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通常不包括对通信电源的监控,给变电站内环境信息的一体化监控带来不便。为此,提出一种通过站端处理单元集成通信电源监控模块的方法,将通信电源监控模块通过站端处理单元集成到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中。该方法采用通信电源监测数据主动推送方式,极大地缩短了故障的发现时间。该实现方式在广东电网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对站内通信电源的监控,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CAN总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分层结构以及目前在站内广泛使用的串行通讯总线的缺点;然后引入了CAN通讯总线,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现场总线,CAN总线通信相对于一般的串行通信总线,它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更加突出;在此基础上,本文介绍了CAN总线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并从硬件及软件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管理机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CAN总线的电排站自动化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电排站目前大多采用基于RS-485总线构建的自动化监控系统所存在的缺点,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电排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系统智能测控节点的CPU选用Hynix公司生产的ARM处理器HMS30C7202,使用芯片内置的CAN控制器实现智能测控节点群与工控机之间和智能测控节点群间的通信,并给出了具体的硬件方案和软件流程.该系统通信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组态灵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佛山地区多个变电站监控系统与防误系统通信实现的基础上,介绍一套可靠、简单的通信设计方案:包括通信接口、通信规约、通信内容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   总被引:36,自引:11,他引:36  
在分析现有中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面向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文中对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和传输模式这2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选择分组广播模式作为传输模式,UDP作为嵌入式以太网的传输层协议,所提出的方案已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CAN总线和DeviceNet协议及其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 应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CAN总线是现场总互领域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通信技术,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用CAN代替以往的RS-485,将根本地改善监控系统的性能,文章在分析CAN协议和DeviceNet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新型变电站监控系统的主控单元及其智能I/O单元的实例,分析CAN总线技术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CAN总线的变电站监控系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作为新一代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尤其是在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现场总线中一种很有影响的控制局域网络CAN(Control Area Network)总线技术,设计出了一套基于CAN总线的变电站监控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及软件设计的程序流程。该系统可靠性高、通信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组态灵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言超  吴燮华 《电工技术》2001,(12):17-18
CAN总线有效地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系统。本文介绍CAN总线的性能,论述CAN总线在通信电源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C8051F040的CAN总线接口嵌入式系统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及其内置CAN控制器,开发一套适合多种CAN总线接口配置要求的通用嵌入式系统,用于卫星地面电联试系统中各种电模拟器的开发。该嵌入式系统具有CAN总线接口配置灵活、数据及事务处理能力较强等特点,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CAN总线在低压变电站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CAN总线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模式,以及作者设计的一套基于CAN总线通信的低压综合保护测控装置。本装置中的保护插件采用了双CPU结构,其中监控CPU采用了PHILIPS公司生产的内嵌有C-AN控制器的微处理器芯片P51XA—C3,再配以适当的接口器件,本装置可以方便地与采用CAN总线技术的监控网连接。软件上,基于CAN总线通信的部分,采用了P51XA的汇编语言编程,简单高效。文章最后具体绘出了保护插件上P51XA—C3中内嵌CAN控制器应用的硬件接口图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N总线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装置多、大量的智能单元装置需要通过网络相互通信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高可靠性、高实时性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CAN总线通信网络。 给出了间隔层、站控层网络通讯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流程图。该设计可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一个快速、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的转变,需要用智能监控系统来满足变电站智能化的需求。针对银川110 kV开元变电站"三层两网"网络架构及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结合调试实践,对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在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作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智能监控技术更利于实现信息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变电室监控系统作用、构成和功能等要素的基础上,根据配电系统管理的要求,利用无线传感网实现对某商务中心的两个地下变电室内的高压柜、低压配出线进行电力监控。该监控系统采用三层管理方式,分别为站控层、通讯层与数据采集层,并利用ZigBee技术实现了变配电设备的分散数据采集,利用3G网络将分散的采集数据传送入商场电力监控中心,实现了变电室的远程监控和集中管理,从而保证了用电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浅谈CAN总线技术及其在电站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现场总线CAN的原理和特点。利用CAN总线技术 ,针对新建及改建电站提出设计、改造方案。该方案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任务功能模块化 ;CAN节点在严重错误的情况下自动关闭输出 ,不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 ,使系统可靠性提高 ;系统通信速度快 ;抗干扰能力强 ;组态灵活。系统已在多个电站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5.
智能变电站中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220 kV智能变电站对站内设备进行在线监测的需求,提出建立基于IEC61850 标准的全站统一平台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对各在线监测装置前端数据采集输出进行规范,即将前端数据统一为4~20 mA标准电信号或经就地监测单元处理为可接入集成智能组件的信号.建立了由智能单元和监测单元组成集成智能组件的智能设备模型,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调度监控系统需要在智能变电站中采集大量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导致信息接入验收的工作量非常大。现有的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自动验收系统只实现了从终端到主站的信号验收,无法实现整个信号的闭环实时传递。同时,变电站监控中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会对采集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此,基于IEC61850和多机多网并行校核理论,研究并开发了一套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的自动闭环验收系统,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相位频谱矫正技术的高效变电站数据监测方法。依托某省电力公司的实际工程项目对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相关仿真和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构建,决定了高级应用功能必须模块化发展以实现不同厂家高级应用模块间的互换。但目前高级应用功能设计没有标准化,缺乏高级应用模块间信息交换服务的通用模型,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以顺序控制为研究对象,依照IEC 61850标准,扩展了急停/自动操作数据对象和视频监控联动逻辑节点(LN),利用扩展协作图构建了顺序控制功能的统一模型。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服务器(Data Server)回发GOOSE报文的信息交换服务模型,完成了顺序控制功能的标准化,实现了不同厂家模块间的互换性,从而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现有的电力通信网为基础,为嵌入式技术及精简后的TCP/IP协议作支撑,形成自下而上的数据流和自上而下的控制流相分离的分层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变电站实时视频监控、远程故障和意外情况告警接收处理等功能,从而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CAN总线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介绍了CAN控制芯片单、双验收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形式。第一种区分上下行报文通信模式与第二种区分相关报文的通信模式相比,前者CPU的工作效率低于后者。第二种通信模式的扩展帧报文的标识符为29位,多于第一种的11位标识符,利用这些多余的标识符表示报文帧的其他重要信息,从而提高报文信息的传递效率。同时第二种通信模式在错误处理能力和接收缓冲区容量方面明显优于第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