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文化创意产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文章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ArcGIS平台研究了山东各市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揭示了两者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地域分异明显,发展水平较高的主要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较低的主要位于鲁西南和鲁西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与人口城镇化的相关性达到了0.01的置信水平,而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及其他各要素相关性均不显著;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达到了0.01的置信水平,空间集聚特征明显,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不显著,空间耦合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本质的角度出发,城镇化是空间由谱系低端向高端演进,空间内的公共产品服务水平(交易量)不断提升的过程。基于公共产品服务构建复合指标体系,对2000-2012年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运用变异系数法、自然断裂点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其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差异明显,虽整体差距在缩小,但同样存在一定的极化发展趋势;2县域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较为稳定,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南强北弱的空间差异,且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3县域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与传统县域人口城镇化率空间格局的匹配关系不强;42000-2012年间,不同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明显,旅游型和工业型强县城镇化发展较快,而皖西北和皖东北农业大县、皖西南的山区县域受到传统发展惯性、产业结构、地理区位等影响,城镇化提升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地下空间综合单元概念,进一步将多学科研究应用在对地下空间综合单元环境质量的认识与分析中。文章从多维相关因素走向一致性的角度,整合与地下空间相关的土木工程、节能、视场景等跨学科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对构筑物地下空间综合单元环境质量的ESVA简易评价方法。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地下空间综合单元概念的提出,及其对环境质量的简易评价方法的探讨,以期对日渐受到重视的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作为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空间安全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剖析、归纳地下空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期提高地下空间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3—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除2008年和2009年,其他年份我国旅游业水平呈逐渐提高的趋势。对旅游业推进城镇化进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业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点,就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0.04;对城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每提高1个点,就促进旅游业发展水平提升23。旅游业的发展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为旅游业发展开拓了空间,二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消防用电设备的有效联动控制及合理的供配电设计安装调试对保障地下空间安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与消防用电设备相关联的联动控制系统非常复杂,供配电设计、安装、调试的专业性很强,在其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笔者在分析地下空间火灾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地下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及地下消防用电设施对于供电系统的要求,分析地下消防用电设备联动控制及地下空间供配电设计安装调试存在的隐患,并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比较城镇化空间格局是研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效率及实力的有效方法。文章从城市经济、城镇规模及公共服务3个方面构建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GIS技术计算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4省各城市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差异性,综合评价与比较4省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特点。结果表明:4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普遍位于省会城市周围,形成省会辐射圈; 4省都在经济发达城市形成了另一个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中心;山东省、广东省和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并未形成显著的集聚或分散格局,而江苏省的城镇化发展则形成了较显著的空间集聚的格局特征;就局部空间相关性来讲,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山东省的城镇化发展局部相关性最低。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最活跃的单元,其质量与效率的高度耦合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助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区27个城市为例,运用AHP与熵值法、DEA-BCC模型,分别从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效率选取指标,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以探究二者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①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质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高西低”的格局特征;城镇化综合效率发展稳定,综合效率达到“有效”的城市呈现由东向西的扩张趋势;②2010~2014年,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发展态势基本一致,均呈现上升趋势;2014~2018年,耦合度呈现弱下降趋势,协调度保持上升态势。研究期末,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效率的耦合度、协调度在空间上大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研究希冀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商业区地下空间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北京市主要商业街区、商业网点的现状,分析了北京市发展商业地下空间的迫切性,并对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前景作了大体评估。旨在通过北京市主要商业街地下空间的发展研究,提出北京市以发展地下商业空间为先导,带动其它类型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市38区县为例,通过相关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权重Topsis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0-2015年重庆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格局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要素贡献度格局从人口、空间与经济3要素为主导逐步转变为以经济为主,其他要素均衡贡献的格局;从要素发展来看,人口要素水平在不断下降;空间要素水平2005年发展水平最高,2000年其次,而2010年最低;经济要素与社会要素水平逐渐增强;生态要素2010年最高,2015年次之,而2000年最低;从综合发展水平来看,重庆市“一圈”区县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两翼”地区综合发展水平明显较低.同时,2000-2015年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重庆市新型城镇化空间关联度较强,区域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极深地下科学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也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实施中外极深地下实验室比较研究意义重大。课题组在介绍全球深层地下实验室建设概况的基础上,通过LNGS、DUSEL与CJPL建设相关信息比较,发现中外极深地下实验室规划选址在废弃矿井或交通隧道中、规划设计将地下环境与实验需求结合起来、功能定位须准确并兼顾后续发展、立项和审批程序体现国情特色等规律,希望为国内极深地下科学实验建设的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住区空间模式逐渐解体,大面积封闭式的住区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从历史发展纵轴上分析国内外住区空间模式演变过程及存在原因;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多学科视角横向研究我国住区空间模式及设计要点,提出大开放、小封闭的住区空间模式,为我国住区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人类尚待开发的宝贵国土空间资源,在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空间、形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节奏的背景下,从地下空间综合规划改造角度对既有城市工业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是实现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既有城市工业区利用现状的总结确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目标,分别从浅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理论体系构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浅层地下空间综合规划与改造技术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构建系统完善的既有城市工业区地下空间综合规划与改造技术体系,为我国既有城市工业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和改造利用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从三个不同层面揭示了三峡工程建设与乌江流域发展的相互关系.论述了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协调发展的策略重点,即:以推进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为龙头,加速乌江流域城镇化进程;建构合理的乌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实现城镇发展的区域协调.文章对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协调关系作出了具体设想,并以此文为契机,建议广泛开展流域城镇化与城镇体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对于地下空间的管理,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基于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界定地下空间权的概念、明确城市地下空间权属、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纳入规划法规体系等设想。  相似文献   

16.
从三个不同层面揭示了三峡工程建设与乌江流域发展的相互关系。论述了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协调发展的策略重点,即:以推进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为龙头,加速乌江流域城镇化进程;建构合理的乌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实现城镇发展的区域协调。文章对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协调关系作出了具体设想,并以此文为契机,建议广泛开展流域城镇化与城镇体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10年横截面数据,结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在ArcGIS软件的空间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实证分析中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集聚格局.结果表明:我国多数省份新型工业化水平滞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格局具有显著的区域空间差异性和空间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迅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文章分析了地下空间的特点,从施工的角度,探讨了提高地下空间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城乡一体化5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多种方法,对宁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银川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且对其他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引领和协调作用;从空间分布状况来看,宁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由北部引黄灌区向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呈阶梯状分布;宁夏新型城镇化发展受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影响较大,与人口、经济以及社会城镇化关系紧密;城镇人口比例、人均GDP、第二、三产业占GDP比例、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城镇密度等因子是宁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城市回族社区不仅是城市历史变迁和少数民族城镇化的活体,而且肩负着城市民族和谐的重任,其空间布局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从理论视角与研究进展、主要的研究内容、实证研究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对国内城市回族社区空间布局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城市回族社区空间布局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总之,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对于城市回族社区空间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活跃,研究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但是,相对于回族社区在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性,国内城市回族社区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其未来发展必须重视研究领域的开拓与学科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