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傅少庆  肖立志  谢然红  张恒荣  黄科 《测井技术》2012,36(5):504-506,510
核磁共振测井(NMR)地面采集系统现有的第三方测井数据格式转换软件都只对测井曲线数据进行转换,忽略了存储在数据体中的采集模式信息,其应用无法满足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的需要。分析国际三大测井公司核磁共振测井数据CLS、XTF以及DLIS格式中NMR测井回波串数据以及采集模式参数的存储方法,设计满足国内NMR测井数据应用存储格式,开发编写测井数据格式转换软件,满足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存储及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利用声成像测井数据实现岩石裂缝特征的自动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成像测井方法的对比,认为声成像测井是探测裂缝的最佳选择,根据小波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分析了条纹噪声产生的原因,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提取条纹背景噪声的算法模型,从而排除了井壁图像中垂直分布的阴影对裂缝识别的干扰,实现了对岩石裂缝特征的自动识别和较精确的定量分析,对阿特拉斯的井周声波成像仪(CBIL)测井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常用测井数据格式与格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艳 《测井技术》2003,27(Z1):78-81
测井现场和资料处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不同的数据采集系统各有不同的数据格式.详细介绍了常用的几种数据格式(BIT格式、LA716格式、3317格式、TIF格式、LIS格式、DLIS格式、ASCAⅡ码)及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成像测井方法的对比 ,认为声成像测井是探测裂缝的最佳选择。根据小波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理论 ,分析了条纹噪声产生的原因 ,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提取条纹背景噪声的算法模型 ,从而排除了井壁图像中垂直分布的阴影对裂缝识别的干扰 ,实现了对岩石裂缝特征的自动识别和较精确的定量分析。对阿特拉斯的井周声波成像仪 (CBIL )测井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磁盘存储SEG-D Rev 3.0数据难以识别与读取的问题,根据格式标准,详细分析了它的数据结构,介绍了几种主要数据格式的转换方法,并给出了解编方法。基于VC++语言,编写了查看磁盘SEG-D数据文件头与道头的软件,证明了本方法是有效的,对SEG-D Rev 3.0地震数据的应用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定量自动识别测井微相的数学方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此前的测井微相自动识别方法多侧重于数理统计定量分析,或仅采用少数几个数学参数进行识别,不能全面体现反映沉积环境的测井特征。本文从沉积成因角度,采取用反映沉积环境的全部测井相要素进行建模,识别的思路,建立了以测井曲线幅度,形态等9个测井相要素作定量描述的多个数学模型;再用优选的测井相曲线(特征曲线)按各个测井相要素(尤其是特征测井相要素)对各测井微相建模,并据此用不同井的各曲线提取的测井相要素识别测井微相,这样就建立了一种全面而有效的定量识别测井微相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段新明 《河南石油》2004,18(4):21-23
利用常规测井曲线结合自编软件,在高频旋回地层学理论和曲线相似性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地层对比规则、对比曲线和对比指标的选取;借助于软件总体框架流程图、地层对比流程图介绍了自动地层对比设计思想,同时对相关系数法和重心法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用于地层对比具有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对岩石裂缝的研究是石油工作者们非常关心的课题,并壁成像测井是研究岩石裂缝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设备及数据处理技术的限制,目前对岩石裂缝只能进行人工识别做半定量分析。声像测井是探测裂的最佳选择,作者利用近期在数字图象处理方面取得的成果,了对岩石裂缝的自动识别,从而进行比较精确的定量分析。通过对阿特拉斯的CBIL数据进行处理给予验证。  相似文献   

9.
对数控测井系统来说,存在多种数据格式,不同的数控测井系统使用的数据格式不同,这给数据处理带来不便,为此开发了适合多种格式的多功能测井数据处理软件。该软件能对多种格式测井数据文件进行文件快速扫描、深度平移、曲线伸缩、深度平差、曲线拼接、曲线合并、曲线删除、曲线数据显示与打印、服务表编辑等处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测井岩相自动识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测井资料解决单井剖面的岩相识别是沉积相分析的重要基础工作,采用常规方法识别扇三角洲沉积形成的具有复杂岩性剖面的岩相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我国新疆Weh油田扇三角洲沉积剖面的岩相进行自动识别,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研究发现:建立标准测井岩相库是正确识别岩相的关键,利用灰色关联法识别的地层岩相较常规岩屑录井的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测井曲线结合自编软件 ,在高频旋回地层学理论和曲线相似性方法的基础上 ,阐述了地层对比规则、对比曲线和对比指标的选取 ;借助于软件总体框架流程图、地层对比流程图介绍了自动地层对比设计思想 ,同时对相关系数法和重心法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实际应用表明 ,该方法用于地层对比具有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自主开发的测井数据格式转换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底层函数库的开发。该系统完成了底层动态链接库的开发,它提供了WIS格式文件的输入输出接口函数,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数据扫描、数据加裁、数据转换、WIS文件管理和辅助转换工具。该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十分友好,功能比较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倾角测井0磁带记录格式并在sun工作站上实现了解编方法,给出了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建模和储量计算中人工判别未取心井沉积相的标准不统一。以中东Y油田碳酸盐岩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选取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90%的主成分代表输入的测井信息,通过正演去掉油层对电阻率的影响,运用均值滤波去齿化和众数滤波确定边界;采用岩心刻度方法,以岩心井的测井数据和沉积亚相建立学习样本,对未取心井使用K最邻近分类算法(KNN)进行沉积亚相分类预测。结果表明,KNN对沉积亚相的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ANN)和自组织映射(SOM)预测结果比较后认为,该技术有效解决了学习样本量大、类域交叉多的难题,且运行速度快,分类结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6.
测井数据的读取及绘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曲线绘图只能在一种固定的测井数据格式中绘图,比如FORWARD软件只能对WIS格式绘图,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测井曲线绘图方法,那就是对常用的几种测井数据格式,不管是那一种格式,不经过数据转换都可以绘出曲线图,介绍了用VC++语言中的GDI开发出的一种新的绘图软件。该软件用open(),read(),write()等函数读取动态库数据,并用GDI(图形设备界面)进行绘图,从而减少了操作过程中转换文件的烦琐工作,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7.
从自然电位测井原理出发建立压力解释数学模型,应用测井数据对油层进行孔隙压力解释;编制自动扫描软件,在测井现场打印孔隙压力剖面,也可以进行室内解释,该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生成速度快、可操作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所有砂岩渗透性油藏新钻井孔隙压力解释,适合蝇现场操作,为进一步分析老井的注采效果,及时发现高压层、减少套套管损坏等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在油田开发调整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LAS测井数据是目前测井领域比较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该格式采用ASCII文本格式,易于计算机程序分析。目前多数测井数据处理平台对LAS格式具有较好的支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利用VisualStudio2010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了一套LAS测井数据解析的辅助程序。该程序能够方便地对LAS格式测井数据进行辅助处理,解决了LAS格式测井曲线的合并、换行模式切换以及批量转换等问题。利用该程序对几口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程序操作便捷,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批量处理功能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裂缝张开度低、常规测井响应不明显等特征, 直接利用各种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时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多信息融合的裂缝识别方法,对多种常规测井曲线进行重构, 充分突显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 同时对电成像测井进行孔隙度谱分析, 从孔隙度谱中提取反映裂缝的熵、能量等谱特征, 构建多信息融合的裂缝发育概率预测模型, 对储层裂缝进行识别。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描述裂缝结果的对比表明, 文中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Logik 3.0是一套集曲线显示、编辑、绘图、处理和解释于一体的、可视化的、开放性的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综合平台。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开放式平台+模块包"的一体化开发的设计思想,指出将曲线显示、编辑、绘图、处理和解释基本过程建成一个统一平台;处理方法看作是一种数学算法,把各种算法按照统一的接口开发成动态库DLL,形成方法包;将复杂的图形看作是由基本测井图元构成,开发基本图元控件OCX,形成图件包,然后拼装成复杂图件;将各种数据转换模块按统一的接口开发成DLL,形成转换模块包。对各种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展示了该系统的应用实例,提出了未来系统升级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