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砂体储层宏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小井距井网条件下,通过精细储层沉积学研究,确定了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储层油砂体和单砂体的宏观储层特征。河流砂体分为主河道、决口水道、充填河道和边缘河道4种微相砂体单元,岩石相主要的粉细砂岩相,成岩胶结程度低。单期河道砂体主要表现为曲流河性质,河道宽度与厚度用单期河道砂体宽度和厚度描述,二者之间为线性关系,砂体内部结构符合点坝倒积体的堆积规律。河流砂体不同微相单元决定了油田高含水期储层物理特性的总体规律。  相似文献   

2.
南图尔盖盆地260D区块上侏罗统阿克萨布拉克组大套泥岩地层中广泛发育曲流河,并形成以河道砂体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综合利用河道砂体的地震和测井响应特征,从纵向上识别出槽形、峡谷形和透镜状的河道砂体形态,其电阻率和自然电位表现出柱状、钟状和尖峰状的曲线特征。通过均方根振幅和总能量属性预测出河道在平面上相互交织的网状分布特征,并将这两种地震属性分配不同的权重系数进行比例融合,综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全面和准确地刻画河道砂体平面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4.
在小井距井网条件下,通过精细储层沉积学研究,确定了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储层油砂体和单砂体的宏观储层特征。河流砂体分为主河道、决口水道、充填河道和边缘河道4种微相砂体单元,岩石相主要为粉细砂岩相,成岩胶结程度低。单期河道砂体主要表现为曲流河性质,河道宽度与厚度用单期河道砂体宽度和厚度描述,二者之间为线形关系,砂体内部结构符合点坝侧积体的堆积规律。河流砂体不同微相单元决定了油田高含水期储层物理特性的总体规律。  相似文献   

5.
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岩心观察与实验分析等综合研究分析,按层序划分的基本原则,在侏罗系识别出7个层序界面,相应划分出7个层序18个体系域,其中JSQ7在研究区被剥蚀,识别出层序界面SB7.储集砂体受层序格架控制,有利储集砂体多形成于湖平面相对下降的低位期.主要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包括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辫状河河道砂体、冲积扇辫状水道砂体和滨浅湖滩坝砂体,其储集性能主要表现为中-低孔隙度、中-特低渗透率.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成因砂体较其他类型砂体储集物性稍好.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发育典型的致密砂岩油储层,需要通过水平井提产增效,提高动用率。多层叠置砂体储层预测的准确性,是决定水平井部署和钻探成败的最主要因素。为此,利用去砂实验简化地震响应特征,明确各单砂层对振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建立振幅恢复方法,在平面上刻画河道砂体的分布,对不同组合砂体进行储层预测。经实际应用证实,钻探结果与地震预测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河与克拉苏河地区白垩系系统的野外观察和沉积地质学的精细描述,在巴西盖组和巴什基奇克组分别识别出陆相冲积体系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通过对三角洲主要砂体的实测与写实,特别是基于对复合砂体和单砂体大比例尺(1∶50)的精细研究和系统的实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白垩系地层中,三角洲大型复合砂体和单砂体规模大,垂向上,砂体呈现出规律的正粒序渐变与反粒序的旋回叠置;在横向上,砂体均发生侧向减薄或尖灭,反映三角洲环境下河道由西至东的迁移发展及叠加,砂体侧向接触关系分为突变接触和渐变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砂体成因类型与储集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沉积砂体成因类型多样,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不同的成因砂体其叠置关系不同,三工河组二二段(J1s2^2)砂体为拼合板式结构,其他层系砂体结构类型主要为迷宫武结构;各成因砂体对砂岩物性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砂岩的粒级上,粗粒径砂体其物性往往较好,但在不同深度上其控制的影响程度有差异,中浅层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均较优,中深层水下分流河道物性优于河口坝砂体,超深层成因砂体之间物性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等,对渤南洼陷沙三段0-9砂组浊积砂体的碎屑成分、结构和填隙物等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层段的孔隙结构、储集物性等特征,研究了浊积砂体的岩石学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浊积砂体的储层物性随着岩石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的增高而变好,而岩屑、填隙物含量的增加会使储集物性交差.因此,储集物性好的储层应具有石英含量高、岩屑含量和填隙物含量低、粒度大、分选系数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复合砂体中单一河道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储层精细地质描述技术在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全面推广应用以来,解决了现阶段油田开发调整中的一些问题,但在北三西葡一组聚驱开采中发现,在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中,处在河道某些部位的注采井之间原属一类连通,但注入井注入状况不好,油井采出状况也不太好。经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这些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中还存在单一河道砂体边界。针对这种情况,在北三西展开了单一河道砂体的追踪。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两点做法:一是根据砂体切割关系首次对复合砂体进行分类,从而有利于单一河道识别后对复合砂体内部连通关系的认识;二是提出了定量参数与定性参数相结合的单一河道识别方法,从而提高了单一河道识别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露头区辫状河砂体建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包山露头区辫状河砂体位于张家口尚义县,通过大比例尺实测及密集采样,结合沉积学研究,分析其渗透率的分布。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几条测线上的样品,分别利用条件模拟和分形几何法对砂体的渗透率进行了建模方法研究。通过求取渗透率的变差函数,建立条件模拟模型;通过对渗透率进行赫斯特指数的计算,同时利用分形插值理论建立分形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条件模型较好地再现了储层非均质性,而分形模型既反映了宏观上物性分布,又反映了其内部非均质性变化。两种方法均是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有效手段,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庆长垣油田特高含水后期辫状河、曲流河和分流河道3种典型河道砂体,依据现代沉积、野外露头和密井网丰富的岩心、测井和动态资料,应用层次和成因分析的基本思想,精细研究典型河道砂体内部构型及其地下储层分布模式,形成了河道砂体内部构型定量描述方法.依据大量岩心分析资料,发现了不同类型河道砂体层内水淹厚度动态变化特征及水淹厚度随开发时间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受砂体内部构型控制的辫状河“零散薄层状”、曲流河“叠瓦状”和分流河道砂体“窄条状”的层内剩余油分布模式,并针对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为特高含水期河流三角洲储层精细挖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曲流河型砂体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曲流河型河道砂岩为主的储层层内非均质性造成储层内依然存在一定未动用或含油饱和度较高的部位,因此引入流动单元的分析方法精细研究曲流河型砂体内部非均质性.首先进行储层内部构型分析,按照不同级次沉积界面和构型单元的特征分析界面间沉积屏障遮挡状况,建立精细的砂体层内构型分布模型.曲流河砂体划分为3个流动单元级别,Ⅰ类储层流动单元K ≥1 200×10-3μm2,储层质量最好,主要分布于河道、点坝微相中;Ⅱ类储层流动单元400×10-3μm2≤K <1 200×10-3μm2,水洗程度一般在弱-中水洗级别,为剩余油相对富集的部位;Ⅲ类储层流动单元K <400×10-3μm2,以中低孔、低渗透率为主要特征,分布于废弃河道及溢岸砂微相中.进而对沉积微相层次的流动单元分布和点坝砂体内部流动单元进行了精确表征,为曲流河砂体层内剩余油的挖潜及大孔道的治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和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扬子地区上震旦统至中三叠统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厚度6000~10000m。本文在沉积学和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量地面和井下资料,论述了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岩类、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空间组合特征和储层类型,探讨了控制本区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如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解作用和充填作用等,最后对区内各储集层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分流河道砂体发育是二类油层的主要沉积特征,以正韵律和复合韵律沉积为主,有少量的反韵律沉积,而主力油层以正韵律和多段多韵律为主,这反映了2类油层沉积环境的差异.以中新201站试验区连续吸水剖面资料为依据,对不同沉积韵律油层注聚后吸水剖面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注聚后河道砂层内注入剖面得到有效调整,厚油层顶部动用程度明显改善;各种韵律油层注聚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出现剖面向底部转移阶段,底部油层吸水比例仍然较高;3种韵律油层剖面变化特征有一定差异,反韵律和复合韵律油层有利于提高注聚效果.厚油层层内调整效果与油层物性、渗透率级差、含水饱和度等地质因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阜新盆地东梁区浅层天然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和评价了阜新盆地东梁区浅层天然气藏的成藏特征,认为气源岩为白垩系沙海组4段泥岩和沙海组3段煤层,巨厚的泥岩和煤层有强大的生烃能力,储层为低孔低渗的沙海组3段砂岩,沙4段泥岩、粉砂岩是区域性良好盖层,沙4段泥岩、沙3段煤层和沙3段砂岩由于渗透率的不同形成了完整的岩性圈闭。东梁背斜沙海组的圈闭面积达10 km2,且向东南延伸呈穹隆构造,封闭良好,对天然气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局部背斜圈闭。研究表明该区沙3段砂岩储层紧邻气源岩,盖层条件良好,局部圈闭,形成“上生下储型”和“自生自储型”的小型浅层气藏。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测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进一步完善注采关系,挖潜剩余油,根据河道沉积特点和演化规律建立了孤立河道、削截河道、侧向迁移河道和不连续河道等4种河道砂体组合地质模型,基于测井曲线及随机模拟反演结果确定出4种河道砂体地质模型在地震反演剖面上的响应特征.反演剖面和反演属性图预测河道砂体在剖面、平面上的分布特征表明:通过地震反演可以在平面、剖面上识别这4种河道砂体组合类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刻画具有复杂叠置关系的扇三角洲储层单一河道砂体的时空分布特点,利用密井网区10口取心井岩心资料和588口井测井资料,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辽河油田曙一区Du84块兴Ⅰ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内单一河道砂体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单一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标志包括高程差异、坝上孤立河道、厚薄厚特征、砂体侧向叠置和河道间沉积等5种类型;垂向叠置样式包括垂向叠置、错位叠置和孤立型叠置等3种类型;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呈NE-WS方向展布,从近源到远源位置河道分叉程度变高,宽度变窄,弯曲度增加,单砂体由垂向叠置型的连片分布变为孤立型的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目前已在侏罗系发现了大量油气。依据物化特征可将侏罗系原油分为Ⅰ、Ⅱ、Ⅲ类。Ⅰ类原油密度低,成熟度高,生物降解程度弱;Ⅲ类原油密度高,黏度大,生物降解严重;Ⅱ类原油密度中等,成分复杂,具混源特点。断裂性质对研究区的油气成藏具重要影响,莫索湾凸起断裂属张扭性质,断距小,封闭性差,未能有效封堵油气;而莫北凸起断裂以伸展为主,断距大,逆牵引构造明显,封闭性好,控油作用强。异常压力分析表明该区超压发育,封隔层位于侏罗系三工河组三段,实测压力系数大于1.96,由于地层压力过高,八道湾组难以形成规模油气聚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证实侏罗系油气藏有三次充注事件,第一次成藏的油气遭受生物降解,第二、三次成藏保存条件较好。总之,多旋回的构造运动、不同的断层性质和封闭强度、过高的异常压力及多期的成藏过程是控制莫索湾地区侏罗系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含沙河流入湖后,沙体首先在河口呈舌形向前发展。上游来沙时、沙体前积、侧积几乎同样发育且速率相等或相似,沙体表面以一条河道为主,近河口一侧为淤,远河口一侧为冲;若上游不来沙,沙体则只有侧积而没有前积,沙体表面存在多条分支河道,近河口端为冲,远河口端为淤,河道分流主要发生在y=30—60cm之间,其后却有闭合的趋势。六次实验的沙体的最大宽度都集中在距河口距离为河道宽度三倍的断面上,最大厚度集中在距河口150cm的断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