程物流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在工程物流管理过程中,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具有重大意义。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对工程物流风险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判断,进行正确的评估分析。该文主要对工程物流存在的风险进行概述,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相应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希望能对工程物流风险分析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
《时代建筑》计划在2012—2013年这两年时间的3期杂志里,以10年为剖切面,对"50后"、"60后"和"70后"3个中国当代建筑师群体(以下简称"50、60、70年代生建筑师")进行系统且整体的梳理与研究。这批建筑师经历了中国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参与了中国30年城市快速扩张背景下的大规模建设,成就了无数的新城新区和高楼大厦,也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无疑,这是一群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正在发生影响的一线建筑师。我们不仅会对这批建筑师进行群体研究,而且会对其中的优秀代表进行个体分析,关注他们30多年来的成长,关注他们对当代中国建筑问题的思索,关注他们的建筑实践。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2020,(5):9-18
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始于2000年并迅速繁荣,实质非正式地成为规划体系中位于总体规划之前的顶层设计。随着宏观转型和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到来,战略规划也亟待理论和方法的更新。借用库恩"范式"概念,本文首先尝试总结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特征(定义为现代化1.0),及其影响下产生的战略规划范式。进而,结合汕头——一个与现代化1.0战略规划范式相冲突的"反常"案例的实证,分析了宏观新常态下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可能特征(定义为现代化2.0),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战略规划的实践。最后,通过深入实践范式转型背后的理论范式转型,提出基于科学整体观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新型战略规划,对国土空间规划承担好自身的时代使命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for understanding immigrant suburbanization as one outcome of the mass migrations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 process that has coincided with and shaped the decentraliza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of the American metropolis. We contend, as well, that econom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foreign‐born translates into distinctive residential patterns that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new metropolitan geographies. Using individual and tract‐level data from metropolitan Philadelphia since 1970, we describe the intersection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suburban variety) with both demographic diversity (ethnic and ra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linked patterns of ethnic and racial population growth and decline. We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mmigration to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diversity among immigrants, the inability of “suburb” to capture the region's residential ecology, and the surprising links between the growth of immigrant and African‐American populations in the same places. We clearly show how the residential experience of African Americans differs from that of both immigrants and native‐born whites.  相似文献   

20.
林道友  涂斌  李军 《新建筑》2007,(4):61-64
随着温州市中心区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兴起,新时代的风尚住宅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告别了20世纪80年代顶天立地式大合院时代,90年代的上陡门和下吕浦时代,温州迎来了2000年的新城区时代:体现人性关怀,突出高绿化率、低密度、智能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