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中国声发射检测技术进展——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沈功田  戴光  刘时风 《无损检测》2003,25(6):302-307
介绍国内外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综述我国无损检测(NDT)学会活动情况、标准、仪器、人员及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目前声发射检测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沈功田 《无损检测》2008,30(3):133-141
特种设备是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具有潜在危险的重要设备和设施,无损检测技术在确保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质量和使用过程的安全运行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综述了我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标准、检测人员和检测机构的概况。介绍了特种设备原材料的筛选、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分别采用的各种无损检测技术。给出了我国取得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的成果。另外,对我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领域开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进行了概述,并重点介绍了引进的一些无损检测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无损检测学会促进无损检测仪器器材发展工作委员会于1996年5月在江苏宜兴召开了工作委员会会议,委员们议论了我国无损检测仪器器材不论在品种方面,还是在仪器功能方面以及在质量上都有喜人的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工作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在学会会刊上系统介绍常规无损检测技术对仪器器材性能上的要求,以引起仪器器材生产厂对其重视和改进,同时也引起无损检测人员对仪器器材基本性能要求的重视,其目的是如何提高无损检测的可靠性.因此,工作委员会与本刊编辑部研究决定开辟本专栏.  相似文献   

4.
带您翻阅沉淀的历史,了解目前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展示各工业领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通过对17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的深度分析,给您打开一扇了解世界无损检测界的窗口。出版宗旨立足行业促进技术彰显价值专家委员会郭成彬王务同郑世才沈建中耿荣生徐永昌沈功田任吉林刘松平严仍春张文琴栏目策划·历史的回顾·看世界·技术发展综述·无损检测界·行业发展综述·业界访谈发行保证(总印数20,000册,免费赠阅)·随刊赠阅(《无损检测》2008年12月刊)·学会理事会成员赠阅·《无损检测》专家库专家赠阅·学会30周年庆与会代表赠阅·各无损检测技术交流会及展览会赠阅·各工业系统无损检测人员Ⅲ级培训班赠阅无损检测界征集中(免费刊登)……研究团队/机构: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研究成果、项目转化成果及合作交流意向等无损检测技术服务:检测资质、人员队伍、使用设备、参与工程及检测经验等广告征集中……如果您是: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理论深度或应用价值的研究团队拥有持续研发力量的仪器/系统生产企业具备丰富经验的无损检测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具备良好市场开拓的国外设备一级代理公司这里将展示您的:企业形象、深厚的技术研究力量、持续改进的开发力量、最...  相似文献   

5.
张小海  陈兵芽 《无损检测》2006,28(11):582-586
无损检测与评价的可靠性取决于检测过程的可靠性。采用适宜的质量控制技术对检测过程的抽样、检测人员、检测仪器、检测数据和缺陷评定等因素进行分析与控制,可以提高检测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简要介绍了统计抽样、测量系统分析、不确定度评定、故障树与事件树分析等质量控制技术的理论及应用方法,并结合无损检测与评价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钢丝绳无损探伤技术在我国已应用几十年了,但到目前为止国内仍然没有统一的仪器评价标准以及应用标准体系,造成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推广难度很大。结合ASTME1571--2006标准,探讨了建立统一的钢丝绳电磁无损检测设备性能评价指标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应完善人员培训与资格鉴定标准、方法标准以及验收标准体系,以促进钢丝绳电磁检测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无损检测》2005,27(3):167-167
2005年全国射线检测技术及加速器无损检测设备和应用技术交流会将于8月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会议由全国无损检测学会射线检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联合主办,丹东市射线仪器行业商会承办。除技术交流外,将组织有关专家作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专题报告,并同时举办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和器材展示会。热诚欢迎从事无损检测特别是射线检测技术、设备与器材研制生产的专家、  相似文献   

8.
《无损检测》2005,27(7):370-370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建成与投产,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大量应用,对发电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显得日趋重要,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及技术水平早已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力发电分会初步定于2005年10月召开电力系统第十届无损检测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力发电分会金属专业主办,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电站材料技术部承办。除技术交流外,会议将组织有关专家作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专题报告,会议期间还将举办无损检测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9.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的资格管理是关系到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介绍当前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管理及培训工作在法规标准建设、培训方法和管理制度以及经验反馈体系搭建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参考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常压储罐声发射及漏磁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常压储罐没有纳入特种设备的管理,不是强制检验的对象,与压力容器等领域的检测技术手段相比,我国在常压储罐方面的检测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经验表明,储罐底板下表面的严重腐蚀是造成罐底极强度下降甚至穿孔泄漏的主要原因。本文系统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在常压储罐中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声发射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技术的原理、仪器使用状况以及在常压储罐中的应用情况。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套储罐综合检测与评价的流程。  相似文献   

11.
潘建华 《无损检测》2013,(11):83-86
介绍了我国民航NDT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标准(MH/T3001)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差异和特点。对比和评价了雇主认证体系和认证机构体系两种认证体系。通过对比和评价,认为由于参考了两种认证体系,并且在NDT人员经历、培训、考核和重新认证等方面规定了更详细地要求和管理责任,MH/T3001标准作为我国民航业NDT人员资格的鉴定与认证标准是科学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无损检测界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荣生 《无损检测》2007,29(8):431-433
介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为促进中国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所开展的国际学术交流、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互认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国际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自1978年成立至今已30周年。30年来,学会在组织和团结广大无损检测技术人员发展无损检测技术、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资格鉴定与认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无损检测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Ali Sophian  田贵云  Steve Dixon 《无损检测》2007,29(8):443-446,468
在许多情况下,只应用一种NDT技术存在不足,这就迫使NDT操作人员使用一种以上的技术以保证检测出危害被检物使用寿命或功能的缺陷。但分别实施多种技术的检测,就会延长检验时间。介绍了一种新的NDT设施,采用两种不同的非接触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互补,即电磁声换能器(EMAT)和脉冲涡流(PEC)探头。检测结果表明,脉冲涡流和电磁声换能器因是非接触,所以可应用于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在线检验,也可用于在役检验。  相似文献   

15.
耿荣生 《无损检测》2008,30(2):69-72
介绍中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近况和主要成绩,重点介绍了在特种设备、石油天然气管道行业、核电工业、铁路运输和航空等工业部门,无损检测技术在大型工程项目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无损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就当前中国无损检测界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无损检测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维畅 《无损检测》2012,(1):52-56,72
众多事实已证明,中国从上古时代起就已对医疗、环境、军事、材料、运输、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无损检测与诊断。列举了笔者所知射线、磁粉、超声、(电磁)涡流和声振动等无损检测技术始于中国的时间、地点和先驱者姓名以及部分早期的发展史料,说明我国的现代无损检测已持续了近百年;并期望全国同行们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对我国无损检测行业详实、完整历史的挖掘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海岭 《无损检测》2005,27(2):65-67
随着无损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无损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十分重要。在超声波探伤技术中,影响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很多,如探伤仪和超声波探头的性能以及检测技术的选择,均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另外,被检件缺陷的性质、埋藏深度和方向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分析了采用超声波接触法对金属材料铸锻件进行探伤时,对所测缺陷声程和当量尺寸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埋地管道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沈功田  景为科  左延田 《无损检测》2006,28(3):137-141,150
埋地管道在石油、天然气等液体和气体介质的输送中得到广泛使用,由于其所处环境和工况相对恶劣,因而具有泄漏甚至爆炸的潜在危险。综述了埋地管道制造、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分别采用的各种无损检测技术,除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外,还包括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自动超声检测、管道机器人检测和超声导波检测等先进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工业锅炉的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裕峰  沈功田  徐春 《无损检测》2006,28(10):545-547
工业锅炉由于承受压力载荷及部分部件直接受火焰和高温烟气加热,因此具有爆炸的危险性。在其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无损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的有效手段之一。论述了上述各阶段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及目的。采用的方法除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外,还包括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和电磁涡流表面裂纹检测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