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杜郢  王哲  夏汉忠  周太炎  蔡小燕  任筱芳 《石油化工》2011,40(12):1342-1347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端羟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为主要原料,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磺酸型扩链剂(HSJ)为亲水扩链剂,采用自乳化和外乳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阴离子型高固含率水性聚氨酯(WPU);考察了扩链剂、外乳化剂和端羟基硅氧烷的用量对WPU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对WPU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TG技术对WPU胶膜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系中DMPA、HSJ、外乳化剂、端羟基硅氧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0.25%,1.6%,2.0%时,合成的WPU乳液黏度低、稳定性好、固含率可达53%左右,WPU胶膜的耐水性和耐热性好,性能与进口试样相近。  相似文献   

2.
新型磺酸型表面活性单体制备水性聚氨酯微乳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聚(四氢呋喃-co-氧化丙烯)二醇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硬段、1,2-二羟基-3-丙磺酸钠为亲水扩链剂,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磺酸型表面活性单体制备的水性聚氨酯(简称磺酸型WPU)微乳液;与羧酸型WPU微乳液进行了对比实验,对微乳液的粒子形态、粒径分布及微乳液的其他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磺酸型WPU微乳液的粒子呈球形,粒径呈多元分布;WPU微乳液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征,表观黏度小于250mPa·s(剪切速率25s-1时),且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呈现一定的"切力变稀"特征;相对于常规的羧酸型WPU微乳液,磺酸型WPU微乳液具有更高的固含量和更低的表面张力,且具有较好的低温、高温及室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聚己内脂二元醇(PCL-1000)、异佛尔酮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N-(2-氨基乙基)-2-氨基乙烷磺酸钠盐(AAS)等原料合成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以n(NCO)∶n(OH)、DMPA含量、固含量以及AAS含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皮革剥离强度为考察标准,并采用L_(16)(4~5)正交试验优选出水性聚氨酯的最佳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在n(NCO)∶n(OH)=1.2∶1,固含量=55%,w(DMPA)=8%,w(AAS)=6%条件下,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可以使皮革的剥离强度可达48.9 N/2.5 cm。  相似文献   

4.
利用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水性聚氨酯复膜胶乳液。考察了-NCO含量、扩链剂对水性聚氨酯复膜胶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水性聚氨酯复膜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CO含量的增加水性聚氨酯复膜胶断裂伸长率降低而拉伸强度增加,剥离强度具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实验以混合聚醚、二羟甲基丙酸、交联剂、扩链剂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以自乳化法合成初黏、持黏和稳定性良好的水性聚氨酯压敏胶。考察了交联剂及扩链剂用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SC研究了胶膜的玻璃化温度。结果表明,加入交联剂后水性聚氨酯的初黏和持黏均增加,当交联剂与聚醚中—OH摩尔比为0.5,扩链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时,可得到初黏性、持粘性和稳定性均好的水性聚氨酯压敏胶。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高固含量低粘度聚脲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回弹聚氨酯软泡,研究了对泡沫的密度、回弹率、压陷硬度、水平燃烧速率和氧指数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固含量聚脲多元醇可以提高泡沫的热稳定性,使高回弹聚氨酯软泡有更好的耐燃性,甚至可离火自熄;对软泡的密度影响不大,对泡沫的回弹率和压陷硬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封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氮甲基二乙醇胺(N-MDEA)为亲水扩链剂,甲乙酮肟为封端剂,合成了封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封端量和N-MDEA用量及中和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将最终产物进行了同色应用.结果表明:当n(-NCO):n(-OH)为1.09,封端量为11.7%,N-MDEA用量在5.2%,中和度100%~120%时产物性能...  相似文献   

8.
9.
《天然气化工》2016,(1):41-45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EDA)为原料,制备了PPC型水性聚氨酯(PPCWPU)。研究了异氰酸酯指数、DMPA用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成膜后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w(DMPA)为5%、异氰酸酯指数值为1.5时产品的综合性能最优,拉伸强度达到50MPa,断裂伸长率达到583%。实验表明,PPCWPU的强度和聚碳酸亚己酯型WPU相近,远远超过聚醚和聚酯型WPU,断裂伸长率处于聚醚和聚酯型WPU之间。PPCWPU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热分解失重5%的温度为271℃,和其他类型的水性聚氨酯相近。  相似文献   

10.
以液体石蜡为原料,采用复合乳化剂吐温-60、司潘-60制备了高固含量液体石蜡纳米乳液,并利用单因素法研究了配方组成、乳化时间、乳化温度和搅拌转速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液体石蜡、吐温-60、司潘-60和乳化水的最佳质量比为25:3.0:2.0:30,适宜的制备条件为乳化时间6 min、乳化温度103℃、搅拌转速12...  相似文献   

11.
实验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酯,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丙烯酸羟乙酯为接枝剂,丙烯酸丁酯为改性剂,制备木材加工用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粘合剂乳液。较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70℃、n(-NCO):n(—OH)=1.08、聚合时间5 h、丙烯酸丁酯用量6%,改性后PUA乳液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聚醚、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并用有机硅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R值[n(NCO):n(OH)]、DMPA含量、有机硅种类及用量对乳液外观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值的减小,乳液的外观、稳定性和初黏性变好,持黏性降低;随着DMPA用量的增加,耐水性变差,持黏性变好;随着有机硅氧烷用量的增加,胶膜的耐水性和持黏性提高,但乳液的初黏性和贮存稳定性有所下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有机硅改性前后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氧烷己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到聚氨酯分子链上。当R值为1.06,DMPA含量为4.5%,有机硅含量为1%(占总预聚体的质量分数)时,各项性能已达到企业压敏胶指标。  相似文献   

13.
实验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酯、二羟甲基丙酸为基本原料,丙烯酸羟乙酯为改性剂,凹土悬浮液作聚氨酯预聚体的分散介质,制备耐热、稳定及黏接强度好的凹土/水性聚氨酯复合黏合剂乳液。考察了凹土用量对乳液的黏接强度、稳定性及黏度的影响,并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粒径分布仪及扫描电镜仪对产物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凹土提高了胶膜的耐热性;凹土可均匀分散于聚氨酯基体中,起稳定乳液作用;当凹土质量分数为12%时合成的乳液黏接强度最佳,达3.33 MPa,比未加凹土的试样高出1.50 MPa,乳液稳定、黏度适中。  相似文献   

14.
以聚醚210、聚醚330、二羟甲基丙酸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不同组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压敏胶。实验考察了聚醚210和聚醚330以及混合聚醚对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粒径分析、DSC、电子拉力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相容性、热行为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软段为混合聚醚时乳液呈半透明带蓝光,软硬段的相容性提高。随着聚醚210/聚醚330的比值增加,胶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先增大后减小。当 m(聚醚210):m(聚醚330)为1:6时,乳液粒径小且分布窄。该乳液对聚酯薄膜与铝片有很好的粘接性,其剥离强度优于国内水性聚氨酯和丙烯酸酯压敏胶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制备了水性聚氨酯,再与丙烯酸酯进行共聚制备共聚乳液压敏胶黏合剂。研究了封端剂丙烯酸羟丙酯(HPA)用量和丙烯酸异辛酯(EHA)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封端剂HPA的增加,压敏胶的黏度,剥离强度增加;随着EHA用量增加,压敏胶的黏度减小,剥离强度增加。在全封端剂,EHA用量为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固含量100%的条件下,180°剥离强度为0.18N/mm,制得的压敏胶压敏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ZrO2/SO24-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该固体超强酸的催化作用下,由长链醇和苯酚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系列长链烷基酚。探讨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醇酚比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SO24-型固体超强酸对长链醇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当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50℃时催化活性最佳,酚醇比1.0~1.2,催化剂最佳用量0.8~1.2g,反应时间3~4h,收率最高可达79%,同时反应最佳酚醇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均随烷基链的增长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7.
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与光固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 (HDI)三聚体与丙烯酸羟丙酯为原料 ,制备了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PUA)。讨论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UA的粘度等因素的影响 ,得出合成PUA的适宜条件为 :催化剂用量 0 .10 % ,反应温度 80℃ ,反应时间 3.5h。并考察了不同光引发剂用量条件下 ,PUA的光固化线收缩率和内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