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蒸汽条件下供氢催化改质稠油及其沥青质热分解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WYF-Ⅰ型高压反应釜模拟热采条件下,以甲酸作为供氢体.以自制的油溶性有机镍盐为催化剂进行的稠油水热裂解反应.考察了供氢体的加入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前后稠油黏度、族组成及硫含量的影响,并采用TG-DTA分析法对供氢催化改质反应前后稠油中沥青质的热转化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加入供氢体质量分数增加,供氢催化水热裂解后稠油降黏率增大,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增加,胶质,沥青质含量降低,同时硫含量下降.供氢催化水热裂解反应后的稠油中沥青质TG-DTA曲线分析表明,供氢催化水热裂解反应后稠油中沥青质失重量高于催化水热裂解反应前稠油中含有的沥青质的失重量.经过供氢催化水热裂解反应,稠油中沥青质的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通过恒电流电沉积法在金属镍片上制备了Co-Mo-P电极材料,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o-Mo-P在1 mol·L-1 KOH的碱性溶液中对析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o-Mo-P具有较好的催化析氢稳定性,其催化析氢性能明显高于Co-P。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国家汽油质量升级的要求,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新建一套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同时配套新建一套600Nm3/h制氢装置,采用水蒸汽转化法加PSA净化工艺路线,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高纯氢的工业装置。本套装置包括天然气压缩、天然气脱硫、天然气转化、转化气中变,蒸汽发生系统、PSA变压吸附提纯等部分。  相似文献   

4.
氢氮比是合成氨较难控制而又非常重要的工艺指标。实现氢氮比自控对增产节能和提高小氮肥自动化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被控对象与一般小氮肥的区别我厂以油田气为原料,采用间歇催化转化法,在高温和镍触媒的条件下,于转化炉中制取合成氨原料气。采用双炉造气,具有年产五千吨的生产能力。每台转化炉有七个自动阀,按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5.
Cu/Cr催化剂由于Cu对C—C键氢解活性很低,对C—O键氢解活性很高而成为甘油氢解制1,2-丙二醇效果最好的固体催化剂。采用5种方法制备了Cu/Cr催化剂,并用于甘油的催化氢解反应,发现Cu/Cr催化剂的制备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其对甘油的催化氢解性能。以5种方法制备的Cu/Cr催化剂中,对甘油的催化氢解性能依次是:铜氨络合沉淀法Adkins法碳酸钠沉淀法硅藻土浸渍法干混法。运用XRD、TG、BET、FTIR、TPR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详细分析了不同方式制备的催化剂的结构差异,将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结果与催化反应性能进行关联分析和讨论,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催化剂结构差异和催化氢解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不饱和脂肪酸催化脱氧制备烷烃燃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加氢脱氧法、脱羧法和脱羰法,并对各类脱氧反应中所用催化剂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多种类型的铜基催化剂,并考察了甘油催化氢解制备1,2-丙二醇的反应性能。介绍了复合分子筛的铜基催化剂对甘油氢解催化氢解反应的影响。将MCM58-Beta型分子筛进行改性,磷钨酸改性后对反应效果最佳,此时甘油转化率为91.8%、1,2-丙二醇选择性为41.1%。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三代生物柴油的制备和工艺条件,包括第一代生物柴油制备方法:酸碱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法;第二代生物柴油制备方法:掺炼法、加氢直接脱氧法和加氢脱氧异构法;第三代生物柴油制备方法:微生物油脂法、生物质气化合成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负载Ni-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EDS)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以环丁砜体积分数为10%的乙基苯溶液为原料加氢脱氧合成四氢噻吩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Mo和Ni的物质的量之比对含硫氧化合物选择性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可制备较高比表面积催化剂,活性组分Ni和Mo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复合氧化物Ni MoO_4;随着Mo和Ni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增大,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Mo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在Mo和N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6时,催化剂表面的Mo含量最高,其催化性能较好,该催化剂在230℃,0.3 MPa和液时空速为1 h-1的条件下,环丁砜转化率为91.3%,四氢噻吩选择性为84.1%。  相似文献   

10.
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条件对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载体脱氧、负载方法、贵金属种类及还原途径等制备因素对双甘膦催化氧化合成草甘膦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载体表面用不同脱氧前处理剂处理,其催化效果相差很大;采用浸渍法对贵金属进行负载,干浸法与湿浸法相比,干浸法更佳.贵金属铂和钯均能有效提高催化性能,其中铂炭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更高;对3种还原方法进行了比较,采用液气串联还原途径时,催化剂效果最佳;最终得到在90℃、0.34 Mpa反应条件下,用Pt/AC催化剂,草甘膦产品纯度达97.6%,收率达75.4%.  相似文献   

11.
用途:焦炭燃烧法脱氧后的煤层气,在脱氧的同时,对煤层气进行了”补碳”,对其脱氮浓缩后,可作为甲醇合成气,改善氢碳比后的合成气有利于甲醇的合成,提高了甲醇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MoW/γ-Al_2O_3催化剂,以菜籽油为原料,在100mL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菜籽油加氢脱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加氢脱羧基(羰基)反应,不利于直接加氢脱氧反应;升高氢分压有利于直接加氢脱氧反应,不利于加氢脱羰基(羧基)反应;低液时空速有利于加氢脱羰(脱羧)反应的发生,高液时空速有利于直接加氢脱氧反应的发生;提高氢油比,对直接加氢脱氧反应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脱羧(脱羰)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石油裂化所得乙烯气体中,常含有少量乙炔,一般可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加以去除。在催化加氢反应中,氢含量的控制具有重大作用。通过氢含量的分析数据,可以确定氢和乙炔的适当配比,推算反应后气体中的含氢量,以及研究催化反应的选择性等。此外,由于石油气组分的分析中往往采用色谱法来进行,一般使用氢气为载气(这样就无法测知气体中氢的含量),因之更有必要进行氢的单项分析,以补充氢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结合高氢燃料气的燃烧特性,研制出适宜燃用重整氢气的新型燃氢燃烧器。并改造了燃料气压力控制系统,改进了加热炉安全保障系统,还专门增加了以催化干气为燃料的长明灯燃料线,确保燃烧器着火的稳定性。经运行表明:燃氢燃烧器采用“弱化燃烧”的原则是合理和成功的,能够解决常规燃烧器燃氢所造成的炉内温度分布不均,回火烧坏燃烧器弊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甲基氢聚硅氧烷在有机硅下游产品合成领域的作用以及理论研究价值,叙述了有机氢氯硅烷与有机氯硅烷共水解缩合法、有机氢氯硅烷与其他硅氧烷催化平衡法、有机氢氯硅烷(或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混合物)先醇解后水解催化平衡法和含Si—Cl键的硅油还原法合成制备甲基全含氢硅油(高含氢硅油).混合有机氯硅烷共水解缩合法和混合硅氧烷平衡法合成制备部分含氢硅油(低含氢硅油)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可以采用正压或常压进行非溶剂法水解反应,以石油醚为溶剂进行溶剂法水解反应;在水解物调聚之前.应采用相分离装置或别的过滤装置进行脱水和杂质.  相似文献   

16.
在以环丁砜为原料选择性加氢脱氧制备四氢噻吩的过程中,本体型Ni-Mo催化剂存在缓慢失活和选择性下降的现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S)、N_2吸附-脱附(BET)、同步热分析(DSC-TGA)、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分别对新鲜和失活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本体型Ni-Mo催化剂在催化环丁砜选择性加氢脱氧过程中性能劣化的原因,并对失活催化剂进行了再生研究。结果表明,Ni、Mo活性组分的深度硫化形成的Ni-Mo-S相是催化剂催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径降低的积炭则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较小;失活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EISA)法制备了一系列介孔镍铈铝催化剂用于木糖醇氢解反应,考察了稀土元素铈的掺入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催化木糖醇氢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的铈在催化剂中高度分散,EISA法制备的催化剂均具有规则介孔结构。稀土元素铈的掺入促进了镍的分散,掺杂铈的催化剂在木糖醇氢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有所提高。以10Ni4CeAl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氢压为6 MPa及反应时间6 h时,木糖醇转化率达93.4%,乙二醇、丙二醇收率为56.1%,10Ni4CeAl重复使用5次后依然保持介孔结构。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低温氮吸附、热分析、电镜、氢化学吸附和动态分析设备,对钯/碳纤维脱氧催化剂及其载体的性质及行为进行了测量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钯/碳纤维脱氧催化剂之所以高效,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物理方面的原因是纤维催化剂具有比粒状催化剂低得多的传质阻力;化学方面的原因是钯/碳纤维脱氧催化剂上有极强的氢溢流现象存在,以致于有可能使碳纤维中的微孔在催化脱氧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测量结果也充分地证明了早先理论研究工作中所作假设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Ni-W/γ-Al2O3型催化剂,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煤直接液化油进行催化加氢改质,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氢压对烃类液体和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液态烃类产物中芳烃和烷烃组分的含量(质量分数)增加,当温度高于500℃时,裂化反应加剧,甲烷和乙烷气体含量(体积分数)急剧增加;随着反应压力的升高,氢化芳烃的含量增加,但高于4 MPa后,增加趋势变缓,甲烷气体含量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加,其他气体含量受压力影响微弱.300℃,4 MPa条件下加氢液体产物中轻馏分油含量由加氢前的11%提高到17%;催化剂的HDN(加氢脱氮)、HDS(加氢脱硫)和HDO(加氢脱氧)活性分别为35.56%,72.73%和24.20%,n(H)∶n(C)由1.37提高到1.52.  相似文献   

20.
含氧煤层气脱氧过程中硫化物的脱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含氧煤层气,采用硫化物氧化法,利用热重和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含氧煤层气脱氧过程中温度、流速及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床上,硫化钠作为脱氧剂,低于500℃的条件下,可有效降低含氧煤层气中的氧含量.利用硫化钠脱氧的过程中,分子筛相对其他金属离子催化剂有明显的催化效果.整个脱氧反应过程受外扩散影响较大,小流量有利于提高反应转化率,但Na2S反应转化率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