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首钢高炉生产现状,分析了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高炉炼铁技术结构优化的重点,即大力发展高炉喷煤技术,提高精料水平和风温,延长高炉寿命,降低工序能耗。通过技术改造提高高炉整体水平,全面实现高炉炼铁技术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考察法国,德国,荷兰的高炉炼铁生产及长寿技术,介绍其目前高炉生产,原料管理,高炉操作,高炉长寿等较先进的技术特点以及为实现高炉长寿而采用 不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国外长寿高炉首钢高炉的生产实践,分析了首钢高炉短寿的原因,提出了延长高炉寿命的技术途径,如提高精料水平,稳定高炉操作及加强冷却系统管理和炉体监测与维护等。综合动用这些措施,首钢高炉一代炉龄突破10年大关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4.
宝钢高炉长寿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金觉生 《炼铁》2005,24(1):1-5
根据炉身破损机理、炉缸侵蚀机理、高炉传热与冷却等方面理论研究结果,对高炉长寿理念有了新的认识。通过高炉长寿系统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实际应用,宝钢高炉长寿技术取得突破,逐渐形成了具有宝钢特点的大高炉强化冶炼基础上的高炉长寿生产维护技术,使高炉长寿挑战更高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炼铁精料工作的不断深入,熟料率不断提高,原燃料质量改善,人炉料粉末降低,高炉炉料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炉冶炼不断强化,以往高炉炉身中上部容易结厚甚至结瘤的情况,逐步发展变化为高炉中下部易结厚。近几年,涟钢小高炉大、中修停炉实践表明,凡停炉前生产不稳顺的高炉,均存在炉腹、炉腰、炉身下部不同程度结厚的情况。高炉中下部结厚直接影响到高炉生产的稳定,高炉生产不稳定,又加剧中下部的结厚,处理高炉中下部比处理炉身中上部结厚难度更大,需要的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6.
高炉炉顶设备是高炉本体中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炉的生产,通过检修方法的改进,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高炉大型化与我国高炉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军  尹忠俊 《钢铁》1997,32(10):67-69,18
论述了世界高炉大型化发展情况,指出世界高炉大型化的发展过程是以建造大型,巨型高炉逐步淘汰小,中型高炉,而我国在建造大,中型高炉的同时小型高炉也蜂拥而上,星罗密布,这些地小高炉设备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造成矿产资源和能源严重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8.
氧气高炉炉身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包吕斯(Borist)炉模拟研究了不量喷煤高炉,富氧喷煤高炉和氧气高炉的炉身还原过程。结果表明:氧气高炉炉身还原条件明显改善,还原后烧结矿,块矿和球团矿的金属化率分别超过70%,80%和90%,是普通高炉的2倍以上。不论对于氧气高炉还是普通高炉,在还原过程中,烧结矿的强度变化不大,而球团矿和块矿的强度却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高炉基本操作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琦 《炼铁》2004,23(1):2-8
对高炉基本操作制度选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装备的改进和高炉操作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高炉生产水平提高较快,但部分高炉在操作上仍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改进,应该从高炉基本操作制度是否合理上找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宋木森 《炼铁》1994,13(1):55-59
根据高炉砖衬侵蚀原因,分析了高炉耐火材料仅有常规理化性能不能反映高炉工作条件和抵抗侵蚀的需要,论述了建立高炉耐火材料使用性能标准的必要性,并根据高炉耐火材料使用性能和试验方法研究结果以及大量使用性能检测数据,对高炉耐火材料建立哪些使用性能指标提出了个人见解,并对建立使用性能标准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杜厚益 《钢铁钒钛》2005,26(2):61-61
下塔吉尔钢铁公司在对6号高炉进行成功改造,使其在2004年9月顺利投产后,于2004年12月27日停止了5号高炉的生产,开始对该高炉进行重建改造。5号高炉的拆除工作于2005年1月中旬开始,到4月底已完成了全部的拆卸工作,现已开始进行固定新高炉底座和高炉壳体的工作。按改造计划,5号高炉的炉容将从1700m^3增大到2200m^3,设计生铁年产量为170万t,预计5号高炉的投产日期为2006年7月。下塔吉尔钢铁公司还计划在2006—2008年期间对3号高炉进行改造,待3,5,6号这三座高炉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工作全部完成后,下塔吉尔钢铁公司将拥有年产500万t生铁的生产能力。届时,下塔吉尔钢铁公司将停止使用已经老化的1,2,4号高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承钢高炉寿命短的原因,并根据高炉冶炼钒钛矿的特点,提出了延长高炉寿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蔡化南 《钢铁》1994,29(4):4-9,42
本文概述了酒钢高炉的炉料准备,高炉设备,新技术和高炉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和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以八钢高炉炼铁实践为依据,系统研究和分析了八钢2号和3号高炉炉顶设备装料制度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认为高炉操作制度是当前高炉炼铁的主要技术之一,也是影响高炉焦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在原燃料和装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合理的操作制度对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颖生  仝锋 《钢铁》1999,34(12):6-8
分析了首钢大型高炉炉身上部损坏因素,认为高炉炉身矮胖后炉身角变小,煤气流冲刷作用增大、高炉停风频繁、亏料线等引起的热冲击是上部炉墙损坏的主要原因。讨论了炉型损坏后对高炉操作的影响,通过高炉喷补修整内形,延长高炉寿命,同时可以保持好的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马钢新1#高炉自95年以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设立了一和中高炉下部热量与高炉各主要参数间的预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可进行瞬时预报高炉下部热量水平,并找出与平衡点之间的偏离度,从而调整各参数,使高炉逼近平衡点,达到稳定高炉操作目的,该模型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自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楠 《昆钢科技》2006,(B08):49-51
通过对高炉长寿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影响高炉长寿的主要因素是高炉冶炼强度的大幅提高,原燃料条件变差,铅锌对炉衬的侵蚀,高炉操作不当,冷却制度不合理等。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管理、提高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建立合理完善的冷却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王振山  吴钢生 《炼铁》2008,27(3):18-20
通过对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实质分析,对高炉冶炼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认为正确的高炉冶炼技术路线,首先应对高炉容积进行科学计算,以真实地反映高炉利用系数;其次,应寻求合适的冶炼强度,以获得较低的焦比;第三,应重点降低燃料比,做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9.
许美兰 《武钢技术》1998,36(1):29-34
分析国内外高炉采用优质水(软水或纯水)冷却,发挥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优势,取得10年以上长寿高炉的显著效果。结合武钢1、2、3号高炉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寿命不长的原因这一是冷却水的水质太差,水量不足,冷却强度不够,成冷却设备过早损坏,直接影响高炉长寿。提出延长武钢1、2、3号高炉寿命的技术措施是将高炉冷却水改为软水,采用新型冷却设备和新型耐火材料,可望延长高炉寿命10年以上无中修。  相似文献   

20.
刘兆宏 《钢铁》2003,38(6):6-8,11
研究了高炉冷却筒技术和维修方法,研制了冷却筒和炉墙开孔机及其刀具等设备,计算炉墙开孔数量、孔径、布局的方法,研发了冷却筒安装施工工艺等一整套冷却壁维修技术。该套技术在宝钢3号高炉的成功应用,改善了高炉冷却状况,维护了高炉炉型,维持了高炉顺行稳产,确保了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