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特征,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该区层序界面类型、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长期基准面旋回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延长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和4个长期旋回层序;生储盖组合特征与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关系密切,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中期和下降半旋回晚期发育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优质储层,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晚期和下降半旋回早中期发育的浊积岩砂体为潜在储层,在长期基准面旋回升降转换面附近发育的湖相泥页岩及炭质泥岩为良好的生油层和盖层;延长组发育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及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吐哈盆地前侏罗系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标志,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划分为四个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研究结果认为,构造作用是控制本区基准面旋回形成的主要因素。多种资料证实,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发育简单前陆、双前陆和背驮式前陆三类沉积凹陷;缓坡和陡坡型两类沉积模式。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三储盖层发育广泛。基准面下降早期是烃源岩的主要形成期,基准面上升期形成的下储上盖新组合是盆地最有利的储盖组合,有着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中识别出2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和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5。研究区古近系沙一段发育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和半深湖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分析了生油岩、储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与基准面旋回的内在联系,指出沙一段隐蔽油藏勘探应以生储盖组合为研究单元,并采取相应的勘探对策;N50-L3-1444-1434井以西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区是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4.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中识别出2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和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5.研究区古近系沙一段发育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和半深湖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分析了生油岩、储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与基准面旋回的内在联系,指出沙一段隐蔽油藏勘探应以生储盖组合为研究单元,并采取相应的勘探对策;N50-L3-L444-L434井以西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区是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5.
琼东南盆地崖城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与煤层形成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系统分析琼东南盆地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的基础上,识别了崖城组含煤地层层序界面,并进行了崖城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崖城组含煤地层层序边界主要为不整合面、假整合面和下切谷面,界面上、下地层的岩性、岩相、测井特征、地震反射响应都有明显的差异。崖城组含煤地层可以划分为1个超长周期基准面旋回、3个长周期基准面旋回(LSC1、LSC2、LSC3)和至少12个中周期基准面旋回,短周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发育较全(A型、B型、C型),但个数变化较大。长、中周期基准面旋回分别可以在全盆地、次级凹陷内部对比,短周期基准面旋回可以在洼陷内对比。在LSC1中,煤层主要发育在海侵期和高水位期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中,具有层数多、单层厚度小及分布稳定性差的特征;在LSC2、LSC3中,煤层主要发育在海侵期潮坪的潮上带和潮间带上部泥炭沼泽中,其中LSC2煤层层数少、厚度相对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好,而LSC3煤层特征与LSC1的相似。长周期基准面旋回中,海侵期发育的煤层多位于短周期上升半旋回或下降半旋回的底部,高水位期发育的煤层多位于短周期下降半旋回的顶部。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熙  牛仁杰  成进湖 《吐哈油气》2003,8(2):106-111
以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岩心、钻/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标志,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划分为四个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综合分析认为构造作用是控制本区基准面旋回形成的主要因素。多种资料证明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发育了简单前陆、双前陆和背驮式前陆三类沉积凹陷;缓坡和陡坡型两类沉积模式。根据层序发育特征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生储盖层发育广泛。其中基准面下降期早期是烃源岩的主要形成时期,基准面上升期形成的下储上盖型组合是盆地最有利的储盖配量关系,因而作为接替层系中二叠统-三叠系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川西新场蓬莱镇组层序地层研究与储层横向预测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通过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运用基准面旋回为参照格架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原理和对比方法,依据地层冲刷现象、滞留物沉积、短期旋回叠加样式、地震反射终止类型及反射特征重大变化等标志,在蓬莱镇组中识别出5个钻井中期基准面旋回以及与之对应的5个地震层序,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指出蓬莱镇组主体沉积处在中期基准面下降晚期和上升早期的三角洲水下平原及向河口坝过渡的部位,且大都位于层序界面的上、下两侧。利用含气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对储层进行横向预测,认为长期基准面缓慢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系有利储层发育,使有利储集砂体的时空展布预测精度及小层砂体描述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南缘层序地层特征与有利含气区带预测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南缘近期的油气勘探表明其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文中运用以基准面旋回为基础的层序地层理论,将该区中、新生代地层划分为5个长期地层旋回:LSC1、LSC2、LSC3、LSC4、LSC5,并总结了旋回的发育特征。在旋回格架内分析了其气储集层、盖层的分布及储盖组合的发育特征,指出本区研究层段主要发育LSC5、LSC4、LSC2和LSC14套储盖组合,其中LSC4、LSC1为最有利的含气储盖组合。综合生油、构造等其它成藏条件,作者指出了本区两个有利的气聚集带:南缘山前气聚集带(侏罗系为主要目的层)和西湖-玛纳斯-呼图壁有利气聚集带(下第三系为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9.
综合地震、测井、钻井等资料分析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二下二级层序由四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 )组成。主要研究层段跨两个中期基准面旋回 ,由沙三中中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 (SA)和沙三上~沙二下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 (SB)构成 ,并识别出三个界面 ,即地震标志层T4(湖泛面 )和T6(最大湖泛面 ) ,以及此两界面之间的一个层序界面 (SB)。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晚期发育了一些三角洲前缘砂体 ,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期发育了一些盆底扇、斜坡扇 ,这些砂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 ,极易形成岩性隐蔽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
宝饶洼槽下白垩统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 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C1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LSC3、LSC4,LSC5,并分析了各旋回的发育特征。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其生油岩、储集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与基准面旋回的内在联系,指出本区研究层段主要发育LSC1、LSC2、LSC3+LSC4和LSC5共4套储羞组合,其中LSC3+LSC4储盖组合为最有利的含油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在河流相中的应用   总被引:106,自引:5,他引:101  
济阳坳陷北部胜海区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是以冲积-河流相为主的沉积。利用岩芯资料的高分辨率,划分基准面短期旋回,分析相序特征;应用岩芯标定,建立测井资料的基准面旋回响应模型;通过井-震对比,划分基准面中期旋回,并分析各地震相的地质意义。在此基础上,运用基准面旋回原理,建立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研究河流层序发育特征与演化过程,预测主要产层段储层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段层序地层与成藏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以地层基准面原理为基础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段至沙二段下亚段中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LSC1和3个四级层序MSC1、MSC2和MSC3。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系统分析了沙三段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条件、运移条件和保存条件及其时空配置关系,并指出在平面上位于Lg1井以西、L494井以南及L110井以北区域为有利勘探区域,有利储集砂体位于MSC2和MSC3旋回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分流水道砂和席状砂以及MSC3旋回发育的滨浅湖碳酸盐岩滩坝砂。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稠油油藏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营凹陷的稠油油藏多分布在凹陷边缘的非生油岩系中,它们是凹陷内的油气经地层不整合通道运移,并在不整合伴生圈闭中聚集而形成的次生油气藏。烃类沿地层不整合运移所留下的各种痕迹,揭示了稠油地层油藏的成因机制。油质变稠的原因,主要是油气长距离运移,高地温的作用和区域盖层封堵性变差,促使原油中轻组分大量散失,重组分浓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王庄地区超覆油藏勘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王庄地区地层超覆油藏的区域地质特征、囤闭特征、油气运聚模式和分布规律研究,提出了在断-坳过渡期构造-沉积体系中复合疏导体系及其与优质源岩和构造背景在成油期的有机配置关系是地层超覆油藏油气运聚的主要模式、大型地层超剥带和继承性鼻状构造带的结合部位是寻找大、中型地层油藏的主要方向等观点,运用地层超剥带的地震描述技术指导了王庄地区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指导下,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钻井、测井和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新近系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q1和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Sq1、Sq2、Sq3和Sq4。识别出2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各基准面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及其发育演化。综合分析认为:红三旱一号三高点至不整合地面构造之间的区域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Sq1旋回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有利储集体集中发育层段。  相似文献   

16.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将高邮凹陷缓坡带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8个中期旋回。MSCI-MSC3时期,研究区持续湖进,湖盆面积不断扩张,到MSC4时期趋于稳定。中期基准面旋回由一系列具有进积、加积和退积叠加样式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而成,旋回结构以对称型(C型)为主,代表了较大幅度的湖进一湖退过程。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隐蔽圈闭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层超覆油气藏发育于MSCI-MSC3沉积期内基准面上升时期的中下部,断层一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不但与层序地层有关,而且断层也是该类圈闭形成的主控因素之一,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主要发育于短期基准面上升时期的低部位,而研究区透镜体圈闭主要发育于基准面下降时期或者向上变浅非对称型短期旋回内部。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气藏类型多样,其分布特点与断层活动息息相关。为此,基于盆地构造演化背景,利用伸展正断层生长指数(EI)、断层垂直断距—埋深(T-Z)曲线、反转断层反转率(RI)和滑移距离曲线分析断裂活动时期和活动强度,划分断层类型,分析不同类型断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1长岭断陷发育断陷期活动、断陷期—拗陷期活动和长期活动(断陷期—坳陷期—反转期持续活动)的弱反转、强反转四种类型断层;2断陷期断层控制沙河子组烃源岩和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分布;3断陷期—拗陷期断层不仅控制烃源岩及火山岩储层的分布,还可在源内作为中、下部气藏组合的油气输导断层;4长期活动弱反转断层断陷期控制烃源岩分布,在拗陷期可作为油气输导断层,反转期控制浅层圈闭的形成并对气藏进行调整;5长期活动强反转断层对拗陷期形成的天然气藏具有破坏作用,该类断层附近难以形成规模天然气聚集。该成果对于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滨里海盆地科尔占地区盐下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洋 《中国石油勘探》2008,13(6):67-71,82
滨里海盆地科尔占地区泥盆系和下石炭统的陆源及碳酸盐岩—泥页岩是主力烃源岩,其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条件优越;主要的储层是碳酸盐岩,但其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并发育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两套生储盖组合。二叠系孔谷组含盐层是盆地内绝大多数油气藏的区域性优质盖层,圈闭类型以构造圈闭和地层圈闭为主,油气藏多分布在盐下的背斜构造之中。通过对成藏条件的分析,结合科尔占地区K井钻探结果认为,研究区盐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构造圈闭和储层,并指出寻找发育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效圈闭是该区今后油气勘探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Changxing Age of Late Permian had the geological base for the organic reef to grow in Eastern Sichuan and Western Hubei. The source rock, reservoir rock and cap rock of reef gas reservoir are favourable and the reef type is various, so it can creat gas reservoirs of lithologic and lithologic-structuralt traps. The prospecting is optimis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