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催化光度法新指示反应测定痕量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广健  郭亚洁 《化学世界》1996,37(11):604-607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增溶增敏下,邻菲 啉为活化剂,铁催化抗坏血酸还原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检出限为7.4×10 ̄(-11)g/ml,线性范围为0~1.0μg/25ml,用于发样、食品样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基于2.2’一联吡啶作活化剂,在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液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刚果红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其灵敏度为4.34×10 ̄(-11)g/ml,线性范围为0~16.0ngCu(Ⅱ)/ml。用于纯试剂中痕量铜的测定,回收率为96.5%~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1.2%~4.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过硫酸钾存在的条件下,痕量铁(Ⅲ)对酸性靛蓝氧化褪色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其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最佳条件检测限为:9.0×10-8mol/dm3,线性范围:0.005~0.05μg/ml(即9.0×10-8~9.0×10-7mol/dm3)。  相似文献   

4.
基于0.1mol/LHCl-0.1mol/LKCl缓冲溶液中,铜(Ⅱ)催化氯酸钾氧化盐酸苯肼,继而与H酸-钠盐偶合得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藉此可测定痕量铜(Ⅱ)。在530nm波长处测量产物的吸光度,铜(Ⅱ)量在0~28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3×106L·mol-1·cm-1,检出限为5.2×10-10g/ml,已用于合成水样中痕量铜(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基于钼(Ⅵ)催化盐酸联氨还原亮甲酚蓝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钼的新催化光度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测钼含量范围为0.025~0.60μg/ml,方法检出限为9.6×10-9g/ml,用于测定豆类中痕量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介质中,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PAR,使之褪色的反应,测定了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可测0.01~1.4μg/10ml范围的锰(Ⅱ),方法的检测限为7.03×10-11g/ml,用于环境水及人发中锰(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崔丽君  曹平芳 《化学世界》1996,37(4):209-211
研究了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介质中,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PAR,使之褪色的反应,测定了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可测0.11~1.4μg/10ml范围的锰(Ⅱ),方法的检测限为7.03×10^-11g/ml,用于环境水及人发中锰(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催化显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峥  许梅桂 《广西化工》1996,25(4):39-43
基于0.1mol/LHCl-0.1mol/LKCl缓冲溶液中,铜(Ⅱ)催化氯酸钾氧化盐酸苯肼,继而与H酸-钠盐偶合得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藉此可测定痕量铜(Ⅱ)。在530nm波长处测量产物的吸光度,铜(Ⅱ)量在0 ̄28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3×10^6L·mol^-1·cm^-1,检出限为5.2×10^-10g/ml,已用于合成水样中痕量铜(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高灵敏度测定锇的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下限可达l.8×10-14g/ml,对1.0×10-33g/ml锇(Ⅷ)进行13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2%。发光强度与用浓度在3.3×10-15g/ml~1.3×10-9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是测定超痕量用的─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通敏  林德昌 《化学世界》1997,38(6):323-327
本文以Nafion化学修饰电极,聚乙烯吡啶(PVP)化学修饰电极分别在pH4.0的溶液中预富集Cr(Ⅲ),Cr(Ⅵ),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Cr(Ⅲ)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40ng/ml,检出限为2.5ng/ml。十次平行测定含10ng/mlCr(Ⅲ)的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5.0%,Cr(Ⅵ)在pH4的盐酸介质中,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25ng/ml检出限为0.4ng/ml,十次平行测定含10displa  相似文献   

11.
在醋酸钠介质中,痕量银(Ⅰ)对过硫酸钠氧化荧光黄这一缓慢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α,α′-朕吡啶对银(Ⅰ)具有较强的活化作用,荧光黄于-0.85V处产生一灵敏的二次微分极谱波。据此,本文用二次微分示波极谱作监测技术采用起始速率法研究了利用题示体系催化测定痕量银(Ⅰ)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一个检出限和测定范围分别为5×10~(-11)g/ml和1×10~(-10)~3×10~(-8)g/ml银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新方法,并用于试样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铁(Ⅲ)-苯芴酮-Tritonx-100体系测定锰镍铜中的铁。铁与苯药酮二元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可达6.4×10 ̄4L·mol ̄(-1)·cm ̄(-1),加入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后,铁与苯芴酮生成三元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值提高到2.4×10 ̄5L·mol ̄(-1)cm ̄(-1).铁(Ⅲ)含量在0~25μg/5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相对标准偏差2.3%,平均回收率96.2%。反应选择性好,用于测定锰镍铜中的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催化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痕量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铁(Ⅲ)对过氧化氢氧化劳氏青莲退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及其动力学条件,从而建立了痕量铁(Ⅲ)的催化光度法,检出限为1.8×10-9g·mL-1。用本法测定食品中的痕量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发光法测定微量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金山  刘国权 《化学世界》1996,37(12):658-661
本文利用Fe(Ⅱ)对Cr(Ⅵ)-KⅠ反应的催化作用和Ⅰ2-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测定微量铁的新方法。提出了测定的最佳条件,检出限为5.6×10(-11)g·ml(-1)的铁,线性范围1.0×10(-10)~1.0×10(-8)g·ml(-1)的铁。用于自来水和工业盐酸中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王红  陈良 《广西化工》1996,25(4):44-47
研究了在过硫酸钾存在的条件下,痕量铁(Ⅲ)对酸性靛蓝氧化褪色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量痕量铁的新方法。其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最佳条件检测限为:9.0×10^-8mol/dm^3,线性范围:0.005 ̄0.05μg/ml(即9.0×10^-8 ̄9.0×10^-7mol/dm^3)。  相似文献   

16.
溴酸钾氧化茜素红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贵荣 《化学世界》1995,36(11):597-600
本文以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茜素红而使其褪色所起的催化作用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测定亚硝酸根的新催化光度法。该方法在室温下进行,操作方便,选择性好,测定灵敏度为4.24x100 ̄(-10)g/ml的亚硝酸根,线性范围为0.2~10μg/25ml。用于环境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3%,加标回收率为90.2~107.7%。  相似文献   

17.
催化光度法测定高压蒸汽中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胜利 《大氮肥》1997,20(6):426-428
基于稀氨水介质中,Cu(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溴甲酚绿的反应,建立了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高压蒸汽中痕量Cu(Ⅱ)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1.18×10-11g/mL、线性范围为0~0.025μg/25mL,可用于高压蒸汽中痕量Cu(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耐尔蓝(NB)与铈钼、钪钼杂多酸络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均位于585nm,表观摩尔吸光度分别为εcw=3.52×106和εSc=3.59×10_5L·molˉ1·cmˉ1,铈和钪服从比耳定律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8μg/25ml和0~2.0μg/25ml,测定极限分别为1.3ngCe/ml(n=10)和3.0ngSc/ml(n=7),对于0.02μgCe/ml或0.04μgSc/m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n=9)和2.8%(n=10),离子缔合物的摩尔比分别为Ce:Mo:NB=1:6:4和Sc:Mo:NB=1:12:3。本法用于地质标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基于痕量铁(Ⅲ)在稀硫酸溶液中对过氧化氢氧化靛蓝胭脂红的催化褪色作用,建立了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铁(Ⅲ)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7~80ng·mL^-1检出限为2.96×10^-1g·L^-1。回收率为98.37%~101.56%。该法用于自来水中痕量铁(Ⅲ)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SAF褪色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静宇  吴心传 《湖南化工》1998,28(2):40-42,45
在硼砂-氢氧化钾介质中,钴(二价)对H2O2氧化水杨基荧光酮褪色有催化作用下,加入EDTA有抑制作用,而后测出褪色吸光度以测定痕量钴,此法不需加热。允许干扰素较大,其灵敏度为1.2×10^-12g/ml.0.03~8.0ng/25ml符合比尔定律,它用于测定人发中痕量钴,不需分离富集,方法简便,回收率94~105%,标准偏差小于4.4%,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