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以来,中国建筑的形成、机制和现状可以称得上是令人惊诧的。"全球化"是一个正在急速发生的现实,在这个现实中,发达国家盘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在趁势而起的同时暗暗忧虑"自己不见了"的危险。该文主要谈到"外来"与"本土",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外来建筑文化的大量"入侵",这就急需更新的地域建筑,新地域性建筑设计从内容上来说无非是本土与外来的建筑文化以及形态互相作用的过程。同时,这一关系的思辨也与当前的建筑观互为印证。  相似文献   

2.
建筑本身是一种共同体的文化结晶,独特的建筑文化往往和深层的民族精神相联接。"卓尔不群、和而不同"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文化理念,同样也与中国儒家的"和"文化有着重要渊源。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的君子人格,在建筑文化中的特殊形态即是"卓尔不群"的经典建筑。但凡经典建筑,都浸透着独特与和谐的意蕴——挺拔刚健,卓然而立,  相似文献   

3.
李辉 《城市建筑》2014,(7):120-122
基于同样的文化背景影响,叙事文学与建筑之间有着同样的历史发展逻辑。被传统建筑史研究所忽略的一些特征,在某种情境下通过叙事文学的途径透露出来,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中国古代叙事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史传"与"诗骚"特征,也同样映射在建筑空间上。借此展开的研究,更能揭示出中国建筑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当前,绿色建筑在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全面的发展时期,充满活力和潜力。为了进一步传播绿色建筑领域先进生产力和企业的品牌价值,同时也感谢国内外绿色建筑企业长期以来对"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下称"绿色建筑大会")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参与,在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支持下,"绿色建筑大会"组委会与能源世界-中国建筑节能网(www.chinagb.net)精心策划并创办"中国绿色建筑影响力企业榜"栏目,现诚邀国内外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影响力企业免费参与。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家正在提倡"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们也在追求"低碳"生活。可通过不断改进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和供热采暖系统设计,以及开发出新的采暖方式,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设计》2012,(1):179-185
在中国,"批评"这个词可能容易跟过去的"大批判"联系在一起,如同把"建筑计划"改称为"建筑规划"一样。无论是建筑批评还是建筑评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思想资源。这个思想资源是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样的思想资源来进行建筑批评或者说建筑评论?建筑评论出发的基点在什么位置上?这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孟燕  王瑛 《华中建筑》2012,(5):50-54
太原第一热电厂是太原现代工业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太原"苏式"风格建筑的范例。该文在对工厂重点建筑测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建筑分析,以期使这一时期建筑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必要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幕墙使得现代化的城市展现多姿风彩,它将一幢幢钢铁水泥铸造的大厦变成了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而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过份相似,高度雷同,这使得幕墙装饰企业在中国也有了高速发展,而苏州市鑫泰建筑装璜有限公司便是一家集门窗、幕墙安装与设计的装璜公司。苏州市鑫泰建筑装璜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是一家具有"建筑幕墙专业承包一级"、"建筑门窗专业承包一级"、"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三  相似文献   

9.
张欣 《上海建材》2012,(4):36-38
人类最初发明的建筑,仅是为了遮风避雨并且躲避野兽的袭击,所以最初只是一些简陋的树木、泥土粘成的茅屋。在漫漫的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渐渐成为了艺术品,不仅追求简单而实用,更要求好看并具有功能的多样性。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建筑幕墙在建筑领域的发展也是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建筑本身并不是目的,由建筑形成的"空间"才是建筑最终的目的,所以这个"空间"的安全性、适宜性和耐久性才是最终的追求。建筑幕墙的通风是影响建筑品质绿色特性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建筑物使用环境的健康、建筑的能耗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苏州印象     
苏州许多的新建筑设计因地制宜,采用了一种称之为"印象"式的设计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方式除了提取地域建筑的符号以外,也提取地域文化中最代表其性格的片断,用新技术与新手法进行表现,在符合新建筑的功能要求和设备要求的同时,塑造了具有传统"印象"的新建筑。  相似文献   

11.
褚冬竹 《新建筑》2011,(3):39-44
城市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交通问题"。针对"交通问题"的系统性、复杂性、可借鉴"针灸"的原理,从关键地段、关键建筑入手。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建筑师需建立"建筑、交通一体化"观念,将"城市交通"作为内在要素纳入建筑设计范畴综合考虑,实现在"车行主导"背景下高质量地"步行融入"——这既是对城市本质目标最切实的回应,也是当下的一种建筑师策略与意识。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将是中国勘察设计行业风云际会之时。"十一五"期间中国建筑设计院成绩斐然,那么"十二五"期间又将有哪些新的谋划?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建筑设计院院长修龙。  相似文献   

13.
有关建筑艺术的一些意见陈伯齐建筑就是盖房子,人们对房子有许许多多的要求,把这些要求归纳起来不外是"适用"、"经济"与"美观"三个方面。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党早就给我们辩证地明确指出:"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党的这个建筑方针,是非常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建材城》2014,(9):6-6
"楼脆脆"、"楼歪歪"、"楼薄薄"、"楼坠坠"、"楼脱脱"……当这些词齐聚一堂时,我们怎么也笑不出来。其实,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提出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的要求。近年来,建筑开发建设标准虽在不断完善,商品住宅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建筑质量上的"通病"还是没有根治,建筑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怡洁 《建筑施工》2011,33(12):1131-1132,1134
从中国古代建筑出发,解析其几大基本文化特征即儒家的"中庸"、"礼制"思想与儒道结合的反映。再通过实例来看古代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相关体现,以说明现代建筑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更名问题提出的背景近年来,一种现今仍被叫做"被动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技术,从遥远的德国悄然传入了中国,相继落户于秦皇岛、石家庄、哈尔滨等城市。正是由于它的出现,中国人的建筑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中国建筑节能乃至建筑革命的发展。2012年3月28日,秦皇岛"在水一方"住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在国内众多民营建筑装饰企业攻城拔寨拓展市场、不遗余力打造品牌的今天,作为拥有深厚技术底蕴、却遭遇市场"天花板"的老牌国有建筑装饰企业也开始寻求突破之道。10月29日,北京建工集团倾力组建的北京市建筑工程装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建工装饰集团")揭牌成立,这是北京建工集团试点企业内部新型混合所有制改革、整合旗下装饰产业优势资源、志在打造中国建筑装饰十强企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金磊 《建筑创作》2009,(9):132-144
回溯新中国建筑设计及建筑学理论研究60年的历程,既经历了创建、发展和辉煌,也经历了顿挫、困境与危机。"建筑中国60年"系列丛书从策划、编撰到出版的两年间是《建筑创作》杂志社团队不懈追求、理清历史史实、揭示事件内涵、把握作品评析要点的过程。为此本丛书力诫当下文化的"浮躁"病症,每一位作者力求用独特而深刻的历史批判视点,在展示中国建筑60年学术成就及优秀作品的同时,还坚守文化态度和积极探索真理的精神,努力反映出新中国一代代建筑学人们求真务实的学术品质。我以为"建筑中国60年"系列丛书的宗旨:要让新中国60年建筑的经典作品不仅仅真正成为一种思想和精神财富,更要引发出一系列真切的反省及总结机制,本丛书的"建筑中国"一词凸显新中国大厦奠基与新中国建筑作品建设过程这双重含义,前者具有宏观精神,后者更体现扎实的工程意义。作为一部志向于以建筑的名义向新中国60年华诞致敬的大型系列出版物,它已不再是一套具有某些个人情绪的建筑师随笔类"小书",而是集中反映"建筑中国60年"历程中的记忆、作品、语言、文字、图片等精神财富的"大书",从中不仅能读到建筑随时代变迁的发展史,更能成为珍贵的建筑设计学在理念与信息上的"教科书",因为其中闪现着一代代建筑师在艰难中奋进且不无坎坷的身影,从此种意义上讲"建筑中国60年"系列就是希望用"全集"呈现60载中国建筑的文化创造。  相似文献   

19.
张利 《城市环境设计》2011,(12):198-207
今天的题目叫"一","一"的意思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所谓的主体和客体,在东方空间的传统概念中其实就是"物"和"我"。在西方的概念里,什么是人工,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建筑说得很清楚。现在科学带来成就的同时也使人忘了一种东西。历史也好,物质环境也好,实际上是连续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山东建材》2014,(8):76-76
"有生命、会呼吸"的绿色低碳建筑在深圳将越来越普遍。从近日召开的深圳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会议上获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将建成500个绿色建筑项目,绿色建筑总面积不低于40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