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潜流型人工湿地低温域脱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由于受低温和植物休眠的影响,人工湿地在冬季运行时脱氮率明显下降,而通过在人工湿地的植物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可有效提高湿地内温度,防止了结冰并减缓了植物休眠;通过控制湿地水力条件和运行方式,可提高湿地系统的温度和溶解氧值,促进NH4 -N的正常硝化;当水力负荷为0.5~15cm/d时,湿地对TN的去除率可达68%。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是由基质、植物、微生物和水体组成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在脱氮除磷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文中比较全面的总结了近几年来在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机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着重讨论了基质、植物、微生物、水力负荷、温度、溶解氧等因素对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为了提高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扩大人工湿地应用范围,今后需要开展3方面工作:(1)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氮磷去除机理;(2)考察更多环境因素对氮磷去除的影响;(3)研发、改进工艺。  相似文献   

3.
低氧接触氧化/微曝气人工湿地工艺净化污染河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低溶解氧接触氧化与微曝气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对滇池入湖污染河水进行处理,以解决人工湿地在高负荷下运行时易堵塞和效率低的问题。结果表明,在低溶解氧条件下接触氧化反应器对SS、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2%和57.4%,且运行稳定。新型轮换式微曝气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环境得到了改善,悬浮物及脱落的生物膜在气流作用下不易沉降堵塞,在气水比为1∶1的条件下湿地的进水氨氮负荷可达15 g/(m2.d),平均去除率为89.6%,硝化效率明显提高。TN的去除主要依靠湿地内部的硝化/反硝化作用,轮换式曝气使溶解氧梯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当出水溶解氧为2~4 mg/L时,湿地单元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40.6%。该组合工艺整体运行稳定,除污效率高,为污染河水的净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潜流人工湿地的局限性与运行问题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针对目前在潜流人工湿地技术认识上的一些分歧,从湿地植物的输氧能力、人工湿地脱氮除磷能力和设计参考依据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湿地的应用局限性,总结了湿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指出了深入研究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垂直流/水平潜流/表面流组合人工湿地,考察了该系统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通过计算有机物去除负荷及去除速率常数来评价系统的除污能力。结果表明,组合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对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0%和80%以上,出水浓度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二级标准。在系统中,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负荷显著高于水平潜流与表面流人工湿地;在水力负荷为0.5 m/d的条件下,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达到最佳;植物对系统去除有机物效能无显著影响。另外,该系统对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去除速率常数,对COD和BOD5的去除速率常数分别为238.3、289.3 m/a。  相似文献   

6.
潜流式人工湿地的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用小型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测定了夏、秋、冬季及植物收割前后的人工湿地对SS、COD、NH^ 4、—N、TP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规律,为不同温度、地区及不同季节的人工湿地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程  李圣发 《市政技术》2012,30(4):95-97
人工湿地因其去污效果好、运行费用低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湿地植物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论述了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去污机理及植物资源,展望了今后的发展重点,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然的湿地植物在形态和解剖学上均能适应氧含量较低的生态环境,因此,它们可用于人工湿地系统中处理污水。而人工湿地中的植物不仅将人工湿地与稳定塘区分开,同时为污染物的去除创造适合的条件。人工湿地中的植物不仅能减弱强光与风力对湿地的影响,为湿地基质提供保温作用,满足根区微生物生长对氧气和其他营养成分的需求,还能截留部分污染物预防湿地堵塞,并具有其特有的美学价值,在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中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最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有漂浮植物如凤眼莲、浮萍;沉水植物如狐尾藻属、金鱼藻属;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属。而国内人工湿地除了以上这些常见植物外,还常用一些其他的沉水植物,比如芦竹、再力花、风车草以及美人蕉等。  相似文献   

9.
不同构型湿地氧分布及脱氮效果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组对比试验(垂直流与水平流湿地、单段式与三段式水平流湿地), 考察了不同构型湿地中溶解氧的分布情况及脱氮效果。结果表明: 不同构型人工湿地水力流态的区别,导致了床体溶解氧分布和脱氮效果的差异。垂直流人工湿地独特的结构设计和水力流态更有利于湿地内部的供氧, 局部氧浓度可比水平流湿地高0.17 mg/L;脱氮效果优于相同运行条件下的水平流湿地, NH+4-N、TN去除率分别可提高约9%、5%。三段式水平流湿地通过接触槽内复氧, 有效改善了溶解氧分布, 利于硝化反应进行, NH+4-N去除率最高达66%, TN去除率最高达71%, 分别比单段式湿地提高约8%和5%。此外,三段式湿地在较低水位下运行仍能取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其最佳停留时间的范围也得以延展。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研究发现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是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物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对影响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湿地植物、微生物以及湿地酶活性等生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潜流式人工湿地冬季运行的强化措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收割的湿地植物对潜流式人工湿地进行覆盖保温,考察了这种保温方法对潜流式人工湿地冬季运行时除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采用这种保温方法可以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覆盖湿地对TP、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比对照湿地(未进行覆盖保温)提高了15.5%、9.7%和5.0%;覆盖湿地的表层冻土层厚度明显小于对照湿地的,这种保温方法可以避免或减轻冬季湿地填料的冻结。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薛城污水处理厂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水平潜流+表面流)对二级出水中汞的去除效果,对水体中总汞、溶解态汞、颗粒态汞和水体理化性质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薛城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汞的去除效果受温度、溶解氧、pH的影响;5月份系统对总汞的去除率为96.47%,表面流人工湿地去除率大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9月份系统对总汞的去除率为97.58%,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去除率大于表面流人工湿地。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出水中总汞浓度为1.90~3.59 ng/L,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中汞浓度不超过50 ng/L的要求。可见,薛城复合人工湿地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外源汞,该系统对于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程杰 《山西建筑》2012,38(1):140-141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基本构成:基质、植物、微生物三种主要构建类型,阐述了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及其优缺点,最后对人工湿地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丹河人工湿地在不同温度下对低C/N值河水中氨氮的去除能力,于2015年1月—6月对丹河人工湿地各处理单元进、出水中NH_4~+-N和COD进行了逐日监测。结果显示,沉水植物型表面流-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对河水中NH_4~+-N的平均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从50.1%上升到80.2%,低温条件下,NH_4~+-N主要在垂直流湿地单元中被去除。温度15℃时,复合系统中垂直流单元对NH_4~+-N的去除率介于50.6%~72.3%之间,显著高于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27.5%~45.8%),说明表面流人工湿地有助于后续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去除。通过对湿地各单元进、出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测定,推测表面流湿地单元的增氧作用可能是保证后续垂直流单元在低温条件下具有高氨氮去除能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特性,采用强化澄清调节池+微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氧化塘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湿地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分析和讨论了稳定期的运行数据。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COD、NH3-N、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4%、72.6%、45.8%;垂直流人工湿地中4种不同挺水植物(芦苇、西伯利亚鸢尾、香蒲、菖蒲)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差异不显著;垂直流人工湿地中植物对COD、NH3-N、TP去除贡献占比依次为20.18%、20.22%、9.75%。目前,该工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标准,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湿地公园因其的特殊属性,使其比一般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功能定位上更加强调休闲游玩等功能。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湿地公园观光,接受科普教育,提升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探索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人工湿地公园如何配置植物,将直接影响其功能的发挥。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公园植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马驰 《建筑知识》2014,(3):151-151
人工湿地是一项复合生态系统工程,其去除机理错综复杂,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的系统构成,及其污水中脱氮的机理,并主要从湿地中植物,基质,微生物三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对脱氮原理及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对当前人工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人工湿地是创造城市生态景观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同时可以涵养地下水、调节气候、增加城市景观多样性。该文通过实地调查,对武汉解放公园人工湿地景观区的湿地系统、植物应用、驳岸设计以及游人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从生态性、功能性及参与性三个角度总结了人工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济南市玉清湖引黄水库修建了表流人工湿地、往复流人工湿地和推流人工湿地,考察了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CODMn的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中基质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的CODM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往复流人工湿地、推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31.37%~58.12%)、(27.10%~57.65%)、(17.10%~34.45%);系统中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等组分的共同作用是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机理所在,其中基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推流和往复流人工湿地处理后,基质表面的C元素由4.30%分别上升至4.42%和4.60%、N元素由4.10%分别上升至6.58%和6.70%、P元素由零分别上升至9.10%和9.58%.  相似文献   

20.
付柯  冷健 《城镇供水》2022,(1):75-80
湿地,被称作地球的肾脏,有着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在我国天然湿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人工湿地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近况,人工湿地的类型,阐述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原理,分析了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等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