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传统碳硫分析仪测控系统扩展芯片多、线路复杂、资源扩展受限、易出故障、编程麻烦等缺点,给出了基于C8051F060单片机的智能碳硫分析仪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主要有下位机、触摸屏或上位机、高精度电子天平和微型打印机组成,下位机程序由C51开发。上位机数据采集控制软件由VB编写;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和软件流程框图。与传统的单片机控制的碳硫分析仪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等特点。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精确度和稳定性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库伦分析法原理,文章设计了一种适合批量样品分析的全自动测硫仪。该仪器采用步进电动机带动坩埚,完成自动换样、称样和送样。其硬件采用单片机和微机系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标准串行通信接口实现单片机和微机间的通信。仪器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分析界面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AS(氨分解、硫回收)工艺及4620分析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硫回收生产的自动控制目标,以4620分析仪组成的串级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给出了系统的实际工作曲线。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了硫回收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硫熏强度是亚法糖厂澄清工段的关键工艺参数之一;硫熏强度过低会影响澄清效果,过高会造成成品糖二氧化硫残留过高;目前由于缺乏合适的硫熏强度在线测量装置,该参数主要采用人工取样和离线化验的检测方式,化验滞后时间较长,难以根据该指标及时指导实际生产的问题;为此文章采用极限学习机(ELLM)方法建立了硫熏强度软测量模型,并与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硫熏强度软测量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ELM的硫熏强度软测量模型具有训练收敛速度快、模型精度高和泛化性能好等优点,可以满足实际糖厂澄清工段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硫分析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费时、安全性差、污染大的问题,设计了双通道红外硫分析仪;介绍了该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硬件电路和红外分析池的设计。该仪器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利用双通道薄膜热释电传感器精确、快速检测煤炭、矿石等物质中的全硫含量,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湿法磷酸工业净化过程中对硫磷比和氟磷比连续检测的需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基于 LabWindows/CVI 平台开发了硫磷比和氟磷比连续检测系统。首先介绍了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及检测流程,然后根据软件需求完成了软件的模块设计,重点介绍了检测系统多通道连续检测的实现、多时钟的集中管理和大量历史数据的查询。检测软件通过多个通道控制多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现了对磷、硫、氟离子及其硫磷比和氟磷比的连续检测。  相似文献   

7.
硫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但土壤的缺硫现象日益严重,土壤硫营养逐渐成为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限制因子。土壤芳基硫酸酯酶能酶促土壤有机硫的矿化,在硫素的生物化学循环和植物的硫营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反映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文在阐述土壤芳基硫酸酯酶的重要作用、来源、存在方式等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该酶对农业技术措施的响应的研究,为不同农业管理制度下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调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硫磺装置硫比值分析仪的在线分析及应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硫磺回收装置中应用硫比值分析仪可有效提高硫的回收率、降低SO<,2>排放量,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目标.通过阐述硫磺回收工艺原理强调了硫比值检测和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了紫外光度法硫比值分析仪的检测原理、系统组成和控制器算法,探讨和比较了硫比值控制的三种酸性气配风比方案:传统的双闭环比值控制、中间参数(如炉温)的串级控制和基于硫比值(H2S/SO2)在线分析仪的先进控制.第三种先进控制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测硫仪存在实时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ARM和μC/OS-Ⅱ的嵌入式全自动测硫仪.本文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并对μC/OS-Ⅱ进行了移植.测试结果表明,任务切换时间约为510us,各任务运行无明显滞后.与传统的测硫仪相比,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论文就高硫煤由于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对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因其可能产生大量硫会导致窑系统内结皮、结圈以致堵塞,影响水泥的正常生产,采用C FD技术对旁路放风骤冷混合器和分解炉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对比加入旁路放风前后,分解炉部分区域的壁面温度更高了,而且在分解炉燃料分解和燃烧区域,速度场变得更加紊乱了,而在圆筒中心线上部速度场反而均匀些。另外对分解炉‐旁路放风系统内SO2进行了分析,根据SO2组分分布可以看出,该系统对减少或者防止SO2的富集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恒温水浴高精度温度控制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恒温水箱智能测控系统.系统采用MSP430单片机作为核心,使用Pt100温度传感器为测温元件,以半导体致冷器(TEC)为制冷元件,结合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和脉宽调制(PWM)控制来实现对目标对象温度的精确控制.系统测温范围设定在0~60℃,样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测温精度优于±0.05℃的控制要求,具有±0.01℃的分辨率,控温精度±0.2 ℃.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靠性好、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及通用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一种以自调整模糊控制算法为核心的液体温度双模态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两种控制模式,能够对液体温度进行高精度的实时控制,通过软件的参数设定,可以按既定的控制曲线实现匀速降温、升温和恒温等多种温度控制要求。根据不同的控温阶段,采取不同的控温模式:在控温精度要求低的阶段,采用开关控制模式,以节省控制时间;在控温精度要求高的阶段,采用自调整模糊控制模式,以得到很高的控制精度。应用本系统构建高精度的测试环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监控机房内温度情况,在机房内和设备内部署一定数量的传感器节点,采集并发送设备温度和环境温度信息至控制系统,利用Kriging算法模拟出机房内温度的分布情况并直观地展现在界面中,同时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温度信息,当机房温度过高时,系统自动启动通风板和空调降温,当机房温度异常高时,系统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PLC及其多种扩展模块,优化系统结构。采用人机界面,实时监测现场温度变化。采用PID温度控制算法,提高温度的控制精度。实践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控制精度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催化剂立式活化炉微机模糊测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DCS结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技术的气体分析仪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干扰源,这些干扰源对检测精度影响的轻重程度各有不同,其中,红外池中,温度的稳定性对气体的吸收影响大,此外,对于特定的吸收气体,恒温点同样重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增量式PID算法的高精度温控系统,选择对气体吸收影响最小的恒温点,并控温范围为±0.1℃,相比现有同类温控系统,精度提高近10倍。通过试验比较不控温情况下的结果和应用在本恒温系统中的测试结果表明:高精度恒温系统下,NDIR气体分析仪的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成果将直接应用到国家"十二·五"计划项目中。  相似文献   

17.
刘国利 《自动化应用》2014,(3):74-75,78
设计二级换热站温度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和供热实时情况在线自动调整PID控制器参数,利用变频调速装置进行循环水压力控制,并提出将免疫PID控制策略应用于温度控制中。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快速性、鲁棒性以及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温度变换器测试过程包含温循、高低温、常态测试等试验,测试内容多,测试任务繁重.为了提高测试效率与可靠性,开发了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基于LXI总线构成,用多路测量仪器作为硬件平台,复用开关作为多路之间的互相切换,从而实现数据采集和开关控制.该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是测量通道多、精度高,测量对象为温度变换器,同时能实现供...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外层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需承受高剂量辐照的要求,建立了空间温度和辐照环境模拟系统的结构模型,选用制冷机组和加热组件实现了系统加热和制冷,结合防冻液循环与气体循环的方式实现了环境模拟温箱温度远程控制和防辐照设计。将温控过程分为制冷、加热和保温3个阶段,并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逆变调功方法和模糊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温控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模拟温箱实际温变曲线与设定的温变曲线拟合良好,达到了主要技术指标,可以满足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手机主板高密度器件布局环境下热风加热BGA型芯片返修控制系统的局限性,研发了一种激光选区BGA型芯片智能温控返修系统。以固高GTN卡为核心,结合红外测温仪、三段式传动装置、威图相机、光纤激光器与电机平台等设计了温度采集单元、电机控制单元、影像定位单元与激光控制单元;基于Windows开发系统,采用MFC技术设计了上位机检测与控制软件系统。采用了激光选区精准加热关键技术与模糊PID控制算法,实现了返修过程的实时检测与电机、温度、激光的实时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激光选区温控精度高,具有操作简单、时延短与稳定性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