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自然、风格是建筑创作常遇到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上海邮电管理局普陀山培训中心的创作过程,对风景区内建筑与自 然环境关系作了一次深入的再认识与讨论,同时探索了传统民居风格的继承问题以及如何在新建筑中体现时代与地方风格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对“框一筒”结构超高层建筑外附着塔吊的布置及附着问题进行方案上的制定,并进行了与使用内爬塔吊的经济对比,同时也对方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浅谈建筑节能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建筑能耗要比发达国家高很多。为此,不断地开发新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在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从而减少使用在建筑领域内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能源。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主要从建筑规划与设计,围护结构,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着手,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节能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建筑、自然、风格是建筑创作常遇到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上海邮电管理局普陀山培训中心的创作过程,对风景区内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作了一次深入的再认识与讨论,同时探索了传统民居风格的继承问题以及如何在新建筑中体现时代与地方风格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由于能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在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地使用空间的同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绿色建筑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问题。正确预估和判断建筑改造再利用的适宜时机,对社会、城市经济以及建筑自身都将是有益的,也更加符合城市节能、低碳的发展原则。ARP理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预估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时机的方法,同时绘制了建筑物理寿命内的使用发展蓝图,使用者和决策者根据这个蓝图,可以确定这个建筑最有利、最经济、最节能的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玉坤  徐强 《新建筑》2022,(2):145-149
位于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目前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座“人神共居,城寺结合”的藏传佛教寺庙。美岱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建筑空间独具特色,在维系与信众间联系的同时也象征了特有的宗教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选择仪式为视角,展开美岱召寺庙内建筑整体布局及空间关系的考察、梳理,通过对寺庙内场所空间与仪式行为的相互性关系进行分析,探寻美岱召寺庙建筑所蕴含的丰富含义及礼仪特征,同时也例证了建筑空间和仪式所具有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8.
唐斌 《时代建筑》2003,(2):70-75
建筑界的研讨,常常限于专业内的技术问题(这个“技术问题”不是指有关于大学里的“建筑技术专业”的问题,而是指材料、构造、结构的应用方式)。艺术家艾未未在京效盖了一座叫艺术文件库的房子,一方面,房子的建造地点、建造者身份和发生在建筑里的事件,让人意识到建筑作为社会的一个在场物,趣味不限于建筑设计本身。同时,它更以它的方式,触动被专业知识掩埋了的那些重要的本应属于建筑师的感知。  相似文献   

9.
高艳娟 《建筑知识》2014,(5):120-120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项事业都蓬勃发展,船舶工业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船舶内装与陆地建筑的内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同时有存在这一些区别,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讨论船舶内装与建筑内装的区别与共性,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的阶段,工业能耗、建筑能耗和交通运输业能耗是我国总能耗的主要方面。在建筑方面,随着建筑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的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为应对日益显著的能源危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做好新建建筑物节能降耗的同时,对既有建筑节能降耗的改造更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建筑内的机电设备能耗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的改造方案,从而实现延长设备寿命、降低建筑运行费用,实现资源的节约。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何广乾建筑结构设计不是纯推理问题,其方案设计与建筑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此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确定立面造型与剖面构造的同时,就要充分考虑结构方案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其中包括材料的选用与施工条件等现实问题。当然,结构设计也应在尽可能满足建...  相似文献   

12.
原先封闭在厂房内进行的工业生产,采取一定措施,在只设屋盖不设围护墙,即在敞开的建筑内生产;或在只设局部围护,即在半敞开的建筑内生产;或是完全取消厂房,设备配置在露天。本文对L述这种建筑和配置称为工业建筑的敞开和露天化。一、问题的提出从国外氧化铝厂的图片看,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给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建筑给排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如供水不足、水质污染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有效利用先进技术,推广更节能环保的设备与方法,以此来满足建筑给排水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英才俱乐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中南海西侧,用地内现存一保留四合院和若干高大树木。建筑采用坡顶的形态.由东至西逐渐升起,并通过内院的错落布置,在削减体量的同时场地内部树木也得以保留,并以退让的方式与四合院有机结合。建筑的立面色彩和肌理与周边建筑协调.气质内敛优雅,力求在富含历史信息的地段营造既符合已有城市规划条件和历史特征.又适当具有当代感的新建筑。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既有建筑内廊的光环境调研中,发现长度较大且仅两侧自然采光的内廊光环境质量较差,照度值相差悬殊,局部偏暗的同时又存在眩光影响。笔者选取一典型既有建筑内廊,通过实地测量,理论分析和软件模拟,分析评价该类建筑内廊自然采光现状和问题,提出既有建筑内廊自然采光优化设计方案,并用具体实例予以说明。有利于改善既有建筑内廊光环境,进一步降低建筑照明能耗,实现国家提出的公共建筑50%的节能目标,对建筑内廊自然采光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明  李蕾蕾  王琳 《中国建材》2023,(5):120-122
<正>水工建筑结构设计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水利工程运行设备大多存放在建筑物内,所以建筑结构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空间设计时要结合设备的大小、当地的水文特征等要素。近年来,水工建筑结构设计虽然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因此,需要对水工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并且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提高水工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卢求  严涛  刘力 《世界建筑导报》2005,(3):108-108,F0003
一、建筑科技观的认识轨迹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建筑科技呢?这是当代所有建筑师和建筑设计企业必须直面并予以回答的问题,虽然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的基本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其中对技术,以及建筑科技的认识,在一段时内,并未达到其应有的理性高度,而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对建筑科技的认识态度,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8.
侯土春 《建筑知识》2014,(3):437-437,445
伴随现阶段我国群众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城市中一座座的大型建筑、高层建筑物随之拔地而起,建筑企业就顺应着这个时代的脚步,正逐渐向着更加大型化、高层化的建设施工迈进。伴随我国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崛起,在这个领域内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建筑行业中的重点也就逐渐放于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方面。需有一个有效的基础保证,才能够建设出更为安全、优质的楼房建筑。尽管在现阶段我国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与技术方面已经拥有了许多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进行了很多相关的研究,但是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针对现代建筑32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以及施工技术这两个方面进行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蒋永华 《城市建筑》2014,(15):68-68
本文对抗震设计进行了概述,进而对建筑设计和抗震设计中的存在的问题做了总结与分析,充分说明了抗震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重要性,同时对建筑抗震知识与经验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建筑内部隔断对渗风能耗的影响,指出在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设计中,如果采取封闭楼梯间或封闭前室等措施,切断建筑内渗透空气流动的竖向通道就能有效地抑制热压的作用,使建筑渗风耗能量显着减少。在本文列举的七层办公楼实例中,当采用封闭楼梯间时,建筑外窗的渗风耗能量仅为开敞型建筑的82%,节能率达918%;当楼梯间与前室同时封闭时,渗风耗能量节省了9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