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地铁引发的环境振动进行有效预测是沿线环境评价及线路规划的重要依据,但不同场地的地铁振动衰减规律差异很大。基于此,笔者提出了采用同一场地内地面道路交通振动实测对地铁振动衰减规律进行预测的方法。首先,选取地面道路和地铁线路伴行的测试场地,开展了地面道路车辆和地铁引发的地表振动响应实测;基于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车辆分别行经路面缺陷及平坦路面时引发的场地振动衰减规律,探讨了采用道路交通振动预测相应地铁振动衰减规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距地铁线路约一倍埋深后,采用车辆行经路面缺陷引发振动的实测结果可较准确地预测地铁振动衰减规律,有效值和振级的预测误差均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2.
姜峰  方佳  陈子毅  王宇  张波 《工业建筑》2012,42(3):88-92,116
通过对河南某场地进行冲击钻孔施工时产生的振动进行的现场测试,以评价其对周边建筑的影响。主要测试项目包括:地表加速度、深部土层加速度及土层的分层沉降。分析不同数目钻机同时施工时引起的振动在土层中的衰减规律以及波的传播规律、振动导致的建筑物周边地层的沉降,并提出保障建筑物安全的工程措施。研究表明:冲击钻孔时,地基会产生较大的振动,这种振动在地表和地层内部衰减较快;冲击振动产生的振动波主要以面波和剪切波两种途径传播;在周边建筑地表粉土层,振动的频率相对较低。采取隔孔打桩,并控制同时施工数量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振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结合现场测试,通过对比不同测点的加速度及其频谱特征,讨论了组合锤法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锤击次数对场地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锤击次数的增加对场地振动加速度存在提高的效果,竖向振动响应较水平振动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黄俊  张波 《施工技术》2012,41(19):19-22
对郑州中心城区某场地胶结层冲击钻孔施工进行现场监测,监测内容主要有地表加速度、深部土层加速度及土层的分层沉降。对深层沉降及地表振动频谱进行分析,得出现场施工对淤泥质粉质黏土的扰动程度及地表振动规律,并合理评价冲击振动对周边环境影响。研究表明:冲击产生的振动在地表和地层内部衰减较快。测得的振动主频范围均在中高频端,冲击振动的波动在主频未能与建筑产生低阶共振,对建筑物的影响有限,地表沉降主要由软弱层振陷引起,建筑物差异沉降小于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工程爆破安全振动速度综合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对爆破振动效应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常用的安全振动速度准则进行了综合比较,结合重庆市地铁钻爆法施工爆破振动效应研究,提出了关于爆破振动安全速度规定的分类建议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项工程的强夯振动测试成果,探讨分析和验证了强夯振动的传播机理,了解在不同介质场地条件下,距振源不同位置、不同距离条件下的地基振动效应与传播、衰减规律,并对隔振沟的隔振原理进行了探讨,对隔振沟的设置位置和深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骏  袁灯平 《住宅科技》2011,31(Z1):118-120
道路路面的行车振动沿边房屋产生振动影响,对房屋及室内人员产生不利。为了对房屋结构受道路振动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价,结合现场房屋检测,对行车振动引起的房屋振动影响进行分析,论述了房屋振动影响的评价参考指标,建立了一种行车振动引发的房屋振动影响评价方法及对应的处理措施,并运用该评价方法对一具体房屋振动测试实例进行振动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8.
核电站核岛基础爆破开挖减震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核电站基础爆破开挖时,必须控制爆破振动效应,确保预留基岩及附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以一在建核电站基础爆破施工及振动控制为基础,介绍了爆破振动监测过程和减振方法。现场爆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布设减振孔的方法可以减小爆破振动效应。振动效应随减振孔孔径增大而减小,随孔距增大而增大,并且孔距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要大于孔径的影响,施工中应优先选择减小减振孔孔距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强夯施工振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分析了强夯施工振动效应及强夯振动的特征,介绍了强夯振动的测试方法和控制标准,最后提出了有效控制强夯振动对建(构)筑物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0 引  言 场地的振动特性与地震响应分析是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评价及地震的场地效应评价和地震小区划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由于天然场地的成层性,考虑土层的成层非均质性,发展复杂条件下土层振动特性与地震响应简化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基于黏弹性理论的一维剪切条模型(在早期称之为剪切梁模型)能够简便地估算场地的自振特性与基岩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从而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4]。高玉峰等在《岩土工程学报》发表了短文“成层地基一维土层地震反应解析解”[5],针对成层地基,基于一维剪切条模型在时域上给出了地震动力响应的解析解答,王春玲和黄义近期在《岩土工程学报》对高玉峰等的论文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11.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峰  王芳 《山西建筑》2010,36(5):130-131
结合钻孔灌注桩在信阳地区软土地层的施工过程,分析了影响钻孔灌注桩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控制钻孔灌注桩基础质量的方法,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由于岩溶地质通常溶沟、溶槽、石芽、溶洞、土洞、暗河等发育,岩面起伏较大,冲孔灌注桩是比较适应的一种桩型,广被应用。但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漏浆、串孔、塌孔、偏斜孔、卡锤、断桩等。这些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岩溶地质桩基质量、安全、进度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岩溶地质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多年冻土区未回冻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在未回冻状态下基桩承载力和变形性质,解决后续承台、桥墩(台)的施工、上部结构的铺架以及对工期的影响等问题,本文结合青藏铁路以桥代路特大桥工程进行高温细颗粒多年冻土钻孔灌注桩的现场静载试验,根据现场地温测试及静载荷试验资料,分析了桩-土体系回冻过程及其回冻过程中桩侧摩阻(或冻结力)的分布,获得钻孔灌注桩灌注后不同地温条件下的竖向承载力及变形性质,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州新电视塔扩底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钻孔灌注桩具有设备构造简单,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所成孔壁较坚实、稳定、塌孔少,不受施工场地限制,无噪声和振动影响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施工中.基于钻孔灌柱桩的优点,广州新电视塔裙房区域使用了扩底钻孔灌注桩,结合施工区域的情况,详细阐述扩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和质量管理.结果表明,扩底钻孔灌注桩的使用保证了地基工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拟建杭州钱江铁路新桥与既有钱江二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由于二者桥台间距较近(约10.0m),新建铁路桥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可能对二桥桩基础产生一定的扰动,使得二桥产生水平位移或沉降。本项目组通过在钱江二桥周围埋设测斜管、测斜仪、土压力盒、孔隙水压力计以及分层沉降仪等监测设备对新桥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的侧向变形、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分层沉降进行了现场实际监测。结果表明:钻孔桩施工对周围土体水平位移影响范围一般在5倍桩径范围之内;引起的最大沉降量仅为5mm;对周围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影响不大。因此,新桥钻孔桩施工对钱江二桥安全基本不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频免共振法沉桩对周围土体振动和变形的影响,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双层改造工程为例进行了现场测试。该改造工程中桩基施工环境敏感,沉桩在室内进行且邻近地铁和燃气管道。试桩采用开口钢管桩(桩径700mm,桩长60m),测试了沉桩过程中激振力、地面振动以及土体的竖向和水平变形等。结果表明:每根试桩沉桩用时23~37min(不包括现场接桩时间),沉桩速度较快;三节桩沉桩用时和所需激振力幅值随着沉桩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地面最大振动速度在水平距离约1.5倍桩径处为13.32mm/s,3.5倍桩径处为8.51mm/s,随水平距离增加呈指数衰减;在水平距离约1.5倍桩径处,竖向和水平变形明显,分别产生最大沉降35.0mm和最大挤压变形14.96mm,其他水平距离处则影响较小。实测数据与工程实践表明,高频免共振法沉桩对周围土体振动和变形的影响程度低、衰减快、范围小。本研究可为敏感环境桩基施工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振动挤密砂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加固原理,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该工程振动挤密砂桩的施工技术,同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技术和处理效果检测方法,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工程实践表明,振动挤密砂桩具有桩体密度大、加固效果显著、施工简洁、成本相对低廉等优点,是加固软土地基比较实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桩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的测试,分析了桩孔施工质量和桩身质量对超长桩承载性状、桩身轴力传递规律、桩侧阻力发挥的影响,对于黄土地基中超长桩的施工、设计和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环宇 《山西建筑》2014,(13):86-87
以具体工程案例为依托,探讨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技术,介绍了其施工工艺流程,着重论述了桩基开挖的挖掘方法、护壁施工、淤泥层及软土层的处理方法,并对成孔检查要点作了说明,为人工挖孔桩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试桩资料研究桩基施工工艺技术对桩基桩端效应的影响。提出钻孔桩的桩端效应与打入桩(挤土桩)不同,属于桩端减弱效应,即桩端附近土层的摩阻力会明显降低,并随着离开桩端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同时引入附加泥皮的概念来解释钻孔桩的桩端效应产生的机理,最后提出了改善钻孔桩桩端效应的有效措施—桩端后压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