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分析了龙窝湖流域防洪现状,认为区域内现有的防洪除涝标准不能满足需要,通过对拟定不同水位控制方案的比较,最终确定防洪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如何确定松花江干流穿堤建筑物的个数,流量及类型,并说明了穿堤建筑物对防洪除涝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湖内浅槽工程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南四湖的防洪除涝建设与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及开发利用等问题,主要开展湖内浅槽工程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利血防工程措施的探讨,认为实施水利血防工程既要注重发挥水利工程防洪、除涝、灌溉的效益,又要有效地防止血吸虫的孳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对无为县原有装置效率低、防洪除涝标准低的排水泵站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建。在泵站改建和新建的同时 ,还进行了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牟山湖治理及有关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是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湖泊治理是非常迫切的工作,介绍了牟山湖概况以及牟山湖人供水水源、防洪除涝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工程目标和内容,对治理工程中有关湖泊疏浚、生态修复、水质监测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江苏省徐州市境内废黄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水文特点,分析了铜山县废黄河治理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治理标准、防洪除涝、供水等方面对废黄河综合治理作了阐述,并对其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淮河流域的惠济河开封段为例,采用HEC-RAS模型分别模拟了5年一遇和20年一遇设计频率洪水下的演进过程,并可视化显示出水面线、流速、溃堤位置等信息。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分析计算平原地区河流水面线时有较好的适用性,为疏浚河道、防洪除涝、综合治理等项目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9.
西泉眼水库是一座以防洪、除涝、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库,对其汛期控制时段的划分与控制水位的确定对防汛、水库的调度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根据2004年阿城市降水量预报及多年径流资料数据分析,2004年初对汛期控制时段与限制水位进行了预测。经汛期的实际验证,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淮南潘谢矿区采煤沉陷对水利设施的影响程度预测,分析了采煤沉陷对水利工程体系的影响。采煤沉陷对防洪有不利影响,对除涝有一定有利作用,其损坏了灌区灌溉设施但增加了可供灌溉水量。针对采煤沉陷对水利设施的影响,分类提出加固、改建、废弃或重新调整水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杭州市城市防洪的现状和水系特点,认为要彻底解决主城区(建成区)的防洪排涝问题,必须采用提高杭州市城市防洪能力的有关工程措施:主城区各区块的涝水应就近向钱塘江外排,地势较低的运河两岸地区,应要取“北控,中疏,南排”的排涝原则。  相似文献   

13.
洪涝灾害损失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河流域中游焦岗湖洼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洪涝灾害划分原则与涝渍灾害损失的定量划分方法,该方法以农田排水径流模拟模型和作物水分胁迫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实例研究表明了该划分原则与划分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积水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分析超标降雨下的城市积水风险,以指导近期应急排水预案以及远景城市雨水系统改造方案的制定.由于北京市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汛期暴雨又多表现为局地短历时的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造成城市道路(特别是立交桥区)积水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在此背景下,从保障奥运安全召开的角度出发,以奥运中心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各组成部分相关资料,建立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数据库,建立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模型,对超标降雨条件下奥运中心区的可能积水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对策研究和实施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阐述了网页动态交互、分布数据库、WebGIS等技术及在安徽省防汛决策系统开发中的实践应用.利用该系统我们实现了全省水雨情、汛情、工情、灾情等信息网络化上的存储、管理和发布,为全省防汛抗旱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市区洪涝灾害产生的负效应,针对城市化背景下重庆市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条件,探讨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对策。工程措施包括:完善城市防灾体系、提高防洪标准;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网;植树造林、增加绿地建设;建设蓄水池等。非工程措施包括:加强并完善城市防洪规划;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制订风险应对计划;提高洪灾预警水平;普及洪涝灾害防控意识;提高居民防灾自救意识等。  相似文献   

17.
洪涝灾害居黑龙江省自然灾害之首。产生洪涝的环流形势待点是:在东亚区为北脊南槽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东,且6月份与洪涝月7(8)月形势基本相同。为揭示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制作高纬65°N中纬45°N前一年11月至当年7(8)月经向时间剖面图。又以1991年7月我省特大降水形成洪涝为例,计算其流函数、速度势、辐散风、纬向风、水汽通量和垂直速度等物理量。表明洪涝具备的条件须有两支水汽通道,一支来自西南方向印度洋的水汽,另一支来自偏南方向太平洋的水汽。二支相汇在120°—130°E的渤海湾附近,使水汽通量大大增强形成强烈的辐合上升。从洪涝前期各主要系统的演变待征指出了长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8.
影响安徽省城乡居民住宅发展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安徽省1981~2000年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宅面积的多元回归方程,得出影响城乡居民住宅发展的原因,并据此对安徽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测量减灾工程对农业生产产出的影响,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和计量模型方法,对农业生产系统中除涝、灌溉、堤防、水库等指标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形成指标关联度评估,同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将各指标数据纳入回归分析中,完成了除涝等指标对农业生产产出影响的定量评价.实证研究表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减灾工程作用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除涝面积、灌溉面积、堤防长度、盐碱地改良面积、水库容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扩大除涝面积、修建水库、增加堤防长度增加了农业生产总值,其中除涝对增加农业产值的效用最大,自然灾害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大减灾工程投入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产出.  相似文献   

20.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台州是台风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台风中心气压,移动路径,登陆地点是形成不同程度台州市台风灾害的客观因素,而强风、暴雨、风暴潮灾害是造成台州中心城区台风灾害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特点,应加快防台防洪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类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强防台风险管理工作,并不断提高群众抗灾自救能力,使防汛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