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地表地区地震勘探的剩余静校正问题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参数、多极值的全局优化难题。当剩余静校正量大于分析时窗内子波周期的一半时,用传统的线性剩余静校正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而出现“周波跳跃“现象。为此,首先设计了剩余静校正的目标函数(对于炮记录模型,选用超长道集的互相关作为目标函数),借鉴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对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尺度变换,详细分析了退火遗传算法的实现及参数选择方案,并用理论模型及实际地震资料对退火遗传剩余静校正算法进行了检验。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的收敛能力和计算效率,能很好地解决低信噪比、大剩余静校正量的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线性剩余静校正容易陷入局部解,导致复杂山地地震资料成像效果不佳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泊松碟采样的小生境遗传算法剩余静校正方法。在常规遗传算法剩余静校正基础上,应用泊松碟采样对求解的静校正量实数编码,增加初始解空间的均匀度;采用多线程构建多种群小生境,种群内采用“精英+赌轮”选择、余下个体与精英两两交叉、小扰动变异策略进行遗传进化;种群间进行“联姻”操作,优选几个种群中适应度最大个体并与其他种群联姻,充分利用计算机多核并行运算功能以快速搜索到最优剩余静校正量。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应用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增强同相轴的连续性,显著提高山前带低信噪比资料成像品质。  相似文献   

3.
剩余静校正是一个具有多参数、多极值的全局优化问题,当大量未知参数存在时,常规的遗传算法(GA)几乎无法避免早熟现象,难以保证收敛于全局最优。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遗传算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粒子群优化-遗传混合算法。混合算法利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速度和位置的更新规则,并引入遗传算法里的交叉变异思想。用混合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对两个理论模型进行试处理,处理结果表明,混合算法比遗传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是一种求取复杂地形条件下剩余静校正量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充分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关于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的研究成果 ,在对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剩余静校正进行大量模型试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遗传退火混合的新算法 ,实现了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的绝大部分控制参数自动调整的思想 ,极大地提高了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的收敛能力和计算效率 ,能很好地解决低信噪比和大剩余静校正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共炮(检)点剩余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低信噪比、剩余静校正量较大的地震资料,提出了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的共地面点剩余静校正方法。该法基于经过动校正后的共炮点数据集和共检波点数据集分别求取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和炮点剩余静校正量,并分别将共炮、检点道集动校正后的叠加道作为模型道与道集内各个道进行互相关,求出各个炮、检波点的剩余静校正量。理论和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低信噪比、剩余静校正量较大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纵横波共检波点叠加道相关的剩余静校正方法是利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信息,解决转换波资料较大时移剩余静校正量的一种特殊处理方法。该方法在实际资料处理时,出现了纵横波速度比值求解不准确和资料呈现浅、中深层静校正量不一致的情况。详细分析了该方法出现以上情况的具体原因,针对该方法的工业化实施缺点,提出了改进措施;利用纵波构造控制解决转换波长波长剩余静校正量;采用常规剩余静校正进一步求解短波长剩余静校正量;应用长、短波长静校正量,再次进行速度分析和动校正,得到更精确的速度;进行动校正之后,采用基于纵横波CRP叠加道相关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和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求解最终转换波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实际资料应用表明,改进措施后,结合文中工业化实施流程能够进一步提高方法在处理多波资料时的适应能力和静校正量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黄土塬地区静校正问题严重,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难题。针对黄土塬地区的近地表特征,基于地震资料分析,提出了联合应用多种静校正方法解决静校正问题的思路。首先应用模型初至反演静校正方法建立低、降速带结构,进行长波长静校正;然后利用折射初至交互迭代静校正方法求取中、短波长剩余静校正量;最后应用最大能量法、模拟退火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综合寻优方法,利用连续稳定强反射层的反射信息,求取短波长剩余静校正量。3种静校正方法的联合使用,有效地解决了黄土塬地区的静校正问题,剖面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信噪比和振幅保真度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中,剩余静校正是其中的关键处理环节。传统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难以实现全局寻优,从而造成叠加剖面成像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非线性剩余静校正方法,该方法以互相关值最大为目标函数,采用了逐步缩小范围的郭涛算法进行剩余静校正量的全局寻优。通过理论模型和低信噪比资料的测试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剩余静校正方法,能够快速逼近全局最优解,并且能够有效改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9.
混合优化自动剩余静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剩余静校正量计算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针对单独运用遗传算法或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剩余静校正计算效率低、精度不高等缺点,本文提出了混合全局优化的自动剩余静校正方法,即利用两者的优点(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把握搜索过程总体的能力,模拟退火法具有较强的局部搜索能力)开发的一种优化算法。文中对混合全局优化自动剩余静校正的处理流程和实现技术作了深入研究。从模型数据试算和我国西部某地区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可以看到,混合优化技术无论在运算速度还是在求解精度上都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土塬地震资料具有低信噪比、静校正比较突出等问题。在应用静校正方法后记录的剩余静校正量依然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的共地面剩余静校正方法。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低信噪比资料的较大剩余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1.
遗传算法及其在剩余静校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遗传算法是近期发展起来的处理非线性优化问题的一种方法。估算剩余静校正量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而常用于评价解估计的目标函数却是一个具有多极值的非线性问题。当地震资料中的剩余静校正量大,信噪比低时,常规的局部线性反演方法往往易于陷入局部极大值之中,且严重依赖于初始模型的选取。遗传算法则是一种全局搜索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焉耆盆地复杂地区表层结构多样、岩性纵横向变化大、无稳定界面,导致静校正问题严重,地震资料成像精度不高,难以满足构造解释需要。综合利用最大能量法、模拟退火与遗传算法的各自优势,提出一种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方法,分析了影响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的关键参数,建立了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处理流程。利用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处理中存在的大剩余静校正量难以求取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多时窗旅行时分解剩余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树林  高磊  吴波  尹成  傅丽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3):407-410,500,326,327
在复杂地表区的资料处理中,求取准确的速度非常困难,速度误差带来的剩余正常时差不容忽视。为此本文将剩余正常时差转换为速度误差的函数,采用多时窗分别对旅行时进行分解,可以获取不同时窗内的炮点静校正量、检波点静校正量和速度误差值。在获得速度误差后,分别用到相对应的时窗数据中,完成剩余动校正,再将剩余静校正量用于此数据,完成多时窗旅行时分解剩余静校正处理。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法是解决复杂区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二阶差分最大叠加能量法地表一致性静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把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量的计算作为一个最佳问题来考虑,那么叠加能量便是静校正量的函数。也就是说,施加正确的静校正量,可使叠加能量达到极大。因而,最佳静校正量可以通过叠加能量的极大值来求得。本文采用二阶差分法拾取的静校正量作为最大叠加能量法拾取静校正量的初值,然后通过几次迭代运算,便可求出最佳静校正值。理论试算和用于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法能解决大静校正量的静校正问题,克服常规静校正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中,在剩余静校正量较小的情况下,采用线性方法求解能够较好地解决静校正问 题。对于复杂地表结构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经常规静校正后仍然存在很大的剩余静校正量,传统的反 射波剩余静校正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出现“周期跳跃”现象。快速模拟退火静校正技术能够解决大的剩余 静校正量问题,特别适用于表层构造复杂地区及低信噪比地区。  相似文献   

16.
�Ľ��ۻ�����ʣ�ྲУ���е�Ӧ���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最大能量法的剩余静校正由于采用互相关函数计算时间延迟,在处理复杂近地表条件下得到的低信噪比或含有相关高斯噪声以及大剩余静校正量的地震资料时,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文章提出了采用地震信号的高阶(四阶)累积量估计子函数代替互相关函数来进行时间延迟估计,针对高阶统计量对高斯噪声的盲目性特点,对常规的最大能量法剩余静校正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得到了一种新的基于四阶累积量时间延迟估计的剩余静校正处理方法。该计算法可以通过FFT变换实现其快速算法,与互相关函数时间延迟估计算法计算速度相当。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抑制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处理中的相关高斯噪声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处理复杂近地表资料中相对较大的剩余静校正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微地震剩余静校正量估算困难的问题,研究了射孔事件数据道间的两两相关信息与强微地震事件同相轴光滑性约束条件相结合的微地震剩余静校正量估算方法。该方法不仅利用了射孔事件的任意两道相关信息,增加微地震剩余静校正量估算时的信息量;还利用了剩余静校正后强微地震事件同相轴的光滑性约束信息,实现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剩余静校正量估算精度的目的。模型资料和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低信噪比数据的剩余静校正估算具有适应性强、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中针对大静校正量的剩余静校正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道的剩余静校正方法。通过分析,找出了大静校正量使基于模型道的剩余静校正反演方法产生周波跳跃的原因,并指出在形成模型道的地震波频率上限与最大静校正量之积足够小的条件下,通过叠加形成的模型道是可靠的。据此建立了合理的基于模型道的多尺度剩余静校正方法,并进行了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的试算。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大静校正量的周波跳跃问题。该方法既具有非线性反演剩余静校正方法的计算效果,同时又具有线性反演方法的较高计算效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南安集海探区表层结构复杂,常规的基准面静校正技术难以有效解决严重的基准面静校正问题,导致基于相关的自动反射波剩余静校正方法受地震记录信噪比低和最大1/2波形周期静校正量的限制而不能很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的剩余静校正问题。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方法由高信噪比初至时差统计求解炮检点的剩余静校正量,不需依赖表层模型、较高信噪比资料等,对校正量的大小也无限制,侧重补充基准面静校正量的中、高频分量。通过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明晰了模型曲线和差分两种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技术的应用假设前提及综合应用思路,并在南安集海探区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三种反射剩余静校正方法对比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波  徐天吉  唐建明  潘树林 《石油物探》2012,51(2):172-177,105
在沙漠、山地和黄土塬等复杂地表地区的地震勘探中,由于地表起伏大、低速带厚度大且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基准面静校正计算不准确,因而对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剩余静校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对共地面点法、Satan算法和最大能量法等3种剩余静校正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性进行了研究。从模型道构建方法和构造项影响的角度详细分析了3种剩余静校正方法的适用性,指出在能消除构造项影响的情况下,共地面点法和Satan算法可以生成质量更高的模型道和计算大剩余静校正量,处理效果更好;但在构造项影响无法消除的情况下,由于最大能量法不受构造项影响,因而更加适用。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验证了3种剩余静校正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