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9,27(2):211-222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拥有悠久的戏曲历史和深厚的戏曲文化。特别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当地的演戏活动非常活跃,大量戏场建筑也随之兴建。这些戏场建筑是中国古代观演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文在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湖南清代和民国时期戏场建筑的发展沿革、留存情况、典型实例、建筑形式、空间特征等。  相似文献   

2.
方冉 《安徽建筑》2006,13(6):44-46,48
山西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戏场建筑较为兴盛;其地处中原地区,气候干燥,故遗留下来的戏场建筑的数量多,价值也很高。文章通过对晋南戏场建筑考察分析比较,剖析元和明清不同时期戏场建筑的发展状况、戏场建筑的群体布局、单体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江苏清代戏场建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8,26(7):148-156
清代时,江苏的戏曲文化非常繁荣,演戏活动非常活跃。与之相应,戏场建筑也颇为普遍,成为当时独特而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但由于自然毁坏和人为破坏,目前大部分戏场建筑已不复存在。根据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作者初步判断江苏现存清代戏场建筑仅约40处。这些戏场建筑弥足珍贵,是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建筑遗产。该文主要分析和研究江苏清代戏场建筑的留存情况、典型实例、建筑形式、空间特征、艺术成就等。  相似文献   

4.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7,25(10):151-161
戏场建筑是中国古代观演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文在大量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河南清代戏场建筑的留存情况、历史沿革、典型实例、建筑形式、空间特征、艺术成就等.  相似文献   

5.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9,27(9):167-171
清代时山东戏曲艺术得到蓬勃发展,演戏活动非常活跃。与之相应,作为演出场所的戏场建筑也陆续兴建。但是,由于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大部分戏场建筑已被毁,现存者寥寥无几。该文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山东清代戏场建筑的基本情况,并选择现存有代表性的戏场建筑,分析了其建筑形式、空间特征、艺术成就等,最后总结了山东清代戏场建筑的主要类型和建筑特征。  相似文献   

6.
程明 《中外建筑》2013,(7):60-64
清朝和民国时期,湖南长沙和湘漳韵戏曲活动十分兴盛,戏场建筑随之大量兴建。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着重研究了长沙和湘潭的戏场建筑发展、留存损毁状况、典型实例、戏场形式、建筑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8,26(6):114-124
明清和民国时期,宗族在祠堂中除了对祖先呈献一般的祭品外,往往还供奉演剧。所以,祠堂中常常建有戏场。浙江现存的传统祠堂戏场建筑就数以百计。祠堂戏场一般呈庭院式,戏台为其表演空间,正对中厅,两侧有看楼或厢廊。这些戏场建筑空间合理,装饰精美,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遗产。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浙江祠堂戏场建筑的文化背景、总体情况、建筑形式、典型实例、空间特征、艺术成就等。  相似文献   

8.
传统戏场是古人宗教、民俗、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公共活动最为频繁的空间,它反映着礼制、神权、民俗、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戏场建筑颇为兴盛,几乎村村有台,现今在徽州农村地区仍有大量遗存,颇具代表性。文章实地调研测绘了徽州地区17处明清时期戏场建筑,从台基类型、构架体系、屋顶形式、装修隔断4个层面重点分析研究其特征与建构逻辑,并对戏场建筑所特有的构造分析提炼总结。旨在为戏场建筑的修缮保护提供实物例证,同时为徽州传统建筑研究提供有力的补充与深化资料。  相似文献   

9.
戏剧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展示着古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历史政治、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呈现。宋唐以来,戏剧已经逐渐的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娱乐方式。戏场建筑作为一种专供演出及观演使用的建筑形式,更像是展示文化的一种物质展台。在戏场建筑中,利用锣鼓、丝竹等乐器,演绎知名戏剧,无论是其中的演员,还是观众,都能够通过戏场建筑为桥梁,进行艺术、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活动。中国古代戏场建筑从早期的露台到金代三面观的戏台,一直到元代普遍分为前后场。建筑形式的逐渐完善,标志着戏曲的逐渐成熟。可以说,戏场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现代社会可见的主要古代戏剧文物之一。该文将针对我国古代不同形式的戏场建筑对于表演者与观众的心理影响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国戏台、戏剧等问题的研究领域,并促进其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崔陇鹏  钱强 《华中建筑》2010,28(1):153-156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境内,至今还遗留着一个明清的建筑群——罗城古镇戏场,它是中国传统市井戏场最典型的代表。该文通过对罗城古镇戏场现状以及戏场空间特色的调查研究,考究四川戏曲舞台的发展与演变,同时探讨中国传统市井戏场的空间布局及观演方式,旨在对中国传统戏场的保护和利用,探讨现阶段中国传统剧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7,25(8):149-155
在世界古代剧场史中,中国传统戏场建筑别具一格,迥异于欧洲古典剧场的形式和布局.明清时期,安徽的戏曲文化非常兴盛,特别是明末清初形成的徽剧更是遍及全国,不少地方剧种受其影响,也成为近代京剧艺术的主要源流之一.与之相应,明清时期安徽的传统戏场建筑颇为兴盛,现今所留存者也颇有代表性.在实地考察研究安徽15处传统戏场建筑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安徽传统戏场建筑的留存情况、典型实例、建筑形式、空间特征和艺术成就等.  相似文献   

12.
潘洪萱 《古建园林技术》1984,(5):27-29转30
樊河桥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原褒城县的马道街北。解放后,樊河桥失去了作用,于1951年8月13日毁断,现石台、桥基尚存。桥头现存石碑一块。据明清史料记载,樊河桥到明朝早已损毁。后经多次修建,最后一次修建为道光时期。樊河桥为铁索桥。而且铁索桥造好后的百余年中,未曾毁坏重建。通过史料研究分析,樊河桥为西汉时期创建是可靠的,是否为铁索桥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苏州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因此,规模较大的会馆都建有戏楼和戏台。苏州古代建成的祠庙中,也大都建有戏台,作为演戏酬神之用。苏州私家或官宦人家也多有建造戏台。这些戏台牢固坚实,典雅精致,构筑手法高超,还科学地运用声学原理,可得“绕梁三日”的音响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胡斌  陈蔚 《新建筑》2011,(5):105-108
通过对四川洛带古镇客家聚落形态、会馆建筑和传统民居进行田野调查、建筑测绘和历史资料采集,获得对于明清时期四川客家人移民文化与历史的系统认识.通过对包括客家人同乡会所——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的重要历史建筑典例进行建筑形态学与文化传播学角度的剖析,进而对福建、江西客家聚落、传统建筑形态与四川本土建筑文化形态的结合、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