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的一位忠实读者,每拿到一期新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即使再忙,也要认真仔细地翻阅一遍。我从事石油物探的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已3O多年了,这份杂志整整伴随了我3O年,他是我的挚友,是我的良师,给我在石油物探业务上诸多的帮助。多年来看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由内刊到公开发行最后走向世界,心里特别高兴。1990年我院图书馆购买了美国地质文献检索系统GeoRef光盘,看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和《石油物探》等我所喜欢的专业技术杂志进入该系统,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地学期刊,我个人在其中发表的文…  相似文献   

2.
一份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刊物,三十年如一日;今日花卉缤纷,蜂至蝶来,这一切来自作者的耕耘,来自编辑的修茸。《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创办和坚持出版发行,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不能不说是对石油工业界的一个重大贡献。《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办的30年,正是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界着手重大技术变革和通往国际的年代。它既反映了一批批石油物探科技人员成长的面貌,又道出革新中的石油物探技术给我国油气工业发展所作出的一份份贡献。今天,《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已在国内得到较高的声誉,也令国际同行从早年的淡漠到今天的瞩目。作为…  相似文献   

3.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的创刊及其健康成长是我国石油物探界的一件大事。该刊创办30年来,一直受到勘探界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和爱护。今天我们在纪念该刊创办30年之际,倍感亲切,油然起敬。我参加石油物探工作3O年,一直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热心读者。从这块物探技术的园地里,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书本上以及日常的生产中学不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特别是这份杂志就像一扇越开越大的窗口,透进了越来越亮的照耀我国物探技术之花的阳光,使我国石油物探技术的发展与世界更贴近、更融合了。我相信,全国物探…  相似文献   

4.
热烈祝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30年!在这30年中,《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紧跟石油物探技术发展的历史步伐,吸收和传播国外新技术信息,总结和交流国内生产技术经验,发表了很多有独创性的新方法、新技术论文,引导石油物探技术不断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纵深发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30年来功不可没。在这30年中石油物探技术发展迅猛。从1965年至1995年的30年期间,地震勘探走过了从磁带化到数字化的整个过程,又在数字化的基础上从只研究地质构造发展到综合研究地层、岩性及油气;从只寻找构造圈闭到综合寻找构造、地层、岩性圈闭;从…  相似文献   

5.
物探软件技术进步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物探软件技术的发展,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以各种方式反映了物探软件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上发表的许多物探方法研究的文章,不断被转化为物探软件产品,从而不断促进了物探软件技术的进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及其前身——石油物探局,一直处于我国物探软件技术发展的中心。以笔者的观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物探软件技术的发展,可以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就在她诞生的那一年,我走出校门,踏上了石油物探的人生之路,一干就是一辈子。  相似文献   

7.
北年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在广大石油物探工作者、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以及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作为物探科技园地,通过历届编辑人员的辛勤耕耘,达到了外表和内容双美,深受广大石油物探人员的欢迎。该刊在1992年全国首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获得技术类期刊评比第一名,可喜可贺。1966年该刊物初生时,只是登载一些经验小结和国外文献简介,一切从头做起。当时的“丑小鸭”并未想象能否成年和到达成年期的光景。未满周岁时竟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挣扎图存中苦吞几篇满纸荒唐的“杰作”后,便成了“植…  相似文献   

8.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42(5):611-611
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此宣告,我们敬爱的孟总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9月4日10时10分在石家庄市逝世,享年86岁。孟尔盛先生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他在国内外地球物理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他的名字被人们浓缩成“孟总”二字,在中国地球物理界几乎无人不知。孟尔盛先生于1921年生于江苏省泰县(现为姜堰市),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8年去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重庆解放前夕回国,在原中国石油公司地球物理实验室任职。解放后,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事业。解放初期,面对我国物探技术人材…  相似文献   

9.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报道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方法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及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科研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面对我国新领域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不断地取得进步。2006年该刊共发表各类论文134篇,主要内容涉及7个方面:①野外地震采集技术;②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和技术;③地震综合解释及油气预测方法和技术;④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和技术;⑤测井技术应用;⑥地质研究;⑦专家综述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40年来,她不仅为我国石油物探事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与腾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石油物探科技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我而言,《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犹如良师益友,她深深地影响了我、鼓励了我,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信心。  相似文献   

11.
投稿须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6(5):835-835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是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具体包括:石油物探的基础理论研究新成果;石油物探的新方法、新技术;物探资料综合解释的新经验;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史例;对物探新技术的评述和发展方向的展望,等等。  相似文献   

12.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创刊至今已有30年了,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对此表示衷心地祝贺。我从学校步入石油物探行列已有25年。这些年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它是我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源泉,从中我学到了新技术,了解到国内外物探技术发展动向,进而吸引我在该刊物匕进行技术交流和讨论,逐步地感到在我的工作和学习中离不开它。它是技术交流的园地,是学习新技术的教科书,也是了解国内外技术动态的窗口。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物探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我在工作中遇到技术上的难题,首先想到的是…  相似文献   

13.
《石油物探》为中文核心期刊,创刊于1962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1441,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32 1284/TE)。其办刊宗旨为:介绍科研成果,推广先进技术,开展学术讨论,交流工作经验,直接为发展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事业服务。刊登的内容包括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经验交流,学术论坛,问题讨论等。《石油物探》站在物探技术的前沿,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物探技术发展的动态和方向,以石油勘探的需要为本,以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为重,及时地推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原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主办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在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物探部门、相关高等院校及有关科研院所的关心和支持下,伴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它的成长恰好反映我国石油物探自大庆石油地震会战(1961~1963)之后前进的步伐,也记载着中国石油勘探界几代人为推进石油物探科技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对200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共发表各类论文125篇,内容涉及8个方面,即1野外地震采集技术和方法,2地震资料处理方法,3裂缝型储层和薄互层储层预测方法,4岩石物性与油田开发的地球物理方法,5地震勘探新方法和新技术,6非地震勘探方法和技术,7地震解释方法和技术,8专家评述。本文对此分别加以评述。该刊发表论文与我国的石油勘探生产和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基本反映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水平和能力,刊物中部分文章的彩图显示效果很好,知名教授和专家的评述性论文对了解物探技术研究的深度及前沿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适逢《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撰文纪念,赞尝该刊引导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进步,并回顾了物探技术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贡献。2005年该刊继承发展了这些优良传统,再次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共发表各类论文128篇,内容涉及7个方面:①野外地震采集;②地震资料处理;③地震综合解释及油气预测;④地震新方法、新技术;⑤岩性油气藏勘探及开发地震;⑥重磁电综合物探;⑦综述。本文认为,该刊今年发表论文的质量继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不仅体现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研究深度和应用效果,而且也反映了我国当前油气勘探开发工程对物探技术提出的需求,为今后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该刊已经成为我国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最具权威的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介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35(1):138-138
林依华 高级工程师,1962年生,198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物探专业。一直从事塔里木盆地地震资料处理攻关,曾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现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从事深度偏移、静校正及去噪方法研究,并在成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王彦春 副教授。  相似文献   

18.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每年进行的全年发表论文的审读是对该刊在地球物理领域所起作用的客观评价,也是办好期刊的一项举措。2008年该刊共发表各类论文129篇,根据勘探领域和专业技术进步发展的主线,分5个方面进行评述:①野外地震采集技术;②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和技术;③地震综合解释及油气预测方法和技术;④测井技术应用; ⑤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和技术。评述认为,本刊发表的论文具有较高的水平,客观地报道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新方法、新技术,体现了该领域技术的新进展和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科研水平和相关新技术、新方法实际应用现状,同时也指出该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衷心的祝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已经进入40岁了,我的心里既高兴、又感叹。作为一个物探战线的老兵,我是看着它出生、长大、成才的,她的每一点变化,每一点进步、每一分成绩都牵动着我的心。  相似文献   

20.
云美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5):819-834,836,667
作为我国石油勘探类重要期刊之一,《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的封面、版面设计清新,印刷、装帧精美,论文内容精炼严谨,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国内地球物理及相关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2010年该刊保持了原有的办刊特色,并在充实内容、扩大信息量方面做了较大改进。全年累计发表论文153篇,论文数量较往年有了大幅度增长。主要内容大致概括为九个方面:①地震正演模拟;②地震采集技术;③地震数据处理方法技术;④地震综合解释与储层预测;⑤油气检测与四维地震;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⑦测井技术应用;⑧重磁电勘探方法技术;⑨软件开发与应用及综述。总之,登载论文全面展现了石油物探(及相关)领域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客观反映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水平、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引领了我国石油物探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该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