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湘西猕猴桃籽的主要成分,同时采用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并对猕猴桃籽油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西猕猴桃籽粗脂肪含量32.19%,粗蛋白质含量16.06%;猕猴桃籽中氨基酸种类不全,缺少2种氨基酸,属于不完全蛋白质;鲜味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很高,分别为6.1 mg/g和3.5 mg/g,占氨基酸总量的25.98%,为猕猴桃籽增添了良好的风味;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总出油率为25.89%,萃取率达80.45%;猕猴桃籽油中亚麻酸含量高达60.5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9.92%,生育酚含量为812.41 mg/kg。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猕猴桃籽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猕猴桃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亚麻酸含量高达 6 3.99% ,是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源 .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籽油成分分析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分析了猕猴桃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11.63%,亚油酸13.47%,亚麻酸67.34%,可见猕猴桃籽油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  相似文献   

4.
分析比较了四川地区主栽品种金艳、红阳、红实2号、金实1号、海沃德、徐香及新西兰主栽品种猕猴桃籽出油率,并采用GC-MS结合PCA分析了7个品种脂肪酸组成及角鲨烯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海沃德猕猴桃籽出油率最高(28.28%),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猕猴桃籽油中主要的脂肪酸(85.7%~87.1%)。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的脂肪酸有亚麻酸、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但不同猕猴桃籽油脂肪酸构成差异较小。不同品种籽油中角鲨烯相对含量在1.01%~1.72%,金艳含量最高(1.72%),金实1号含量最低(1.01%)。  相似文献   

5.
玫瑰果籽油中含有萜类、VE、不饱和脂肪酸等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脏病等多种生理功能,其营养价值很高。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酸败,不利于加工储藏。本文利用气相色谱检测玫瑰果籽油脂肪酸组成,并结合微胶囊技术,对玫瑰果籽油微胶囊工艺参数及产品品质进行分析。气相色谱检测表明:玫瑰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90%以上,以亚油酸、亚麻酸为主。微胶囊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与麦芽糊精为复配壁材,壁材复配比4∶1,壁材含量25%,载油量35%。乳液经喷雾干燥可得到橘红色玫瑰果籽油微胶囊产品,其含水量为2.17%,包埋率为90.17%。扫描电镜显示微胶囊表面无明显凹陷,结构致密。本试验为高不饱和脂肪酸玫瑰果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甜瓜籽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新疆的甜瓜籽资源,分析了新疆甜瓜籽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甜瓜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甜瓜籽含37.12%的油,24.08%的蛋白质,24.50%的糖类,0.010%的VE;甜瓜籽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甜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多;甜瓜籽油的理化指标为相对密度d20 4 0.9228,碘值174.56 gI/100g,折光指数n201.4589,皂化值195.32 mgKOH/g,不皂化物7.86%.  相似文献   

7.
以3种提取方法(低温压榨法、浸出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牡丹籽油,在比较出油率的基础上,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及微量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浸出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出油率远高于低温压榨法; 3种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较小,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98%~93.33%,亚麻酸含量为42.58%~44.17%; 3种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理化指标和微量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较大,低温压榨法得到的牡丹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VE、甾醇、角鲨烯含量较高,分别为51.8、322、4.9 mg/100 g,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猪油为研究体系,采用Schaal法(63±1)℃烘箱加速氧化,模拟茶叶籽油中酚类物质和VE在加速氧化过程中的抗氧化作用及相互作用类型,旨在研明茶叶籽油酚类物质及VE对茶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为油脂自身抗氧化成分对其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猪油加速氧化过程中,茶叶籽油酚类物质和VE均能大幅度延缓猪油的氧化酸败。在猪油中分别添加VE和茶叶籽油酚类物质,加速氧化30?d后,过氧化值、酸值、茴香胺值、丙二醛含量与空白猪油组相比分别下降了72.97%、3.83%、54.62%、47.83%和80.54%、2.87%、72.26%、71.74%,说明茶叶籽油酚类物质和VE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茶叶籽油酚类物质抗氧化效果优于VE。经相互作用分析,在猪油恒温加速氧化过程中,VE与茶叶籽油酚类物质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湘西野生猕猴桃、湘西米良1号猕猴桃、陕西秦美猕猴桃、贵州中华猕猴桃的果籽含量及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湘西米良1号猕猴桃果籽含量及其粗脂肪、亚麻酸、微量元素硒含量均高于其它产地,但亚油酸含量低于其它产地;不同产地猕猴桃果籽Vc与氨基酸含量差别不大,贵州中华猕猴桃果籽VE最高。  相似文献   

10.
响应曲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山茱萸籽油工艺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正己烷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山茱萸籽油的工艺,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优化山茱萸籽油的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min、液料比10:1(mL/g),在此条件下,山茱萸籽油的一次提取率为97.08%(出油率7.90%)。利用GC-MS对山茱萸籽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籽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为油酸(61.89%)、硬脂酸(19.99%)、棕榈酸(7.63%)和亚油酸(6.33%)等,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9.4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籽油中VE含量为76.0mg/100g。  相似文献   

11.
火麻仁油组分含量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火麻仁油的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含量和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火麻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9.83%,其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10.93%、58.79%和20.11%,亚油酸和亚麻酸搭配的比例更为合理,且维生素E总含量高达537 mg/kg,是一种重要的营养保健油脂资源,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元宝枫油是一种优质、高档的保健食用油。2011年,卫生部批准元宝枫油为新资源食品。研究表明元宝枫种子含油率超过40%,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其中亚油酸含量为37.35%,神经酸含量为5.52%,维生素E含量达125 mg/100 g,对人体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综述了元宝枫油的成分、加工工艺及功能性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开发前景,为元宝枫油的进一步加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杜仲籽毛油为原料,经过精炼后以过氧化值、酸价和脂肪酸含量为评判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探究了5种抗氧化剂在不同浓度和温度下对杜仲籽精炼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杜仲籽精炼油货架期模型,预测其货架期。结果表明,添加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anisole,BHA)、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 hydroquinone,TBHQ)、维生素E(vitamin E,VE)、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scorbyl palmitate,L-AP)的抗氧化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TBHQ>CA>L-AP>BHA>VE,CA、TBHQ、VE、BHA、L-AP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5%、0.02%、0.01%、0.02%、0.02%;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和储藏时间的延长,过氧化值和酸价升高,氧化速度加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杜仲籽精炼油的氧化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反应,通过构建的杜仲籽精炼油货架期模型,预测出在25、40、50和60 ℃的温度下,杜仲籽精炼油的货架期分别为10.70、8.76、7.74和6.89 d,添加抗氧化剂能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其中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添加0.02% TBHQ的杜仲籽精炼油的货架期可以延长至41.41、19.71、12.48和8.13 d,说明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延长杜仲籽精炼油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以茶树的果实茶叶籽经初榨精炼得到的茶叶籽油为原料,模拟工厂实际情况,研究不同光照、温度及包装材质对茶叶籽油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光照及不同材质的容器储存条件下,茶叶籽油储藏385 d罗维朋比色红值、黄值、酸值及过氧化值增加均超过100%,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升高4.70%~10.80%,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下降2.54%~20.36%,角鲨烯质量分数下降24.87%~50.30%,维生素E质量分数下降29.63%~66.67%。茶叶籽油储藏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温度、光照及包装材质。茶叶籽油储藏的最好的条件是低温避光玻璃材质,因此茶叶籽油的避光低温储藏是其必要的条件。不同储藏条件下的茶叶籽油罗维朋比色与品质显著相关,罗维朋比色可间接判断油的品质。本研究结果为茶叶籽油及其他油品的储藏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翅果油树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翅果油树种子油,其出油率为32.50%。翅果油树种子油经甲酯化处理后用GC-MS分析和鉴定其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翅果油树种子油中分离鉴定出1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8.70%,主要是棕榈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占91.30%,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并检测出支链脂肪酸和奇数碳脂肪酸12-甲基-肉豆蔻酸和十七烷酸,表明翅果油树种子油是一种值得开发的保健油脂。  相似文献   

16.
采用Folch 液回流提取樱桃谷鸭肥肝脂质,脂质经氢氧化钾- 三氟化硼法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100:1 分流比进样,220~240℃线性程序升温操作,BPX70(60m × 0.25mm ID)石英毛细管柱分离,FID 检测。标准品对照结合线性程序升温等当碳长度(ECLT)值的方法定性了鸭肥肝中11种脂肪酸。面积归一法定量分析了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油脂和VE 对樱桃谷鸭肥肝中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按2% 水平分别添加山茶油、芝麻油以及大豆油后,肥肝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 < 0.01),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 < 0.01);基础日粮中按90IU/kg 水平添加VE 后,肥肝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  相似文献   

17.
葡萄籽油和亚麻籽油储藏期间氧化对功能性成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35℃恒温避光储藏亚麻籽油和葡萄籽油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脂肪酸组成和维生素E含量变化,探讨储藏期间油脂氧化劣变对其功能性成分影响。结果表明,经60天储藏,葡萄籽油、亚麻油过氧化值分别达241.30 mmol/kg、248.72 mmol/kg;p–茴香胺值为32.20、104.06;油脂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减少0.35%和0.41%,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降低0.20%和0.09%、0.23%和1.04%,反式脂肪酸含量基本没有变化;维生素E含量显著降低均未检出;储藏期间亚麻籽油氧化对功能性成分影响均大于葡萄籽油。  相似文献   

18.
省沽油种子油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二氯甲烷提取省沽油种子油,并进行皂化、甲酯化,用GC-MS对省沽油种子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野生与种植两种省沽油种子油中的脂肪酸种类与含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省沽油种子油中含多种脂肪酸(共检出20种),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油酸和棕榈酸,其中亚油酸含量分别为48.50%(野生)和57.60%(种植),亚麻酸含量为8.86%(野生)和10.12%(种植), 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0.22%(野生)和80.31%(种植).野生与种植两种省沽油种子油中的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但种植的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野生的高1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