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到现代化旅级装甲装备上的SWARM遥控武器系统将主要用于在战斗与火力支援任务中提高效能。该遥控武器系统装有1挺12.7毫米重机枪,安装到装甲人员输送车、指挥所车和其它输送/支援车上是十分理想的。履带式车辆安装该SWARM遥控武器系统也非常合适。  相似文献   

2.
战斗车辆是一种复杂的武器系统。总体方案是用多目标进行评价的。本文建立了一种多目标总体最优化数学模型,并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对坦克总体研究中设想的多种方案进行了优选。试图为解决战斗车辆总体研究中的多目标总体最优化问题,提供一种决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斗损伤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斗损伤评估的不确定性,根据武器系统物理损伤评估、功能损伤评估、目标系统评估这3个战斗损伤评估阶段内容,结合武器系统组成及功能,通过采用贝叶斯网络,从武器系统设备物理损伤、武器系统功能损伤、武器系统战斗损伤这3个层次,构建了武器系统战斗损伤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推理算法,为评定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斗损伤程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宋金峰 《国外坦克》2006,(10):16-21
现代坦克是一种技术复杂的装甲战斗车辆,坦克技术集中反映了当代科技的最新成就,从坦克构成上来说,包括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系统,电气系统以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  相似文献   

5.
从BDAR(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入手,引入武器系统的战斗恢复力特性,并尝试对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文中定性描述了BDAR和战斗恢复力,并给出了战斗恢复度、战损恢复时间等定量描述,提出了武器系统战斗恢复力指标分配模型和损伤模式影响分析(DMEA)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欧洲导弹系统公司(MBDA)研制的多用途战斗车辆(MPCV)已达批量生产水平。该车由MBDA公司独立投资研制,用于满足各国对高机动性多用途武器系统(特别是防空和反坦克)的需求。基型车以雷诺防务公司的"夏尔巴人"3A(Sherpa  相似文献   

7.
编队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斗使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编队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不同的射击方式对其可靠性的影响,在单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编队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可靠性和编队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综合可靠性的概念并建立了基本模型,对多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以不同射击种类、作战方式使用时的战斗使用可靠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可以在编队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射击种类和火力分配方案提高战斗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武器系统战斗恢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BDAR(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入手,引入武器系统的战斗恢复力特性,并尝试对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文中定性描述了BDAR和战斗恢复力,并给出了战斗恢复度、战损恢复时间等定量描述,提出了武器系统战斗恢复力指标分配模型和损伤模式影响分析(DMEA)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达到给定的射击效率为条件,以武器系统的地面机动能力最高为目标的设计方法,可以定量地确定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最优目标通道数和导弹的最优射程,与此同时,还可以确定最优单次射击杀伤概率和最优单发杀伤概率。 分析表明:1.计入战斗工作可靠性时,武器系统的总质量增大,战斗工作可靠性系数越低,武器系统的总质量越大,地面机动能力越差。如果战斗工作可靠性系数随射程的增大而下降(通常是这样),那么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战斗工作可靠性系数对最优射程的影响不大。 2.在计入战斗准备可靠性时,最优目标通道数一般要大于所射击的典型目标群的目标数;公用部分和目标通道的战斗准备程度系数越低,最优目标通道数越大。 3.计入战斗准备程度系数时,导弹的最优射程减小或有减小的趋势,而武器系统的总质量稍有增大。  相似文献   

10.
战斗车辆计算平台是一种全新的车辆计算与控制体系结构,是战斗车辆的控制与计算核心.提出了战斗车辆计算平台的概念,分析了战斗车辆计算平台的技术体系结构、计算平台的控制模式及其特点.最后指出了战斗车辆计算平台的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装甲战车的炮塔和顶置式武器发展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多数的现役装甲战斗车辆的武器都是安装在常规样式的炮塔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不断在尝试研制新型的车载武器系统,以取代传统的炮塔,并制造出了采用支座安装火炮的实验坦克。其中,最早出现的是英国1968年制造的COMRES 75实验车,  相似文献   

12.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美、英作战部队应当拥有能够保护士兵安全的防地雷反伏击战斗车辆。人员伤亡惨重的事实,促使战略家们重新思考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所信奉的战略,可由轻型C-130运输机在全球快速部署的机动能力已不能适应战争要求。“斯特赖克”装甲车、未来战斗系统(FCS)、未来快速奏效系统(FRES)则是具有高机动性能和态势感知能力、能够弥补因重量限制而受到削弱的防护能力的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3.
美陆军转型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后,将陆军逐步改造成为一支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各种军事行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战略反应部队——未来部队,而未来部队的核心装备则是美陆军目前正在大力开发的未来战斗系统。未来战斗系统是按网络中心战理念设计,由多种系统集成的高度信息化的武器系统。根据美陆军2004年10月15日发布的未来战斗系统白皮书,未来战斗系统由“18+1+1”个分系统组成。其中“18”表示18个核心分系统,即步兵输送车,乘车战斗系统,指挥与控制车,侦察与监视车,非直瞄火炮,非直瞄迫击炮,抢修车,医疗救护车,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非直瞄发射系统,智能弹药系统,4级建制无人机(排,连,营,旅级),武装机器人车辆,小型无人地面车辆,多用途通用/后勤与装备保障车辆等8种有人操控系统和10种无人操控系统,此外,两个“1”分别指网络系统和士兵系统。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提高我军陆军地面作战系统的自主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架构一种开放式、综合集成的战斗车辆计算平台软件体系结构。解析现代战斗车辆的功能需求,提出战斗车辆计算平台系统集成框架;阐述系统软件集成技术标准,基于开放式系统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分层的战斗车辆计算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我国战斗车辆软件体系结构国产化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广泛应用开源产品和货架产品,缩短战斗车辆计算平台软件体系的研制周期,降低地面作战系统的寿命周期费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陆军雄心勃勃的现代化项目——未来战斗系统(FCS)第一研制阶段推出的新装备巳然就绪,正在准备进入服役期。到目前为止,美国巳为该项目耗资几十亿美元,其目的是为美国陆军向网络中心战转型提供先进的作战车辆和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在今后几年内,FCS将进入初期低速生产阶段,并对所选择的装备和软件进行作战适用性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战斗车辆能量保障、能量体系及能源利用效率的需求,对战斗车辆能量体系结构进行研究。在分 析现代战斗车辆能量需求的基础上,对战斗车辆的能量负载类型和负载所担负的功能进行划分,针对能量分配模式 存在的问题,构建具有智能化管理及综合集成的战斗车辆能量体系,通过区域能量控制与栅格能量控制相结合的能 量分配,采用中间件技术架构能量管理软件,提出实现战斗车辆能量体系国产化的建议。该研究对提高整个联合作 战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婧 《轻兵器》2007,(23):25
美国福斯特-米勒公司新近推出了一款新型无人地面车辆,即"模块化先进机器人系统"(MAARS)。该系统质量160kg,配备有新型数字化控制单元与其前身"特种远程侦察、指挥战斗武器系统"(SWORDS)相比,在指挥控制、态势感知、操纵性、机动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提高。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安全性极高,可防止其  相似文献   

18.
陆璐 《飞航导弹》2002,(2):14-15
地面战斗用激光武器是从防空化学激光器发展而来。防空化学激光器可将来袭火箭摧毁成碎片 ,这些碎片可破坏敌军的各种天线 ;目前美国国防部正在推行的几个项目是开发地面战斗用激光武器。假如开发成功 ,美国陆军就能用全电子激光枪装备其未来战斗车辆。美国政府和工业界的专家也认为 ,即使仍需克服技术和条令问题 ,将激光器用做战术武器系统必将产生一种新的武器装备 ,比炸药基弹药更精确 ,成本更低。近年来美国军队对定向能武器的兴趣不断增加。美国空军正在研制一种可摧毁洲际弹道导弹的兆瓦级机载激光器 ;另外 ,反洲际弹道导弹的空间激光…  相似文献   

19.
第一部分序言背景“装甲战车技术”(ACVT)计划是美国陆军与海军陆战队联合从事的一项研究计划。目的是为1985年以后设计和制造装甲车辆提供技术。该计划对改进武器系统、装甲、特别是机动性/灵便性的潜力做了调查,因为这些方面的改进能使战斗车辆具有较大的战场杀伤力和生存力。本文仅叙述该计划中的机动性与灵便性部分,这部分包括三项内容:  相似文献   

20.
针对装甲战斗车辆作战能力需求主要依靠经验法确定的现状,对兰切斯特方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用于装甲战斗车辆作战能力需求生成的方法体系,建立了较为全面、可行的装甲战斗车辆作战能力需求生成模型,并在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研究成果对装甲战斗车辆型号的科学、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