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4.
5.
给出了一种基于磁隙式吸附机构的槽车清洗机器人机构设计方案,采用磁隙式吸附装置平衡清洗作业过程中高压水枪反向冲击力产生的倾覆扭矩,提高系统稳定性裕度。建立数学模型描述清洗作业力学行为,利用有限元仿真优化磁吸附模块设计参数,计算不同气隙高度下单个磁吸附装置产生的吸附力。根据仿真结果,当采用2块40 mm×40 mm×15 mm与2块80 mm×40 mm×15 mm的永磁铁,磁铁间隙为10 mm,轭铁厚度为9 mm,气隙高度为10 mm时,单个磁吸附装置能够产生693 N的吸附力,槽车清洗机器人能够在20 MPa的清洗水压下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承压设备轮式爬壁机器人磁轮吸附力不足的问题,对爬壁机器人磁吸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通过爬壁机器人受力状态及吸附力要求的物理分析,提出了磁轮与磁桥结构相结合的磁吸附方式;利用建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确定了最佳永磁体长度、高度、宽度等规格参数,并研究了磁桥与容器壁面空气间隙对爬壁机器人吸附力的影响;设计磁吸附力测试装置进行了实验,然后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磁桥结构能够为轮式爬壁机器人提供充足的吸附力,能避免机器人爬行过程中出现的向上爬行打滑和横向爬行侧滑问题。 相似文献
7.
爬壁机器人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高难度、高风险的高空工程作业,在舰船清洗、液化气罐检测等诸多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现代爬壁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实际应用,对爬壁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真空吸附、磁力吸附、静电吸附、仿生吸附以及攀附式吸附等不同吸附技术的特点,比较了轮式爬壁机器人、履带式爬壁机器人、足式爬壁机器人等多种爬壁机器人移动机构的优缺点。最后,结合火电厂应用环境特点,重点分析了爬壁机器人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案例,探讨了火电厂爬壁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指出复合吸附结构与移动方式是未来火电厂爬壁机器人的发展热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修船作业中船舶壁面的除锈问题,设计了一种单纯采用永磁吸附实现附壁的履带式爬壁机器人,利用其上搭载的高压水射流装置实现除锈。首先,设计的永磁吸附单元由多块永磁体组成,采用Halbach充磁方向布置,单块磁吸附力理论接近1.4 kN;然后,机器人行走方式采用同步链传动、双链条履带结构,使永磁吸附单元可靠稳定的吸附在壁面上,链条的涨紧采用垂直涨紧和水平涨紧相结合的方式,驱动系统采用双电机驱动及锥齿换向结构,同时清污盘与框架的连接采用十字铰接式柔性设计。最后,对制造的永磁吸附单元开展力学实验,对搭建的功能性样机开展水平运动、垂直爬壁和1∶1实船模型爬壁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造的单块永磁吸附单元的吸附力可达1 kN,满足机器人抗倾覆要求;功能性样机在爬壁实验中是可以可靠附壁的,同时可实现机器人的行走和转向运动,为后期工程样机积累了实验数据,为机器人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永磁吸附式爬壁机器人机动性与吸附性相矛盾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磁铁轮流通断电机构,并基于该机构设计了一种履带式爬壁机器人.为了防止机器人出现滑移、倾覆和翻转失稳状况,对机器人进行了力学分析,利用COMSOL软件对电磁铁进行磁场仿真分析,完成了电磁铁的设计及机器人整机的制作.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够以任意姿态在不同角度壁... 相似文献
10.
油罐容积检测用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爬壁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该机器人为石油油罐测量专用机器人。文中阐述了该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需考虑的几个问题,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利用时空转换思想,以时间基准测量空间位移量,设计了基于ARM的直线式时栅传感器A/D转换电路。采用STM32F407VGT6型ARM处理器与AD7298BCPZ型12位A/D转换芯片相结合,利用嵌入式Linux实时操作系统的移植,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可靠性与实时性。实验表明:设计的A/D转换电路,最小分辨时间为2.44 ns.能够更好的实现传感器的高速、高分辨率采样,实现了直线式时栅传感器的实时误差修正与补偿,为高精度直线式时栅传感器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工作气隙是影响直线同步振动电动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寻求合理结构的工作气隙是电动机设计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文章首先针对隐极式结构的直线振动电动机,从理论上定性分析了电磁推力与工作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总结出合理工作气隙结构设计的依据.最后采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验证了得出的结论,结果证明这些结论是正确的,可以在直线同步振动电动机工作气隙设计中采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e dynamic ind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1- and 2-mm-radius hemispherical glass sliders when colliding with stationary magnetic
disks under various lubricant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o clarify the dynamic interfacial forces between flying head sliders
and magnetic disks. The collision times were ~15 and ~30 μs, respectively, and independent of the impact velocity. For a 1-mm-radius
slider (Ra roughness = 1.71 nm), a clear adhesion force nearly equal to the static pull-off force was observed at the instant
of separation when the lubricant thickness was from 1 nm without UV (0.69 nm mobile lubricant thickness) to 3 nm with UV (1.89
nm mobile lubricant thickness). The dynamic adhesion force was maximum when the slider had separated from the disk surface
by about 2 nm and dropped from the maximum to zero when the separation reached more than 5 nm. When the mobile lubricant thickness
was 0.43 nm, a clear adhesion force was not observed. For a 2-mm-radius slider (Ra roughness = 0.34 nm), a clear adhesion
force, similar to the static pull-off force, was observed at the instant of separation at almost all lubricant thicknesses
and impact velocities tested except at a small mobile lubricant thickness of 0.43 nm with impact velocities greater than 1.1
mm/s. The dynamic adhesion force dropped from the maximum to zero when the distance traveled from the maximum reached more
than 5 n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ynamic adhesion force of 1- and 2-mm-radius sliders originates from meniscus formation
rather than van der Waals force. 相似文献
18.
根据软盘磁头前隙在深度方向成形的基本过程,分析了工艺中存在的困难,建立了研磨工艺的数学模型,摸索出一套实用的数字化工艺,并成功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