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塔中隆起东南部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塔中地区沉积构造演化的分析,认为塔中隆起是一个在早奥陶世末—东河砂岩沉积前多期活动的构造隆起,其南侧的塘古孜巴斯坳陷发育良好的下古生界烃源岩,多次的构造抬升剥蚀和暴露岩溶作用,强烈的断裂褶皱活动,有利于下奥陶统岩溶性储层的发育和局部构造的形成。与塔中地区已发现的油气藏类比,塔中隆起东南部地区局部构造形成早,圈闭类型好,有四套重要的储盖组合,油气成藏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2.
塔中低凸起是中奥陶世-晚泥盆世早期塔东南前陆冲断体系的一部分。这个时期塔中地区的断裂以北倾反冲为主,并可能与深部由南向北逆冲的主控断裂交汇,形成向北扩展的楔形构造前锋。塔中低凸起历经多期断裂作用,在不同地层单元内部形成了特有的构造形态,如震旦系-奥陶系构造层内主要发育北西向的挤压断层相关褶皱,志留系-泥盆系构造层内主要发育北东向的负花状构造和拉分地堑,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内主要发育由岩浆刺穿或底辟形成的正花状构造和垮塌构造。多期断裂作用也造成了早期构造通常被晚期构造切割与破坏而在地震资料上难以识别的问题,构造解释工作应尽量在纵横比例相等的地震剖面上进行,以直观显示并准确识别这些构造层内部的变形形态,并从资料可信度高的位置入手,由已知到未知,逐步获得资料不好地区的断裂解释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塔中地区沉积构造演化的分析,认为塔中隆起是一个在早奥陶世末-东河砂岩沉积前多期活动的构造隆起,其南侧的塘古孜巴斯坳陷发育良好的下古生界烃源岩,多次的构造抬升剥蚀和暴露岩溶作用,强烈的断裂褶皱活动,有利于下奥陶统岩溶性储层的发育和局部构造的形成。与塔中地区已发现的油气藏类比,塔中隆起东南部地区局部构造形成早,圈闭类型好,有四套重要的储盖组合,油气成藏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东部大型碳酸岩盐油气藏勘探方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东部,具有下部碳酸盐岩、上部碎屑岩地层层序和古隆起、中坳陷、晚稳定的构造发育史。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油气资源雄厚;生储盖组合配置好,背斜构造和地层圈闭大,大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条件优越。北部的群克低凸起(原孔雀河斜坡)和南部的塔东、罗南低凸起,分别是塔北隆起和塔中隆起向东的延伸部分,而且较塔北隆起和塔中隆起构造部位更高,是油气长期运移和聚集的指向。建议加强塔东和群克低凸起寒武系灰岩背斜油气藏和震旦系白云岩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5.
塔中奥陶系优质储集层特征及断裂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中北坡上奥陶统礁滩体和下奥陶统鹰山组风化壳为两套优质储集层,早期分别受台地边缘高能相带和早奥陶世风化壳的控制,后期受到断裂活动的整体改造。综合研究认为,塔中北坡奥陶系储集层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均与断裂活动有关。塔中奥陶系两套优质储集层受3期重要断裂运动的控制:早奥陶世末的区域拉张奠定了塔中I号坡折带形成的基础,促进了下奥陶统鹰山组风化壳岩溶储集层的形成及随后上奥陶统礁滩体的沉积;奥陶纪末的大规模挤压运动促使塔中北坡发育盐相关构造(沿中寒武统的膏盐层产生滑脱与盐拱),断裂同时改造礁滩体和风化壳储集层;志留纪末的走滑断裂活动对奥陶系储集层的改造有限,却控制着喜马拉雅期塔中奥陶系气侵的部位。图10表1参12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构造演化动力学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隆起构造是沉积盆地内的大型正向构造单元,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由于沉积盆地的多旋回叠加演化,隆起的形成发育表现为复杂的动力学过程。隆起在沉积期、(油气)成藏期、调整期与定型期具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决定了油气形成、聚集与分布的地质环境,因此,隆起构造演化动力学是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的核心。从古构造分析的角度,解析了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的构造演化史。莫索湾凸起是在石炭纪“基底”隆起的背景上,经二叠纪构造运动发育起来的大型隆起构造;在经过三叠纪—中侏罗世西山窑组沉积期的稳定沉降与埋藏之后,在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遭受强烈改造;其后,在早白垩世再次稳定沉降,晚白垩世—古近纪发生“振荡”运动,在新近纪随着南侧昌吉坳陷的急剧挠曲沉降而发生向南倾斜。莫索湾凸起经历了雏形期、发育期、埋藏期、改造期、调整期与定型期等6个地球动力学阶段的演化,现今成为深埋藏的大型背斜,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7.
利用近期获得的钻井、地震资料,开展塔中-巴麦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提出塔中-巴楚-玉北地区加里东中期形成了统一的大型"古隆起",控制着晚奥陶世早、中期沉积相的展布;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型"古隆起"分化发展,和田"古隆起"定型,包括玉北地区东部及塔中南坡在内的塘古巴斯坳陷区北东向"潜山"构造带形成,塔中北坡发育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受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控制,塔中-巴麦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宏观地质条件存在差异.塔中-巴楚位于加里东中期大型古隆起的主体部位,中、下奥陶统具备加里东中期Ⅰ幕岩溶储层发育条件;玉北中西部、巴楚西部以及塘古巴斯坳陷区北东向潜山构造带还具备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岩溶储层发育条件;塔中Ⅰ号断裂带以北的顺托果勒地区长期位于古隆起的斜坡部位,北东向断裂发育且多期活动,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与之相关的缝洞型储层.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轮南低凸起是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上的一个多套含油层系共存的巨型复式油气聚集区,油气储量丰富。自形成以来,轮南低凸起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通过精细的二维地震测线解释,根据地震剖面上的削截、上超等反射特征,在该区共识别出11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以及轮台、轮南、桑塔木等6条主要的断裂。这些断裂早期主要为逆冲断裂,主要活动时期为晚海西—印支期,强烈活动期为二叠纪,该认识有别于前人认为的断裂发育期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之后的构造反转作用发生在古近纪末期,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通过构造演化剖面确定该区主要经历了五大演化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晚海西—印支期发生的强烈挤压、抬升、剥蚀作用对研究区面貌影响最大,喜马拉雅期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快速楔入影响,研究区地层发生翘倾,由原来的南低北高转变为现今南高北低的形态,研究区面貌最终定型。  相似文献   

9.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岩溶风化壳储层特征与勘探领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继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塔中I号带上奥陶统发现含油气礁滩体[资源量约(3~5)×108 t油当量]之后,又在其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获重大油气勘探突破.指出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风化壳岩溶为加里东中期构造运动的产物,分布广泛,溶蚀孔洞与裂缝发育,储集条件良好,呈准层状展布;上奥陶统含泥灰岩与下奥陶统岩溶储层可以构成有利的储盖组合,具有油气大规模聚集的有利地质基础.认为塔中地区北部斜坡区成藏条件较有利,资源潜力大,是近期天然气勘探的现实领域.  相似文献   

10.
古城低凸起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城低凸起是大庆油田塔东区块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主力地区。利用最新的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古城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古城低凸起寒武系—中下奥陶统为北西倾伏的碳酸盐岩大型宽缓鼻状构造,被北东向断裂切割成堑垒相间的断块构造格局。寒武纪—早奥陶世古城地区为继承性伸展环境下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在中奥陶世发生构造反转沉积格局产生明显差异;至晚奥陶世台盆格局消亡古城地区结束了碳酸盐岩沉积,沉积环境由台地相转变为盆地相沉积,晚奥陶世末受车尔臣断裂与塔中断裂带双重构造作用影响遭受隆升剥蚀;志留纪—泥盆纪受南北双向强烈挤压整体抬升遭受最大一期剥蚀,经印支运动后最终定型,后期构造作用对古城地区影响微弱。研究表明:古城低凸起下古生界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断裂对储层起到建设性改造且沟通下部烃源岩,构造作用控制油气藏的分布,油气勘探应避开南部碳酸盐岩强烈变形区,立足北部保存条件好、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11.
塔中地区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低凸起古生界地层良好的烃源岩条件、盖层条件,优质的储集性能和成藏条件表明该地区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塔中Ⅰ、Ⅱ号断裂形成早,直接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相连,既是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又是改善储集层性能的主要因素。塔中低凸起的油气勘探应同时注重石炭系、志留系和中、下奥陶统;砂岩和碳酸盐岩油气藏并重。二叠系火山活动对塔中地区油气聚集不构成影响。沿塔中Ⅰ、Ⅱ号断裂构造带及塔中10井构造带西北部是塔中地区最有利的勘探区域之一。寒武—奥陶系地层-岩性圈闭原生油藏、与火成岩上拱和遮挡有关的圈闭也是塔中地区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构造演化及其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的古城墟隆起处于满加尔含油气系统,构造演化分析表明,该隆起形成于加里东运动中期,之后始终处于隆起状态,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成藏条件较好。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寒武-奥陶纪该区发育台地边缘相带,广大台地区具备发育加里东运动中期岩溶的条件。因此,古城墟隆起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边缘高能相区是寻找油气有利区,而广大的台地区,构造圈闭不发育,应以岩溶缝洞型等非构造圈闭类型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轮南下奥陶统沥青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某些井的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发现有沥青,它主要充填在碳酸盐岩矿物晶间隙中,含量1%~3%,沥青反射率1.05%~1.10%.结合该区埋藏史及古地温史推算出原油沥青化形成时间发生在早海西运动期,结合油气地质背景,推断油气藏形成于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时期。因此,这套储集层沥青是早古生代油气藏在早海西运动期经抬升、剥蚀、风化、氧化作用而发生沥青化,后经热变质作用而形成,它与塔北、塔中下志留统沥青砂岩属同时代产物,下奥陶统储集层沥青的发现扩大了早古性代古油气藏存在范围。对于认识轮南地区复杂的油气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将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类型分为2大类7亚类:(1)基底卷入型分为基底逆冲、扭动、逆冲与扭动叠加等3亚类;(2)盖层滑脱型分为滑脱背斜,断弯背斜,披覆与滑脱挤压背斜、叠瓦式逆冲构造等4亚类。基底卷入构造多数发生于海西期;喜山期强烈活动,盖层滑脱构造多数发生于喜山期。构造多期活动,形成部分叠加构造。目前在滑脱背斜上部找到了油田、推测各种滑脱构造、扭动构造中所伴生的褶皱--断裂系统和基底挠折,基底卷入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种镜下微观分析方法,探讨塔中地区塔中一号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体基质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并依据成岩演化序列进行了追踪分析。研究认为,该区良里塔格组储集层基质次生孔隙主要形成于中一深埋藏环境下的中成岩阶段:塔中一号断裂带沟通了中寒武统膏岩层和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层,在高温下发生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产生的高温、高H2S含量的溶液沿断层和破裂带进入储集层进行溶蚀(被溶蚀组分以含藻或藻粘结的泥晶灰岩砂屑和渗流粉砂为主),形成了以粒内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为主的基质次生孔隙。台地边缘的粒屑滩亚相是易溶组分的富集带,即形成基质次生孔隙的有利相带,因此该亚相内裂隙体系发育带是优质储集层有利分布区。图9参13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西段变形较复杂,深层地震资料成像不理想,圈闭发现与落实难度大,油气勘探开发程度低。为了加快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最新的钻井信息、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在分析克拉苏构造带不同区段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构造带构造差异变形的规律、构造变形特点及构造样式,剖析了克深断裂带突发构造集中发育的成因,并指出了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塑性膏盐岩、区域挤压应力、基底先存构造等3因素分段主控构造差异变形规律;②大北段主要受双盐湖的影响,发育楔形冲断叠瓦构造;③博孜—大北区段受斜向挤压、双盐湖及古隆起等3个因素的影响,发育完整突发构造样式、雁列式大规模推覆构造样式及楔形冲断叠瓦构造样式;④博孜区段主要受古隆起阻挡,发育破碎型突发构造样式;⑤阿瓦特—博孜区段构造转换带主要受应力斜向挤压及单盐湖的影响,发育楔形冲断叠瓦构造样式。结论认为,克深断裂构造带、拜城断裂构造带内普遍发育的突发构造群、雁列式圈闭群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是该区重要的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对泌阳凹陷中心核桃园组向苏打湖演化过程中碳酸盐岩形成的特征、沉积相条件、沉积模式,以及碳酸盐岩的生油母质、油原岩、资源量、储集空间、油藏等。指出了老区滚动勘探开发的新领域及潜力层。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多旋回、不均衡构造运动和沉积演化导致油气成藏和分布非常复杂,近年来随着局部地区地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加强系统的成藏规律研究.据已发现油气藏的成藏特征可建立7种油气成藏模式,即前陆盐下挤压背斜气藏、前陆盐上构造-岩性残余油藏、前陆前缘斜坡构造-岩性油气藏、台盆古隆起碳酸盐岩风化壳-层间岩溶立体组合油气藏、台...  相似文献   

19.
南黄海中部隆起火成岩体识别及其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隆起是南黄海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与勘探程度低。根据南黄海中部隆起及其周边火成岩岩石物理性质,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区域磁力资料,并根据火成岩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平行板状地震反射特征、穿层板状地震反射特征、丘状地震反射特征、蘑菇状地震反射特征及火山机构地震反射特征等5种火成岩地震反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南黄海中部隆起火成岩体的分布进行了预测,最终认为中部隆起火成岩体较发育,其分布与区域深大断裂有着密切关系,主要分布在中部隆起的中部及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