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民居中生土建筑的价值和表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土建筑的生存背景的分析,强调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选择的唯一性.结合对河南民居的初步调研,指出生土建筑在河南民居中运用的广泛和丰富,具体描述其艺术和技术表现,进而引发对生土建筑和河南民居价值的关注和研究,并寻求改进和提升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冯沛  李鹏涛  李家华 《城市住宅》2022,29(3):147-149
生土民居作为我国传统民居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以位于山西省晋蒙边境地区的阳高县义和村现存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村中生土民居平面、屋顶、立面3方面的形态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该村落区位的特殊性,分析当地生土民居建筑形态形成的内在逻辑,探讨建筑形态发展的变化历程,进一步明晰生土民居的发展脉络.希望相...  相似文献   

3.
陈之瑶  李鹏涛  李萌 《城市住宅》2022,29(2):204-206
以内蒙古包头市毛岱村晋风生土民居为调查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方法,分析现有毛岱村晋风生土民居院落布局的多种形式以及建筑单体在结构、屋顶和平面等方面的特征,归纳总结毛岱村晋风生土民居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其更新与保护建议,希望对呼包地区生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秦巴山区传统民居现状调查基础上,以镇坪县危旧生土民居修复工程为例,提出了生土民居建筑生态修复技术策略。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立足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空间”的均衡协调,保护传统民居生态景观特色;以生土建筑本土化技术为指导,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要素”,传承生土民居生态建筑特色;以传承与发展理念为指导,吸收现代建筑技术成果,为有效提升生土民居建筑结构强度和居住环境质量提供技术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1)
生土建筑是指未经过焙烧的生土经过人们简单的加工以原生土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建造的用来生活和居住的建筑。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我国的生土民居遍布于祖国的大江南北,仍有数以千计的老百姓们生活在生土民居中。由于不同的环境特征,我国各地区生土民居建筑形式、建筑空间特征等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南部地区生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秦岭南部山区民居聚落白龙村的实地调研,依据当地经济水平以及民居特征,针对传统生土民居墙体强度低、稳定性差等缺陷,探讨麻草、淀粉两种生土墙体材料添加剂改性方案,对素土、掺入0.3%麻草、掺入0.5%麻草、掺入3%红薯淀粉、掺入5%红薯淀粉的土样进行抗压、直接剪切等试验,分析了改性前后生土墙体力学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麻草能显著提高当地生土民居墙的力学性能,可用于该地区生土建筑墙体改性.  相似文献   

7.
王保国  赵凯 《中州建设》2010,(23):71-72
地坑院(当地人也称“天井院”、“地阴坑”、“地窑”)作为中国传统民居中生土建筑的独特类型,是河南民居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源于青海高寒高海拔地区传统农牧民居形式的启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青海省不同地区的土质研制了生土系列新型墙体材料,对其制品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研究,并对高寒高海拔地区新型生土建筑技术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经过研究发现,青海地区传统生土建筑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各地区土质基本能适合制备生土系列新型墙体材料,其力学和物理性能基本满足当地农牧民居建筑的要求和风格,利用生土系列新型墙体材料筑造的建筑也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赞扬。  相似文献   

9.
新疆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当地大量的生土建筑且各具地方特色,其中吐鲁番地区的生土民居作为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建筑形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文中从吐鲁番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当地传统生土民居进行实地检测,发现这种适应气候而形成的生土民居也存在缺陷。在对其进行改进基础上,利用PHOENICS分析软件,模拟检测其夏季室内的风环境状况,结果表明,改进后半地下室式生土建筑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的恶劣环境,为半地下室内营造舒适、凉爽的微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0.
受青海地区传统民居的启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青海省不同地区的土质研制了生土系列新型墙体材料,并对其制品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青海地区传统生土建筑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各地区土质基本能适合制备生土砖,其力学和物理性能基本满足当地农牧民居建筑的要求和风格。  相似文献   

11.
生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结合当地气候、地质和地域材料等自然条件的杰出营造。生土民居无论是在气候炎热的南方还是在寒冷的北方都体现出了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宜居性。在我国众多的生土民居中,窑洞是我国西北极具特色的生土民居体系。本文通过对它的产生条件、使用功能、空间形态、和建筑艺术等方面进行其宜居性的分析,探索传统民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湿热气候为主的川南地区生土民居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川南地区生土民居现状实地调研,分析该区域的生土民居如何利用生土、石材、竹木等自然材料,结合建筑周边环境的气候要素为居民创造热湿适宜、通风顺畅、采光良好的居住环境。分析民居居住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民居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造措施,达到改善川南地区居民居住环境的目的,并且提高川南生土民居的建筑气候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以河西走廊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瑞安堡为研究对象,对其总体建筑功能布局、生土建筑技术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古民居建筑的布局特点和生土构造方式,为地处沙漠干旱绿洲边缘聚区的民居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68个行政村开展村镇建筑抗震性能调研,分析我国既有村镇生土结构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现状;给出一些村镇民居建筑现状的统计数据;指出村镇生土结构房屋在抗震设计、构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提出一些提高村镇生土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为生土结构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村镇民居建筑建设、加固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吐鲁番生土民居作为该地区人民世代相传的建筑形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切入点,试图从该地区生土民居的实用性特点、自然资源约束以及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分析中提出一些参照性的基本思路,总结制约吐鲁番生土民居前进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吐鲁番生土民居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典型生土结构民居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体系模型,对生土结构民居建筑进行经济造价分析,按8度抗震设防要求,对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和不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房屋造价的影响,计算对在役生土结构民居进行抗震加固改造所需增加的经济投入。分析结果表明,按国家现行行业技术标准《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的要求,对生土结构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所增加的造价较小,对农民建房的整体投入影响不大。与同形式同建筑面积的砖混结构相比,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所需增加的资金占建房总投资的比例相对较低。分析结果为在村镇民居加固改造工程中应用已有研究成果和国家新农村建设投资决策提供可参考的经济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7.
纪敏 《山西建筑》2010,36(27):23-24
以研究民居地域性为出发点,以安徽中北部民居为实例,从建筑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构造、建筑材料、营建技术等多方面对毛集镇传统生土民居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最后指出传统生土民居的营建思想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创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建筑类型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对内蒙古土默川地区传统村落毛岱村生土民居实地调研的基础资料上,对现存晋风生土民居空间形态进行还原与分析,探究其"原型"与"变体"的关系,进而深入剖析晋风生土民居演变趋势及规律,为生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基础研究与资料。  相似文献   

19.
周铁钢  张再昱 《建筑结构》2022,52(3):135-139,126
生土建筑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在地震灾害中,由于房屋倒塌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改善传统生土建筑的抗震性能并保留特色民居,采用机制生土砖和两种专用砂浆制作墙体,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新型机制生土砖砌体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砂浆中的固化剂能够显著提升墙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薄灰缝对墙体的抗震能力削弱效果不显著.对墙体的荷...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豫北地区民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本文选取豫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生土民居和新建砖混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室内外温度、相对湿度等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对比,指出新建砖混民居的室内热环境要优于传统生土民居,但两者室内温度均低于国家规范要求。数据表明,单层、北向开门和一字型设计导致生土建筑室内热环境较差,而砖混民居围绕主要使用房间进行功能布局的"向心性"设计是其保持较好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室内热湿环境的改善和新民居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为农村住宅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